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教科书较劲,谁有理?

2021-09-10沈彬

新华月报 2021年13期
关键词:郭先生墙根火烧云

沈彬

最近,教科书被人盯上了,各方人马都出来给课文“挑毛病”。

先是上海的三年级女孩挑错《英语》课本里的动物表演内容,认为那是虐待动物,出版社还真重视,答应再版的时候会做删改。

还有,某高校教师、萧红研究会会员郭玉斌炮轰入选语文教材的《火烧云》被“篡改”到“面目全非”。《火烧云》选自《呼兰河传》,但“节选部分不足八百字的原文,被删去了二百多字,剩下的四分之三篇幅也被改动多达百余处”。郭玉斌还列举了一系列被篡改的地方,比如,编者把“喂猪的老头子,往墙根上靠”,改作“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郭认为:“有过东北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土墙的墙根很多是坡状的,所以‘往墙根上靠’是一个满有生趣的灵动影像,课文这一改却变成了呆板的静态画面,遮掩了原作语言的神采……”

看到專家对三年级课文的较劲,我忍不住笑了。

小时候,我也学过这篇课文,当时并没有标注作者,只记得是要全文背诵的,所以各种心理阴影,大致的印象是课文有些拗口,和其他课文里那些“小猫”“小狗”故事大相径庭。早些年,我肯定会挺专家,认为是语文课文在阉割、肢解名著,但是做了这么久的“老编”,特别是在孩子也进入“全文背诵”模式之后,反而能理解起编者的用心,讶异起专家的“原教旨主义”了。

《火烧云》原文800字,被删去了200多字?但是,三年级课文800字不多吗?

“喂猪的老头子”被改了,但是“老头子”这么个粗鲁的表达,适合给三年级孩子学吗?

至于“往墙根上靠”改作“在墙根靠着”,正因为萧红是东北籍的作家,写作太有黑土地风情,所以才必须改啊!教材是全国通用的,那些没有“东北农村生活经验”的学生怎么办?老师怎么教?难道把“土墙是坡状”必须“往上靠”当成知识点来记忆?

至于“那马就变靡了”被课文编者改成了“变模糊”了,我也是通过郭先生才知道“靡”在东北方言里是“倒伏、分散或不成样子的意思”,所以郭先生认为这个“‘靡’几乎不可替代”。作为一个非东北地区的小学生家长,我也只能出离愤怒了,这是上语文课呢,还是考东北话GRE?

其实,低年级的语文课文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教授规范的汉语言表达,它本身不是文学欣赏课,更不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那些有太多地方特色、历史感的表达,本身就不适合出现在课本当中,让孩子邯郸学步地学习一些名著里的方言俚语,不但不会让孩子感受到汉语言的美,反而会多出了“考点”和负担。谁也不希望,孩子的课本充满着“老铁,双击666”的地域风情。

本来,文学研究和语文学习就是两股车道的,不能用前者的标准要求后者。其实,郭先生的这篇“吐槽文”是发在专业文学期刊《文学自由谈》上的,该刊因文学批评大胆犀利而闻名,前不久刚刚痛骂过贾平凹女儿的诗作。文学专业研究不应该乱入语文课的片场,不然就是“杀鸡用牛刀”,既是羞辱鸡,又是折腾了牛刀。这种专业研究文学从学术圈向公众舆论场的“出圈”,本身就是错位。

如今教科书被顶在杠头上,是因为教科书流量太大,影响力太大,谁都可以从“专业领域”聊几句:你讲的版本学,他讲的动物福利、“政治正确”,反正手里拿把锤子,看到的都是钉子。专业话题诉诸网络,注定口水吞没理性的讨论。

“那课文就变靡了”!

(摘自《新民周刊》2021年第14期)

猜你喜欢

郭先生墙根火烧云
该干什么干什么
奶奶的童话(外一首)
“疫情使我们更加亲近”
《火烧云》的“变”
父亲9年20万字记录孩子成长
美丽的火烧云
火烧云
墙头草与墙根草
迷你商店
火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