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品品种结构调整对保本点的影响

2021-09-10孟秀蕊

商展经济·下半月 2021年5期

摘 要:产品品种结构直接影响产品的综合边际贡献率,进而影响企业的保本点,最终影响利润的高低。确定合理的产品品种结构,是改善企业盈利状况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实践中企业必须综合考虑供、产、销等各方面的有关因素,科学调整品种结构,适当增大边际贡献率较高的产品的销售比重,降低边际贡献率较低的产品的销售比重,以提高企业的综合边际贡献率水平,达到降低企业保本额、提高利润的目的。

关键词:保本分析;产品品种结构;综合边际贡献率;综合保本额;销售利润率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0.37

企业的产品品种结构(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占全部产品销售总额的比重)直接影响产品的综合边际贡献率,进而影响企业的保本点,最终影响利润的高低。确定合理的产品品种结构,是改善企业盈利状况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里以产品品种结构的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为切入点,进行动态保本分析,探讨提升利润的途径,以期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1 G公司的产品情况

G公司主要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公司的成本可以合理地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其中,固定成本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保险费、广告费、办公费、产品研究开发费、职工培训费等;变动成本涵盖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按销售量支付的销售人员佣金、运输费等。该公司固定成本总额为98.4万元,规定按照产品销售比重对固定成本进行分配。表1展示了三种产品的业务量、单价及成本资料。

2 G公司的保本分析

2.1 原产品品种结构下的保本分析

基于表1的资料,经计算整理得出利润数据,如表2所示;保本数据,如表3所示。

表2计算结果表明:G公司本期获得了24.6万元的利润。其中,B产品的利润最大,A产品次之,C产品最低。B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48万元)最大,分摊了29.52万元的固定成本,导致B产品对利润的贡献最大;C产品的边际贡献(45万元)大于A产品的边际贡献(30万元),但C产品的固定成本(44.28万元)却远远大于A产品的固定成本(24.6万元),最终导致C产品的利润低于A产品的利润。显然,C产品的利润之所以最低,主要是由于C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最高所致,而本公司的固定成本是按产品的销售比重分配的,因此C产品的利润之所以最低,归根结底是由于C产品的销售比重(45%)最高所致。

表4显示,G公司的销售利润率仅有6.15%,表明该公司本期并没有获得丰厚的利润。而公司产生了30.75%的综合边际贡献率,相对乐观,导致公司利润较低的原因是安全边际率较低(20%)。根据企业经营安全性评价标准,安全边际率处于10%~20%时需要警惕。G公司的安全边际额是80万元,表明该公司从现有的销售额400万元再降低80万元,正好达到保本状态,如果降低额一旦超过了80万元就会使公司亏损,安全边际额较低是由于公司综合保本额相对较高。因此,公司要提高利润,需要降低保本额。

综合保本额及综合边际贡献率是各种产品的综合指标,较为概括和笼统,容易造成某种产品的良好业绩掩盖其他产品的不良业绩,不能完全清晰地反映每种产品的实际情况,需要分产品具体分析,以优化生产结构。表5为各产品的相关指标。

相关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①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②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保本量。

表5计算结果表明:B产品对利润的贡献最大,A产品次之,C产品最小。B产品的利润率为15.4%,原因是B产品的安全系数(38.5%)和贡献系数(40%)都相对较高;A产品的安全系数(18%)和贡献系数(30%)均比B产品的系数小,A产品的销售利润率(5.4%)当然要比B产品的低;而C产品的销售利润率仅有0.4%,表明C产品获得的利润微乎其微,而C产品的边际贡献率(25%)相对乐观,其销售利润率低是由于安全边际率仅有1.6%,处于危险状态。导致C产品的安全边际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其保本量(590.4吨)极高,几乎接近其实际销售量(600吨),而其保本量极高归根结底是由于C产品承担了较高的固定成本所致。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公司销售利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C产品的固定成本占用偏高,而该公司的固定成本是按销售比重进行分摊的,表3显示C产品的销售比重(45%)最高,几乎占了整个销售额的一半儿。因此,公司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需要科学地调整产品品种结构。

2.2 调整产品品种结构后的保本分析

边际贡献是衡量产品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各种产品为企业获取净利所作的贡献,是利润的源泉。也就是说,边际贡献首先用来补偿固定成本,如补偿后尚有余额,才是企业的利润。边际贡献率则以相对数的形式来评价产品的创利能力,边际贡献率越高,创利能力也越高;反之,边际贡献率越低,创利能力也越低。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各异,品种结构的变动必然影响综合边际贡献率,进而影响保本点,最终影响利润的高低。据此,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公司要想提升利润,需要降低保本点,进而需要提高边际贡献率高的产品的销售比重,相应降低边际贡献率低的产品的销售比重。

表3显示,B产品的边际贡献率(40%)>A产品的边际贡献率(30%)>C产品的边际贡献率(25%),A产品的销售比重(25%)

对比表6和表2可知:调整销售比重后,本公司获得38.6万元的利润,与之前相比利润上升了14万元(38.6-24.6=14)。其中,B产品的盈利上升12.32(30.80-18.48=12.32)万元,A产品的盈利上升2.16万元(7.56-5.4=2.16),C产品的盈利下降0.48万元(0.72-0.24=0.48)。可见,边际贡献率高的B产品、A产品提高销售比重后,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盈利,而边际贡献率低的C产品降低销售比重后,使企业的利润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利润的上升幅度大于其下降幅度,最终使得公司获得了更高的利润。

对比表7和表3可知:调整销售比重后,本公司的贡献系数提高了3.5%(由 30.75%提升到 34.25%);而综合保本额下降了32.70万元(由320万元降低到287.30万元)。由此说明,该公司调整产品品种结构的方案提高了综合边际贡献率,降低了保本点。根据表7的保本数据,计算整理得出销售利润率分析表,如表8所示。

对比表8和表4得出:与调整销售比重前比较,该公司的销售利润率提高了3.5%(由6.15%提升到9.65%),说明该公司的盈利状况有所改善;而贡献系数提高了3.5%,综合保本额下降了32.70万元。由此说明,本公司调整产品品种结构的方案使得综合边际贡献率提高,保本点降低,盈利水平上升。安全系数由20%上升到28.18%,根据企业经营安全性评价标准,安全边际率处于20%~30%之间是较安全的,可知调整产品品种结构后,G 公司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经营较为安全。

3 结语

在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总额不变的情况下,本文从产品品种结构的角度,进行动态保本分析,可知:提高边际贡献率高的产品的销售比重,降低边际贡献率低的产品的销售比重,会增大综合边际贡献率,相应降低保本点,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基于上述分析,企业为了改善盈利状况,必须考虑产、供、销等各方面的因素,及时调整品种结构,适当增大边际贡献率较高产品的销售比重,降低边际贡献率较低产品的销售比重,以提高企业的综合边际贡献率水平,达到降低保本点、提高利润的目的。当然,企业也可以从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等角度进行动态保本分析,寻找更多的提高利润的途径。

参考文献

王湘国.本量利分析法的决策指标及其应用[J].纳税,2020(03):178+181.

王卫华.盈亏平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纳税,2019(26):228-229.

桂玉敏.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论,2018(07):157-159.

陈康宁,门韶娟.本量利分析法的决策指标及其应用问题探讨[J].中国商论,2018(35):145-146.

程中和.企业经营预测中盈亏平衡点的作用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8(13):157-158.

河北勞动关系职业学院  孟秀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