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慎微不可缺

2021-09-10乔兆军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轿夫小节贪腐

乔兆军

所谓慎微,是指注重小事,于细微处自省自律。古今凡有作为者,无不始于慎微,成于慎微。《资治通鉴》有云:“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汉代学者刘安在《淮南子·人间训》说:“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机。”

唐德宗时,陆贽官居宰相,他为官清廉,从不接受别人的贿赂。连德宗皇帝都觉得他太“不近人情”,劝道:“爱卿太过清廉了,像马鞭靴子这样的小礼物,收也无妨。”陆贽则回答说:“贿道一开,辗转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

在陆贽看来,“鞭靴之贪”的念头不能有。倘若受贿的口子一开,便如决堤之水,一发不可收拾。他清楚要遏制贪腐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关口前移,把欲望扼杀在萌芽状态。陆贽这种慎微的律己态度,让后人肃然起敬。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貪腐分子也不是“一步到位”的,他们的堕落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从最初的吃一点、拿一点、贪一点这些小毛病、小问题开始,慢慢胃口越来越大,从而“成长”为巨贪。天津美院原院长武红军下台前,居然这样说:“不就是吃点喝点嘛!”成了政治上不折不扣的“糊涂人”。正所谓“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明代哲学家王廷相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他乘轿进城途中遇到下雨,一个轿夫那天恰巧穿了双新鞋,开始轿夫还非常小心,总是躲着泥水走,生怕弄脏了鞋子。进城后泥泞渐多,轿夫一不小心,踩进了泥水坑,之后便“不复顾惜”了。由此王廷相感叹:“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突破了“第一道防线”,纵容了自己,一旦形成习惯,渐渐就会绿灯大开,熟视无睹,漠然置之,也就“不复顾惜”了。倘若面对“第一次”,意志坚定,不存侥幸之心,自警自省,就能守住底线,拒污浊于千里之外,也就能慎之初,善始终。

慎微,不是小题大做,而是从小处用心,对大处负责。《韩非子》曰:“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没有了“慎微”,人生就打开了贪腐的缺口。总之一句话,小处不可随便,“小节”不保,大节难守。做人、做官都要时刻明白“小者大之源”的道理,慎小事,拘小节,防微杜渐,自重自爱,一身正气。(摘自《甘肃日报》)

猜你喜欢

轿夫小节贪腐
快把我哥带走
巴金哪儿去了?
别为贪腐找“理由”
超越
差点死一回
詹火林
贪腐搭档落马记
节节草的秘密
演奏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作品47号》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