APP下载

浅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09-10王丽娟

南北桥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创新能力措施

王丽娟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要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从各个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以及身心发展特点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与活力。教师还要改变唯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采取具有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的评价方式来全面评价学生,激发学生思维活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创新能力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008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国家提倡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数学教师更应响应国家号召,采取各项措施来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了解学生情况,激发学生活力

小学数学教师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学,了解学生的需要,依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教学计划、设置教学目标等。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才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数学的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可以从小学生原来的数学教师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这样教师才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还能提前知道某些学生的特殊情况,实施按照因材施教原则实施教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小学生的学习状态,来了解学生。教师要把握宝贵的课堂时间,在课堂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专注程度与精神状态。学生上课专注与否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作出极大的努力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学生却丝毫不开动脑筋那也是无用的。因此,教师要了解小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才能打造高效课堂,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除了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家访、家长座谈会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借此来了解学生平时的生活情况。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并且会蔓延到其他事情中,比如学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生活,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学生对数学教师产生信赖感,进而喜欢上数学课堂,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和思考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还要与学生交流,告诉学生在遇到困惑与不解时可以来寻找教师倾诉,拉近师生距离。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倾诉时,要尊重学生,乐于帮助学生,开导学生,同时也要保护学生的隐私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面对生活困境时主动向教师倾诉,在遇到数学难题时也會主动思考、询问。并且学生会出于对教师的信赖,在数学课堂中积极参与学习,迸发出属于孩子天性的活力,主动思考。这样,小学数学教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还要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来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小学生处于幼稚、懵懂阶段,具有心理发展不成熟的特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快乐中学习数学,获得知识与技能。小学生具有思维发展缓慢、逻辑性不强的特点,对逻辑性十分严密的数学学科具有畏惧心理或者抵抗心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适当地安排教学任务,难易结合,让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能在完成数学任务中得到能力的强化。并且,教师要适时地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夸奖,减少批评,在数学课堂中,鼓励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积极发言,参与讨论,让课堂变得活跃,使每位学生都充满活力。这样的小学数学课堂才是高效课堂,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用期末成绩来总结一个学生在一学期的努力程度与智力发展状况。这显然是片面的评价方式。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在重视学生期末成绩的同时,也要注重过程。这样的评价才是对学生的努力成果公平、正确的评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也才能通过评价结果更好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前要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即在一学期开始或者一个知识点开始学习前,用提问、试卷考试等方式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学教师只有在经过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后,才能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课堂教学,并思考用什么教学方法,实施什么教学手段来让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在课堂教学前进行评价才能更清楚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思教师自我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以及思考在培养学生创新力上的不当之处。因此,诊断性评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即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判断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运用提问、测试、试卷考试等形式对学生形成的评价。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可以使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测验。这样能够在教学中及时清楚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收到教学反馈。小学数学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形成性评价来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专注程度,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在某个课时存在思维障碍而无法突破时,可以及时了解情况,并实施相应的教学措施,让学生顺利跨过思维障碍,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从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学习的总结性评价,即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一段时间后所进行的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的最终效果,比如期末考试。总结性评价可以让小学数学教师得到某一学期或者某一学年小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思维发展程度、创新能力发展情况等。小学数学教师在得到教学反馈后,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效果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在下学期针对自我的不足进行改正,让数学课堂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师须知学生是具有发展性的个体,教授学生数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期末分数,使其顺利通过升学考试,更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长远发展,激发学生在未来发展中的各项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手段与方法来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创新能力措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