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丰子恺散文的美学思想
2021-09-10蔡苗苗
蔡苗苗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083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文艺大师,无论在艺术界还是美学界都有一定的声望。他有着丰富的散文创作经验,因其独特的审美角度,他的散文自成一派。究其散文中美学思想的来源,则起源于他的绘画艺术,其画中的人物神态举止颇丰,或静或动,或坐或立,色彩多以素色为主,不偏华丽,却朴素简约。在当下大众主张“俗不伤雅”的审美情趣下,丰子恺主张雅俗共赏,他希望通过这一审美观念普及至大众审美水准,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此外在中西方美学思想融合上,他主张兼容并蓄,多样统一,认为西方的美学思想也有好的地方值得传统美学去学习。由此,丰子恺将自己对美学思想的体悟结合提炼,形成了自己最独特、最具个性的美学思想。
新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丰子恺美学思想的现代美学史著作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这本书中对丰子恺的美学思想年代划分专设一节加以讨论,作者陈伟在《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中,把丰子恺的美学思想归到中国三十年代的美学思想中去,与朱光潜、瞿秋白、梁实秋三人美学思想归为一类。书中指出“丰子恺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这本书的出版,使得丰子恺在美学界地位首次得到正名。另外,余年祥在他作品《丰子恺的审美世界》中,对丰子恺散文的美学思想做了较为具体的研究,分析出了丰子恺美学思想的成因。他根据许多前人学说中对其美学思想的总结,将它们分为:“童真”、“苦谛”、“绝缘”这三个方面。
读天真童趣
丰子恺对于童心这一美学思想的运用处处可见,其《送考》一文中写道孩子们用稚嫩的嗓音喃喃细语,仿佛总有问不完的问题,童趣童真跃然纸上。相对比而言,冰心、童话大王郑渊洁写孩子的文章中,他们则多采用某件事情来说明道理,这点是远远多于丰子恺的,而丰子恺先生的文章通常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正所谓写文章写这类事物越多,自己也愈发与其相像,其文心也愈发显现。再如《竹影》一文,文章通过不算华丽却也优美的笔调勾勒出一幅月下赏竹图,将孩子们天真纯洁描写的淋漓尽致,此情此景,自然十分惬意。作者借这一件小事展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的童真、童心,将艺术和美学充盈在无限童趣的活动中。丰子恺的作品里面华瞻有个青梅竹马的小相好,每次在一起玩的时光都很快乐,但每到傍晚都要各回各家,这让小华瞻感到十分不解,他向大人们抱怨:大人应该和大人一块,小孩和小孩一块不是更好?可以看出作者在写这部作品时既喜又忧。相似地,《华瞻的日记》中还这样写道:我看见爸爸身上披一块大白布,垂头丧气地朝外坐在椅子上,一个穿黑长衫的麻脸的陌生人,拿一把闪亮的小刀,竟在爸爸后头颈里用劲地割。服饰上写陌生人穿着黑长衫,而华瞻父亲披着白布,同时此刻描绘出陌生人其貌不扬。这里作者巧妙的设下悬念,以一个孩童视角观察入微,侧面烘托出了小华瞻内心的不解和恐惧,他的内心即担心又好奇,这往往是儿童童年生活里常常伴随的心理活动。丰子恺笔下的孩子有趣可爱总有些奇怪的想法却不失偏颇,这中间又足见其童心未泯,他深深走进了儿童的内心世界里。
品闲适心境
在《关于儿童教育》一文中,为了生计而考虑,出于个人压力,他选择了暂时逃离现实,于是提出了绝缘一说。丰子恺对于“绝缘”的解释其实很简单,他在书中写道:“所谓绝缘,就是对一种事物的时候,解除事物在世间的一切关系、因果,而孤零地观看。”不难看出,他对现实世界的黑暗悲哀失望到极点,而唯有绝缘才能让人们不受现实之苦,得到精神上的自由,但也并非全然排斥现实,这种孤立的学说与现代西方的独立思想颇有渊源,在中西方美学思想融合上,他主张兼容并蓄,多样统一。与西方思想结合起来,这种暂时脱离尘世的绝缘恰是丰子恺的一种美学思想。
绝缘往往带来的是愉悦轻松的闲适心境。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本文学家吉川幸次郎在翻译他的《缘缘堂随笔》时是这样评价丰子恺的:在现代中国艺术家中,丰子恺现实是最艺术的,他不但学问深、技艺高,并且他会乐器、会作漫画、会写随笔。但最重要的是他那份作为艺术家很自然的率直,以及对世间万物的同情和爱,还有他的品质、傲骨。如果想找寻现代版的陶渊明、王维,闭目细品,就是丰子恺无疑了吧。在庞杂而深阔的艺术领域,他无疑有着鹤立鸡群的既视感。的确,说丰子恺是现代陶渊明也不算为过,就连他自己也承认与陶渊明有着共同的喜好。陶渊明在自己家宅前种了一棵柳树,他便在《杨柳》一文中明确指出对于杨柳的喜爱是出于对陶渊明的影响,四十不惑之时他借用陶渊明的《荣木》勉励自己。陶渊明之于中国人来说便是归隐田园隐士形象,而丰子恺确实也有过归隐的经历。他在《暂时脱离尘世》中说:“但他们毕竟不是机器,而是人。他们也喜欢放弃俗念,使心暂时脱离尘世......但请注意‘暂时’二字,‘暂时脱离尘世’,是快乐的,是安详的,是营養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代为人所向往的,能使人暂时脱离尘世的虚幻的,乌托邦的世界。”丰子恺不喜欢无趣的生活,在尘世的烦杂中,他总是在寻找乐趣,当然也不是刻意追求,是希望自然得到的馈赠。他在作品中对现代社会的阴暗冷血感到不满,常常觉得人就像台机器,充满着无边的痛苦、哭喊、血泪和愤怒,这与他佛家思想相违背,所以他选择暂离尘世,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他又在《白鹅》中写道养鹅带给他的趣味,借此反映他豁达闲适的心境。既然此刻现实容不下他,他即归隐田园,纵情山水之中。给人的感觉仿佛他天生就有这般仙风道骨,心境旷达,淡泊明志。都说距离往往能产生美,丰子恺暂时远离了尘嚣进行散文创作,闲适心境油然而生,所以他的文章自然是美的。
丰子恺究其一生,都在追求美学的道路上从未停下脚步,他热爱生活,接近自然,朴实而又无华。他的漫画作品,笔墨简练,线条清晰,这点兼具国画和西画的精髓。在散文创作上他仍然放不下漫画当中的创作思想,从简从真,从生活中发掘美,追求散淡的美学思想和暂离尘世的宗教理念,他的作品深受佛家思想的浇灌。
一篇好的作品,每到用情之处,往往能令人潸然内下。而一个好的作者,往往能够影响一代人。读他的作品总能感觉到一股奋发向上的正能量,总能给人一丝振奋,如同长风万里,永不停竭。丰老对自己有一句勉励的话: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每每读到此处,心生共鸣,闭目即是先生的清朗俊秀,其特有的美学思想的境界可见一斑。
江苏省淮安市顺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