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2021-09-10于洲

安家(建筑与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抗震设计

于洲

摘要:对于房屋建筑来说,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良的建筑抗震设计,必须是在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相互配合协作共同考虑.抗震的设计基础上完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新型的结构、新的技术不断出现,设计人员要不断利用这些新结构和新技术进行抗震结构设计,从而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保障。

[关键词]复杂连体结构;抗震;设计

(一)前言

地震是-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给人类带来重大损失。人类的建筑史就是不断地与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进行抗争,使人类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安全舒适的一个过程。建筑物的抗震就是实现安全目标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但总有一些建筑因种种原因在进行设计、施工时未进行抗震处理,这就需要对这些建筑物进行抗震鉴定加固。

(二)建筑抗震的发展

我国对于建筑抗震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低、人们对建筑抗震的认识不足,建筑物的抗震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在经历了66年河北邢台地震和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后,人们对建筑抗震的认识才得以深化。实践证明,震前对缺乏抗震能力的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可以大大减轻地震灾害。

(三)传统的抗震方法

传统抗震结构主要利用主体结构构件屈服后的塑性变形能和滞回耗能来耗散地震能量,这使得这些区域的耗能性能变得特别重要,而一旦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这些区域产生问题,将严重影响到结构的抗震性能,产生严重破坏,由于破坏部位位于主要结构构件,其修复是很难进行的。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结构物的破坏而造成的。因此,加强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提高现有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抗震设计是根据设防要求和规范进行的,而施工要根据设计进行。抗震设计与施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良好的抗震设计应尽可能考虑下述原则:选择坚硬地;结构体形要均匀规整;提高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和延性;设计多道抗震防线;防止脆性和失稳破坏。现有工程结构由于建造年代不同,依据的设计规范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因而其抗震能力差别较大。特别是历史较长的结构,往往没有考虑抗震设防,应当进行抗震鉴定,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抗震加固,提高抗震能力。建筑物遭地震波的侵袭而会破坏,利用隔震技术缓解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冲击,是有效防御地震的新方法。如:用特种橡胶、多层铅芯和钢芯做成建筑物的支撑坐垫等技术都能达到隔震消能、缓冲地震能量的效果。地震动三要素影响着结构物的安全地震动也称为地面运动,是由震源释放出来的地震波引起的地表附近的土层的振动。常用振幅、频谱和持时表述地震动的特性。振幅:地震动的振幅是指地震动加速度、速度、位移三者之一的峰值、最大值或某种意义上的有效值。它反映了地震动强度的大小。频谱:凡是表示一次地震动中的振幅与频率关系的曲线,统称为频谱。可以把它看作为由许多不同频率的简谐波组合而成。持时:地震动的持续时间称为持时。结构物有其自振频率。当地震动与结构物的自振特性表现为共振形式时,将对其安全产生影响。如滴着弄的频谱集中于低频,将引起长周期结构物的巨大反应;再如地震动的持时较长时,地震烈度一般较高。

(四)结束语

考虑到建筑产品的抗震性能体现,则需要对建筑构造的整体恒载稳定性发挥予以考虑,所以抗震层的设计施工必然不可或缺。此外,除却建筑项目的内部空间实用性功能能够满足人们使用需求之外,建筑结构抗衷性能体现也是为了满足市政规划需求。由于建筑单元之间都是具有一定设计距离, 以及现在建筑设计也特别注重外观及整体结构格局的规划,所以为了保障工民建项目结构工程的施I组织设计及图纸合情合理,具有严密逻辑的可行性,-般建筑抗表设计也是为 了使得建筑物使用寿命期限越来越长久,同时还能综合顾及到建筑外观设计的主流化与多元化,从而才能满足城市规划需求,利于城市下各市政基建服务设施的综合规划与部署,为城市规划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稼茹,罗文斌.建筑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J].建筑结构,2001, 31(4): 3-6

(2) R. Park, T. Paulay. 钢筋混凝土结构[M]. 重庆:重庆建筑大学出版社,1992

(3)顾荣蓉,李琪,基于位移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讨论[J].建筑技术开发,2005,32(11): 5-6

(4)张巍,孟少平.混凝土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能力设计[J].工程抗震,2002, (3); 5-10

(5)李刚,程耿东著.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一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李晓莉,吴敏哲等.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4, 20(1); 153-156

(7)程斌等.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3, 23(1); 64-68

(8)王亚勇.我国2000年工程抗震设计模式规范基本问题研究综述[J].建筑结构学报,2000, 21(1): 2-4

(9) 李青寧,阴毅等.底框稀板复杂剪力墙抗震机理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 34(3); 218-221

通讯作者:刘伟 山东协和学院 250000

猜你喜欢

抗震设计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古建抗震有绝招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
抗震小英雄让我更加珍惜生活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