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四类人”接受高职教育的培养方式研究
2021-09-10冯懋林张诗慧闵婕张载湖邹欣覃文静
冯懋林 张诗慧 闵婕 张载湖 邹欣 覃文静
摘要:2019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将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纳入高职院校招生范围,为该类人员群体单独编班,并为以上“四类人群”制定专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实施计划,基于“四类人”的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学习和多元教学。《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颁布后,各省市开始根据省情、学情独立出台关于“四类人员”的招生及培养计划,如何消化扩招而来的生源,如何针对“四类人”的特殊性制定合适有效的培养计划,使得受教育后的“四类人”能够更好的契合当下社会对于“四类人”的劳动技能需求,填充当地人才缺口,优化当地人才结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成为各高等职业院校的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四类人”教育结构、教育现状及教育水平进行分析,结合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行动调研法等研究方式,由“雨课堂”新型线上教学方式为启发,以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对于“四类人”的培养模式为例(下简称经贸学院旅游系),对于现下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四类人员”的培养方式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字:四类人员;教学改革;教育模式;培养方式;探讨探究
一、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四类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一)“四类人员”受教育状况
1、“四类人员”普遍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四类人员”是包括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在内的四种人员类型,其具有的普遍性主要体现在,其进入社会的时间早,过程长,基础性学课的学习能力较低,普遍处于中下等学历状态。其中,退伍军人大多处于高中文化水平知识,鲜有部分属于高职甚至本科的退伍军人。进入部队后,注重的主要为身体和思想素质的提升与培养,学习能力水平普遍处于较低的水平。下岗失业人员普遍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且年龄较大,本身处于进入社会时间长、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類型,但只是理论水平普遍较为低下。新时代下的农民工群体又分为传统型农民工和以“80后”为主体的农民工类型,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农民工群体,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学历检测报告中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农民工比例为32.2%,高中学历农民工比例为60.7%,而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农民工仅为7%左右,虽较前几年相比,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农民工人数逐年稳步提高,但是其总体学历仍然呈较低状态。新型职业农民中,包括农村籍大学生和其他以农业劳动生产为生的农民群体,其中,农村籍大学生普遍从事劳动技能技术改革等二线技能工作,一线劳动力以职业农民为主。据统计局调查,一线职业农民以高中文化及以下人员居多,文化水平一般。因此,根据以上各类人员的学历分布及学历程度,可以看出,“四类人员”普遍具有实践经验丰富,但学历水平较低的共同特点。
2、“四类人员”受教育需求性强烈。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变革、增长动能转换的攻关期,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随着“大数据”中心落户贵阳,贵州逐步由传统第一产业及原煤产业为主导的核心经济发展领域逐步向生态产业、绿色产业、科技产业方向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由单一的廉价劳动力市场需求转向拥有更高技术水平的技术性人才需求。因此,“四类人员”的低学历、低技术水平现状已不能满足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方向,提升学历、提升技术以迎合不断向前,不断精进的社会技术人才需求,并顺利完成更好的就业或再就业,已经成为“四类人员”目前最为迫切和直接的需求。
3、大部分“四类人员”由于对专业的认知水平受限,大多不知道专业、行业等目前主流发展趋势,对于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认知水平有限,因此进行“再学习”的选择过程中容易出现根据专业偏向选择,忽视“四类人员”重新进入校园进行学习的本质在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或再就业这项本质属性,盲目选择一些专业性或者理论性极强甚至是专业名字看起来“很高级、很洋气”的专业进行学习,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进展困难,或者学习结束以后对于自己本身的工作的发展助益不大,从本质上远远背离了“四类人员”再学习的本质意义,容易在学习中出现盲目学习,盲目选择的现象。
(二)高等职业院校对于“四类人员”的招生及教育情况。
1、国家教育政策的引导下,各类型高等职业院校广泛扩招“四类人员”。2019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将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四类人员”群体纳入高职院校招生范围,为该类人员群体单独编班,《意见》要求,在培养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为以上“四类人员”制定专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实施计划,基于“四类人员”的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学习和多元教学。各大高等职业院校虽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号召,对于“四类人员”制定了详细而具有针对性的招生计划。
2、“四类人员”的扩招给各大职业院校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为扩招,中央财政和当地政府将会给各高等职业院校予以更大力度的支持,这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但是,扩招对现有的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教学场所,实训基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育管理等都会带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种挑战对薄弱院校来说更加激烈。百万扩招生源并非平均分配,也存在强者恒强现象,如果没有政策的有效调控,优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将会出现可以预见的生源爆满情况,而师资力量、教学资源较为薄弱校可能无人问津,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强者愈强,弱者恒弱的状况也将随之出现。
3、随着“四类人员”群体加入高等职业教育范畴,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方式及教学内容出现重大变革。“四类人员”高实践能力、低学习能力、高年龄层次的现状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不能将普通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直接照搬给“四类人员”去“照葫芦画瓢”,需要开发创新性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以适应“四类人员”这一的特殊学生群体。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目前在深化办学体制、培养模式、资源配置等方面改革,切实加强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育教学管理,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都有着针对自身院校实际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经验的更进一步完善。绝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引入各类型线上学习资源和方式等,通过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资源。而恰恰,“四类人员”在教育中的“半工半读”特性恰好符合目前高职教育的“线上式”交流与发展的主要趋势,能够更好的实现双向促进式的高等职业的发展,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来推动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和内涵式发展。
二、大力培养“四类人员”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与目的
(一)“四类人员”的培养是为了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目前,我省经济发展已经到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变革、增长动能转换的攻关期,迫切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人才结构,扩大有效供给,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区域竞争力提供人力和人才支撑,而“四类人员”普遍的低技术性、低学历水平的特征已不能完全满足于现在社会发展的本质性需要。对于“四类人员”的培养不仅是为了保证“四类人员”本身的对于社会进步的适应性,同时也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双向调动。
“四类人员”的培养是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自2017年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发展的层面上深刻阐释了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性地位,从“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的重大论断。可以说,以党中央对职业教育重视的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进入本世纪初,我们曾经以中国是世界工厂而自豪。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也是在我们是世界工厂的框架下来设计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格、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考核标准的。所谓世界工厂,实际上是中国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位置的反映。而现在,中国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前沿,是“云物大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技术的时代,单纯的以“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技能教育”来定义目前的职业教育是不够完善和客观的,职业院校目前需要成为面向生产、管理、服务、建设一线的技术应用、改良、革新的主力军或流程实务再造的主力军,大大提高职业院校面向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率。而“四类人员”丰富的社会时间经验在对接社会服务、应用、技术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职业教育的改革也顺势而为,利用“四类人员”加入高职教育课堂的机会,将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融入到真实的课堂中去,以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制体系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结构优化和产业调整。
“四类人员”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是保持就業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需要
目前,随着我省“大数据”中心之城概念的不断深化和建设,生态、科技、绿色、环保等理念并驾齐驱,逐渐由曾经第一产业和第二煤炭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状况改变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由主要单一廉价劳动力需求转为科学技能型人才的更大需求,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主动融入区域发展,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将“提质”和“培优”贯穿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始终,着力将“四类人员”培养成为真正符合时代需求的,知识技能能力契合工作标准的结构性人才,缓解我省技术技能人才不足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三、构建“四类人员”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性思路
(一)以“雨课堂”的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兴起
1、创造“四类人员”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灵活性。就“四类人员”学习于工作的实际情况来说,绝大部分“四类人员”是在有固定工作岗位的基础上寻求更高水平的提升与进步,时间及空间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这样的特性决定了“四类人员”不能像普通全日制学生一样,以沉浸式和完全式的课堂学习为主,而倾向于更加灵活、具有弹性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方式。以“雨课堂”之类的科学教学辅助软件为例,“雨课堂”具有更为灵活和弹性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使用微信等简单的软件APP即可进行课堂的相关互动和学习,老师可以将教学资源和教学视频统一整合后,通过直播或者回放的方式随时随地推送给学生微信,教学课件、教案等也可一并推送,帮助学生可以有效回顾和重温课程。通过直播、录播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打破空间及时间的限制,使得“四类人员”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两不耽误。而拥有“随机点名”、“投稿”、“红包”、“弹幕”功能的“雨课堂”也在创新层面上解决了老师与“四类人员”的互动沟通方式,各种“主观题”、“客观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即时推送题目也能让学生及时掌握学习重难点,老师也可以通过后台反馈的题目正确率及时调整课堂节奏和重难点讲解,以此方式保证课堂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充分满足不同“四类人员”的具体性需求,以进行不同学生的差异化教学。
2、以“雨课堂”为代表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极大满足教育的公平性。以“雨课堂”为代表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方法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的供给结构,无限拓宽了教育教学的参与者和服务者,同时,也使得教育教学服务方式发生了极大程度的转变,弱化了教育过程中的参与和服务者的角色、年龄、身份之间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上增大了教育教学服务范围,同时发掘出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四类人员”的受教育潜力,利用远程教育、线上教学的方式满足各类人员的受教育需求,从而在学习层面不断精进和完善自身素质,投身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中,满足各类人员的“再教育”诉求。
3、以“雨课堂”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方式,象征着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革新与发展。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在更广的领域内追求教育资源的共享,鼓励在教学中融入不同的思想理念、教育观念等。“雨课堂”等教育教学手段的开发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学资源的跨区域共享原则,使得教育接受者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接受到更多更广的学习领域和学习资源,不局限于教育资源的独立性而存在,因此,将“雨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方式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环节,是高等职业教学理念新的革新与发展。
四、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培养“四类人员”观察量表的设计与开发
(一)进行“四类人员”资料的收集
1、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四类人员性质和学习方向。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设计独立调察问卷,以摸底各四类人员“类型”、“个人收入情况”、“现在或曾经就业岗位”、“未来预计从事岗位”、“心仪专业”等五大方面进行调查,对于旅游关系2020年招生的196人“四类人员”全体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显示,在报名的“四类人员”中,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两种类型人员占比66%,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两类型人员占比34%。个人收入水平集中在3000元/月左右。曾经或现在从事过的职业以基础服务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未来预计从事的岗位有明确目标的仅占22%,绝大部分人员对于自己未来想从事的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心仪专业的选择中,旅游管理系共设置“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烹饪营养与健康”专业、“研学旅游”专业等四大专业,而“四类人员”的选择中四大专业的选择比例较为适中,没有明显的专业选择差异。因此,根据调查问卷初步得出结论,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招收的“四类人员”以初高中学历为主,学历普遍不高,符合绝大多数“四类人员”的普遍情况。工资平均水平较低,但超于贵州省最低工资标准比例,说明大部分“四类人员”有着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属于熟练的劳动力水平。而对于自身未来预计从事方向,大部分人员没有明确的目标,需要在专业及市场需求的引导下明确未来发展方向。虽然对于未来工作从事方面没有明确目标和方面,但是对于心仪专业的选择方面有着明确的喜好习惯。因此,根据如上调查可知在“四类人员”的信息收集方面的基础信息,根据调查问卷中的基本情况制定适合旅游管理系“四类人员”的基本培养方式。
2、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对于入学“四类人员”工作地点及生活环境进行考察。经贸旅游系在入学的“四类”同学中,以专业为分类标准,以学员类型为级别,每专业随机挑选10名不同类型的学员,进行实地考察及情况调查。通过对于四个专业共计40人的实地考察,获得一个基础的数据样本。通过实地考察,酒店管理专业的学员中,有8人省内工作,2人省外工作,9人从事酒店管理相关工作,从事岗位均为客房基础劳动岗位。旅游管理专业学员中,10人全部省内工作,均从事销售、带客等方面工作,无一人直接从事导游、计调等一线相关岗位。研学旅游专业学员中,8人省内工作,2人无正式工作,工作学员主要从事销售、拓展活动等相关工作。烹饪营养与健康专业学员中,5人省外工作,5人省内工作6人在饭店后厨工作,1人流水间工作,3人务农。通过对于以上学员的调查和实地考察,40名学员中,通过亲友介绍获得工作的占15%左右,通过各类招聘信息或招聘渠道获得工作的占85%左右,但实际工作内容与其报名专业或心仪专业学习内容不符合,大部分学员认为目前从事工作毫无技术含量,又由于自身学历受困,晋升机会甚至长久工作的机会渺茫。
3、对正在授课“四类人员”班级进行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经贸学院旅游系根据学生本人意愿进行专业方面的独立分班并开课,在课程过程中,以多位多次老师听课为方式进行实地教学效果方面的考察,并收集上课教师的实际课堂效果反馈。因为“四类人员”本身属性的限制,旅游系将课堂分为线上课堂和实际课堂,部分正在工作的四类人员利用“雨课堂”软件进行直播或者录播实际课堂中的教学,使得正在上班的“四类人员”也可以不耽误课程进度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并且,除了对于老师的授课进行信息的收集以及观察外,对于四类人员学生设计每月一次的满意度调查,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形成完整的“四类人员”课堂信息的收集。
(二)对于已收集到的“四类人员”资料进行量表的开发
1、在专业选择方面,经贸旅游系本身可提供“四类人员”选择的专业一共四大专业,总体来说,各专业被选择的人数比例方面没有非常大的区别,但是,在通过对于“四类人员”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发现:在专业的选择过程中,“酒店管理”专业和“烹饪营养与健康”专业属于对口率较高专业,大部分选择该专业的同学本身或者之前从事的就是相关工作,而选择“旅游管理”专业和“研学旅游”两个专业的同学大多属于跨经验学习,大多没有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因此在专业学习量表的开发方面,经贸旅游系认为根据“四类人员”在广泛数据支撑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学历和学习能力方面的水平大多是较为低下的,因此可以控制学习能力变量为恒量状态,以工作经验作为主体变量进行人员分类。因此经贸旅游系在不考虑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将总体“四类人员”按照工作经验分为两个大类,一类属于有工作经验类型,另一类属于无工作经验类型或少工作经验类型,指定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和方案。
2、在課堂效果方面,根据经贸旅游系专业教师多人多次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课堂考察结果来说,在线上进行教学学习的同学明显比实际课堂中学习的同学比例大很多,根据授课教师及班主任的反馈,经贸旅游系2020年招收的196位“四类人员”中,有122人属于在岗工作人员,大多数需要通过线上授课才能完成课程方面的学习,同时,通过对授课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到在线上教学中,通过“雨课堂”的互动与反馈,教师可以很好了解到学生的薄弱点和知识盲区,并且通过线上互动和随机点名的形式保证了学生的日常出勤率和互动频率。因此,经贸旅游系认为,基于以上对于学生本身特性和教师对于课堂效果的反馈,制定一套契合“四类人员”特点的教学模式,即主要通过“雨课堂”的线上教学方式,利用软件本身的特性,达成教师与学生间的有效互动,进而达到教学目的与教学效果。
3、在教企合作方面,经贸旅游系通过对于“四类人员”的实地考察和调查访谈,绝大部分“四类人员”没有相关的找工作途径和方式,通过社会招聘和网络招聘等方式从事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和岗位,大部分属于廉价劳动力岗位,缺少一定的技术性和上升性,且受聘单位大多是中小型私人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对于员工权益等方面缺乏一定力度的尽可能的为“四类人员”学员提供专业相关的对接岗位,实行订单式培养,兼顾“四类人员”选择的方向和企业的需求方向,实现从课堂到岗位的对接形式。
五、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培养“四类人员”观察量表的观察与应用
(一)观察量表的实际性观察与应用——课程设置方面
1、经贸旅游系通过各类资料的收集,考虑到各专业学员对于专业的诉求和学习目的不同,因此,依据不同学员的特性进行了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分类并进行了差异化的学习管理,优化课程安排,契合学员的学习实际情况。经贸旅游系根据“四类人员”重新进入校园进行学习的本质在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或再就业这一基础性论断,在专业基础上又细分了专业的具体应用方向供学员进行进一步的选择和偏好,强化了应用与实践课程的学习安排,弱化了类似于管理学、心理学等专业基础性学课的内容,广泛覆盖了各专业在社会实践领域内的学习内容,而在课程设置方面,紧密对接目前行业对于工作人员的实际性需求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设置,在培养方式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建立以实践、实训内容为主要模式的培养方式。以酒店管理专业与旅游管理专业两大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对比在“四类人员”的培养方面与传统学生学习培养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
1.1 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代表的部分专业中,大部分学员拥有酒店行业相关的职业经历甚至是职业经验,因此,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代表的,学员经验较为丰富的专业以实践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而理论化内容偏少。所以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将酒店管理专业主要方向分为前厅、餐饮、客房三大项目,根据学员自身偏好或者未来从业方向的选择,自主选择1-3门项目作为主修内容,在主修内容的基础上开设项目相关课程。如果选择客房作为自己的实训方向,培养目标更偏向于服务的效率性,以行业技能大赛作为课程最高标准,强调在客房清洁方面的效率性与整体性。如果选择前厅作为自己的实训方向,培养目标更偏向于服务的质量性,强调在酒店服务中前厅的高服务质量标准要求。因此,经贸学院旅游系在以实践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设置方面更加突出实践的目的性和与行业对接的效果性,以实现帮助“四类人员”学员在技能技术上有着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1.2 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代表的专业,在问卷调查中的数据显示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的链接较小,大部分学员没有相关工作经历或经验,所以,虽然同样由学员自身偏好或者未来从业方向进行自主选择,但是,这类学生的培养不能完全照搬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代表的酒店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原则,不仅要设置实践课程,同时也要兼顾部分旅游行业基础知识。因此,经贸学院旅游系在旅游管理专业“四类人员”的培养方面将计调和导游作为主要实践培养方向,计调以设计和统筹旅游路线等主要培养方向,导游则以国家导游资格证为前提和基础,主要培养学员考取导游资格证,以能促进学员从事一线导游方面的工作為主要内容的知识体系。基础方面的知识为通用理论,主要以介绍贵州省情到有职业道德等基础性内容为主要教育内容。因此,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实践质量和实践内容为主要培养内容,以部分社会实际情况内容为理论方面知识为辅,在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前提下,以帮助学员有效对接行业岗位,实现“四类人员”再就业或创业的根本性目的。
2、经贸旅游系对现有教育培训模式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造,形成了具有鲜明针对性和现实性的“四类人员”教学体系建设思路和规划,在课程设置方面创新性提倡“终身教育”制度的课程设置理念。除了根据“四类人员”所选的专业进行分类,使得教育培训过程更具有实效性,能够逐步建设出对每个“四类人员”负责的教育培训方案和实施标准,同时还根据“四类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建构开放的、有持续支持力的多渠道学习平台,随时随地可以为学员提供所有他们需要的任何知识需求,并且在培养过程中,如果由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对于学习接受不了或者在实际岗位中知识与技能兼容情况较差的,经贸学院旅游系也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对于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都提供知识方面的实际性安排,解除了“四类人员”实现自身价值的后顾之忧。
(二)观察量表的实际性观察与应用——教学特征方面
1、教学中的双边性关联较弱。在“四类人员”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一个极为明显的特征,即教与学的双边性关联较弱。四类人学员与传统全日制学生存在一个较大区别,即无实物课堂,主要通过线上授课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的规划,因此,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和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时间比传统课堂少得多,因此,经贸学院旅游系高度重视教学软件的选择,既要满足日常教学需要,也要能够综合学课和行业的先进理念,尤其关注互动性和双边性对于课堂及课堂效果的双向影响,因此在教学软件的选择方面更倾向于能够高度模拟现实课堂实况的软件作为“四类人员”的授课主要工具,所以在选择方面对比多类软件后选择运用“雨课堂”作为线上授课软件,注重课堂反馈方式和多项互动形式,在软件的利用方面不论是学员还是老师,都能够通过软件实现更好更优质的双边促进,实现从线上到线下,虚拟到现实的跨越。
2、教学对象的个性化更强。传统全日制的学生在由于年龄和阅历不够成熟,需要老师尊重其人格养成的同时注重成长方式的培养,甚至未来道路方面也要有些许引导,而“四类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在社会上工作多年,有着自己成熟的价值观和阅历经验,对于未来的发展相较于传统全日制的学生来说有着更明确的规划。因此经贸旅游系注重尊重“四类人”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在课程设计方面更加倾向于设置学员自主选择方向。设立专业课程的不同方向,并依据调查问卷进行考察,最终依据大部分学员未来发展方向或心仪方向自主选择,满足各类学员的各类个性化需要,以实践作为主要课程目标和课程方向。在兼顾学员自主选择的同时,也注重教师在行业技能引导种的重要作用,每门课程都安排专业老师进行辅导,保证学员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有专业性指导,以满足学员的个性化学习需要。
3、实践性与社会性并重的具象化体现。在传统全日制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不仅仅要重视学生可能出现的未来发展情况,更要注重人格、理论、知识等全方位的发展情况,而基于“四类人”学员较为成熟的性格、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经贸学院旅游系认为,在“四类人”培养的层面上要更加注重学员工作发展和生活状况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对于“四类人”学员的教育教学中,更需要注重学员实践性与社会性间的对接与培养。在实践性层面上,由于“四类人”学员是直接对接社会工作种的学习为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符合“四类人”学员的实践需要和需求,满足其在社会工作中更为精湛的实践要求,通过教育的方式帮助学员更好的完成工作,在真实的实践岗位上通过过硬的实践技能,满足其的各类工作实践需求。在社会性的层面上,没有任何一项技能是一劳永逸,永不进步的,因此在社会实践中,对接社会需求的实践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贸学院旅游系在“四类人”学院的培养过程中,不仅关注学员本身的技能技术水平,同时也关注着什么样的技能技术水平能够对接目前行业的根本需要,在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并改良课程,通过教育的层面上使得“四类人”学员不仅能够完成目前工作中的实践性需求,同时能够融入社会需求中,在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中不断缔造出与时俱进的社会价值。
(三)观察量表的实际性观察与应用——教学效果方面
1、以线上教学作为主要教学形式。经贸学院旅游系通过多人多次的课堂考察和教师访谈总结认为,在实际性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由于“四类人员”不能完全脱离工作岗位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特殊限制,在实际课堂中的到堂人数远远低于听网课直播的学员,因此,考虑到课堂成本及课堂效果方面的问题,对于“四类人员”的上课方式以网课为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引入新型线上教学软件“雨课堂”,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于本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进行即时性的推送,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将本堂课的课件、资料、教案等学习资料及时传送给学员进行学习,同时考虑到上课时间与“四类人员”的工作时间极大可能出现重叠,导致不能及时进入课堂参与直播课,因此,在上课方面采用可回播的形式,方便学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课堂质量,“雨课堂”支持师生间的互动情况,教师可以通过随机点名等方式确保控制学员的出勤率和到课率,随着课程的深入,老师可以通过插入即时习题等方式巩固学习内容,学员也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告知老师不懂的部分,形成良性的线上课堂生态情况,消融师生间的空间感。
2、线上线下双重作用保障实践质量。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通过数据的收集和统计认为,仅仅利用“雨课堂”进行的线上理论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四类人员”的学习需求和实际岗位中的工作需求,因此,经贸旅游系制定了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培训计划。由专业老师,按照行业技能竞赛标准,利用“雨课堂”软件的录制功能录制实训视频,讲解实训要点,分步骤的讲解每一个实训中可能出现的重难点,并且将每周五定为实训日,全天开放三个校区共计14个专业实训基地供“四类人”实训交流与学习,在省内工作的各“四类人”学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前来。周六周天为自由实践课程,三校区14个实训室供所有“四类人”学员自由使用,可以通过出示电子学生证验证身份進行相关使用登记后自由出入并使用,并且定时定点安排专职教师在岗进行直接辅导与纠错。而在省外不方便回省实训的同学,每周按照本周实训要求,利用岗位资源或者家庭资源进行操作实践的视频录制,同样通过“雨课堂”以提交作业的形式将视频发送至教师端,老师通过视频中的实践进行一对一的批改与纠错,极大程度上满足学员的实训需求,保证实训质量。
3、利用“雨课堂”实现教学反馈的可视化分析,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雨课堂”主要依托清华大学线上科技教学技术,能够在创建教学生态的同时建立全景式驱动数据教学,能够为老师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数据,从学生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维度进行全周期的教学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形成科学可靠的数据反馈,将学生的常见疑难点和课程重点形成便于理解的数据和图形统计等,方便老师随时随地,一目了然的了解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难点。同时,“四类人员”不方便在校学习的特征能在最大程度上契合“雨课堂”的教学反馈可视化分析,随着“雨课堂”在全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广泛应用,收集到的各类各科学习资料等反馈数据也随之不断积累,形成可靠、可依、可分析的大数据资料,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师可以将已有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重组、利用,将大数据下的可视化分析最终应用于“四类人员”的课堂中去,最终形成在科学数据支撑下的可靠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分析,帮助每一位“四类人员”形成独有的学习框架架构,帮助每一位学员明确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同时也能有效帮助老师形成教学可视化的教学反馈,本章教学学生的接受程度如何、课堂效果及授课方式、课件美观的受欢迎程度等等,都能够通过清晰可见的数据进行呈现,既使不在真实的课堂中,也帮助教师客观、准确、动态的把握每一个学员的真实学习状态和学习速度,多角度的把握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4、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模式,准确判断学员接受程度。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引入“雨课堂”的线上课堂,除了能够形成清晰可见的动态教学数据分析,同时还能够利用反馈系统完善基于“四类人员”基本特征和诉求而开发的观察量表,利用软件自带的“不懂”和“弹幕”功能,能够更加精准的把握观察量表的完善与统计,从而更精准的判断当下“四类人员”基于线上课程对于授课模式和培养方式的接受程度、授课的满意程度,授课教师也就能够通过这些反馈形成基本的数据量表,判断课堂效果,及时通过更新或者调整或者延续等方式不断改进课程和授课方式。同时,在形成反馈的同时,利用线上授课资源和线下统计不断完善管擦和量表,以达到对于课堂效果的不断开发,以期完善“四类人员”学生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式。
五、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培养“四类人员”观察量表的反思与总结
(一)观察量表在“四类人”学员培养实践中的效果反馈
在线上教学方面,经贸学院旅游系通过观察量表对于学员的意愿、择业方向、择业愿景等方面的综合性调查与调研,初步确立了以“雨课堂”作为教学辅助工具,通过线上教学、线下实践的模式不断进行以实践为主导,理论教育为辅的“四类人员”教学模式,基本实现了教育在“四类人”学员中的覆盖率,平均到课率85%以上,每学期进行的期末检测通过率95%以上,2020年招生的196名“四类人员”中,按时线上接受课程教育的学员高达100%,并且,每堂课与老师间的互动从刚开始授课时的不足40%到接受线上授课后的的76%的互动率有了极大的提高,教师也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不断调整适合“四类人”学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学期末的教师评测中,对于网课质量满意率的问卷调查中,相较于第一个月,有了从68%满意度到94%满意度的跨越,这从侧面说明了“四类人”学员对于这种既不耽误工作,也不耽误学习的线上教学模式的满足度极高,同时通过软件互动的方式打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满足了“四类人”学员的学习互动感的需求。
在线下实践方面,经贸学院旅游系通过刷卡记录,确定每星期主动开放的三校区实践教室从刚开始开放时的6%的使用率到学期末的27%的使用率来说也有着较大的提高,学员在实践方面的熟练程度也通过期末测评的方式直观展示在面前,酒店管理专业和烹饪与营养专业这两个“熟练工”较多的专业中,学员的实践水平与刚入学时相比有了较为长足的进步,不论从实践的速度还是质量方面都有着肉眼可见的明显提升。而在旅游管理专业和研学旅游管理这两个“门外汉”比较多的专业来说,学员从刚入学时的“啥都不懂”到学期末,已经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基础导游词的创作,并且在期末自测中,有四分之一的学员通过了经贸学院旅游系自测的《导游资格证》试题,基本具备了成为了一名合格导游的资质与能力。
(二)基于观察量表在“四类人”培养过程中的反思
1、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在进行“四类人”学员的信息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四类人”学员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并没有达到想象中的工作预期,大多对于现在的工作处在一个专业不对口或者虽然对口,但是属于较无技术含量的岗位,无法在工作岗位中获得实在的、根本性的提升。而还有部分学员在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的实地调查中发现,因为缺少招聘信息和招聘途径,在工作方面属于信息不对等状态,处在一个既不能获得心仪岗位,就算获得了也属于中小微型企业,对于未来的生活、前途等方面发展没有实质性帮助的现状。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在帮助“四类人员”就业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目前对接的各类专业对口的企业共30余家,包含各类国内、国际大型酒店、旅行社在内,为“四类人”学员提供专业对口的各类工作,由学院或者系部的名义直接对接企业需求,1对1的,具有针对性为企业培养定向式人才,使得“四类人”学员结业或者毕业后,在技能达标的基础上可以直接进入心仪企业进行工作,帮助“四类人”学员解决工作的后顾之忧,真正从工作层面上帮助“四类人”学员达成就业或者再就业的根本目标。在实际性的操作中,目前接受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定向培养和工作安排的学员,按照自愿原则,占所有“四类人”学员的46%,有一半以上的学员没有接受系部的定向培养思路,在反思中经贸学院旅游管理系认为,依旧坚持定向培养、推荐工作的思路的想法,在校企合作对接方面,要更多在多省份、多类型工作方面开拓合作方。在已经合作的企业方面,洽谈多种、多类型岗位,对接在更广的层面上为普通全日制学生和“四类人”学员提供更多的工作选择面。
2、“四类人”学员在培养的本质方面是要重新对接社会,提升技能以更好的融入社会,获得再就业或者创业的机会,因此,如何更好的对接社会是经贸学院旅游系的思考方向,为此,经贸学院旅游系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不断派出专业教师外出学习以了解目前社会最主流的行业方向或者就业缺口,而随着“四类人”学员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的师资、教育、硬件水平不能够完全满足目前的巨大的招生容量,因此,经贸学院旅游系认为,以目前师资教育力量和行业对接程度上不能够完全满足“四类人”的教育教学,因此,将线上、线下培训均作为教师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推动教师团队不断拓展业务素质,提升教师团队在整个“四类人”学员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不仅需要学员本身愿意接受教育的意愿,更要教师端正态度,不断精进,才能更好的完成多类型、多选择的教育任务。
3、目前各高校对于“四类人员”的招生处在百花齐放的状态中,但是“四类人员”的百万生源并不能做到平均分配,经贸学院旅游系属于在招生过程中较为中等偏下的招生程度,这对于经贸学院旅游系来说是一重要的机遇,因此经贸学院旅游系认为,除了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面有所建树,更要培养一批极具“代表性”的“四类人”学员,通过其教育顺利完成再就业或者创业的本质任务,以这部分学员作为“活字招牌”宣传系部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因此经贸学院旅游系要求各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出特色内容,以现有的生源为基础,一对一开发一套最适合“四类人”学员进行深度学习的专业内容。不仅在专业的教育教学方面有所进步,在教学场所、实训基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育管理等硬件方面也要有所有别于其他院系的特色区内容,在实训场地和教学场所方面,经贸学院旅游系积极申请专项教育资金不断建设和开发设备更为先进,规模更为庞大的实训基地,在教学管理方面,经贸学院旅游系认为校企合作式的教学管理更能培养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活招牌学员”,因此在校企合作管理方面也在不断进行着新的探索和努力,争取在各大同类型院系中打造出有自己的特色,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争取一席之地。
六、结语
在通过观察量表的信息收集、课程制定、课堂效果到最终的反馈等方面,经贸学院旅游系利用观察量表基本达成了对于“四类人”学员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在目前整个针对“四类人员”教育环境的大变革之下,国家对于“四类人员”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也决定着各大高职院校从招生到教学到毕业就业等全过程的跟踪式参与,用提升教学质量,打造学院核心竞争力的方式,积极争取生源,并且在开发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生源真正输送到各行各业的岗位上去,不仅满足“四类人”学员的受教育和工作需求,也满足当下社会对于劳动力的本质需求,将教育转换为真实的生产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四类人员”素质提升为目标,将“四类人员”素质提升摆在重要的位置,为目前社会经济转型培养更多更有实践经验和知识水平的“新四类人员”。
参考文献:
[1]刘海明,谢志远,刘燕楠.高职教育人才转型的战略思考:推进产教融合,服务产业发展——兼谈高职院校“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82-188.
[2]鮑铭莹.“四层八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9.
[3]张诗慧.高职院校“雨课堂”教学模式分析——基于“四类人”再教育[J]. 环球慈善,2020-3(53).
[4]陳庆章.关于提升网络教学效果的若干方法[EB/OL].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课程中心,2020-3-18.
[5]赵怡宁.线上教学设计:求精求质求创新[J].天津大学学报,2014,(3).
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