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2021-09-10侯敬平
侯敬平
摘要: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璀璨的星空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书写了伟大的历史,如何把小学语文课堂这个主阵地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呢?
关键词: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226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需要老师给学生上课时,多教授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丰富自身的精神,获取更多的知识。那么老师在教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用合适的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传统文化知识。在小学语文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循循善诱,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知识,明白其中的精髓要义。这才是传播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过程。
一、运用多媒体传播传统文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融入传统文化,可能会忽略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那么老师就需要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使用正确的策略和方式,让这个过程能够更有效。用多媒体传授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通过这种丰富的形式,给学生传送更加生动形象的内容,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收更多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传统节日》一课过程中,老师先给学生介绍一下中国传统节日都有哪些,或者是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印象。通过学生自己的讲述,发现学生对一些传统节日的认识还不太全面。此时,老师需要针对性地补充他们介绍的传统节日,让学生对传统节日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让学生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知识。
老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传统节日,并且说说对应的部分是哪几句话。这样让学生读下来,更有目的性更有效率。在学生读完之后,老师根据学生分析的课本中的信息,针对性的播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更形象的感受到——在这些传统节日中,人们都做过哪些事情,都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感知。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老师也让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现象进行讲述,比如说春节贴春联、剪纸等等。而且老师还可以在播放完视频后,给学生朗诵几首关于春节的古诗,拓展学生的思维。在下节课的时候,老师还可以进行回顾,让学生再次温习传统文化知识。
二、晨读经典,让好习惯为传统文化助力
语文学习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说语言的表达能力,作文的写作能力以及培养阅读的习惯。培养这些方面的语文能力,将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老师通过晨读这一形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创设传统文化情境
在教授小学语文课程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传统文化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也能够拓宽学生自己的传统文化认知视域。例如,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要学的一首古詩的情境和情感基调,给学生放几首音乐,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带入自己的情绪,拓展思维从而拥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在学生听完歌曲时,老师可以问一问学生“感受到了什么”,接着让学生自己阅读一下这首古诗。学生在阅读古诗的过程中,提示学生通过刚才的音乐结合自己的想象,挖掘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那么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一个了解之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说哪些古诗与这首古诗描写的情感相似。学生搜寻自己的记忆库,找出更多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古诗。拓宽学生古诗学习的范围,加深学生学习古诗的印象,帮助学生了解更多传统文化内容。老师可以借这次机会让学生多分享一些他们觉得比较好的古诗词。
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语文课堂充满创造性和文化性,学生通过接收大量传统文化知识,积累更多的素材,拥有强大的传统文化知识库,便能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及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兴刚.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2020(34):131-132.
[2]丁耀珍.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新课程,2020(47):156.
[3]刘中浪.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引入与教育方式创新[J].家长,2020(33):167-168.
[4]邓锦芳.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融合策略研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长江小学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