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9-10陈菊红李海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内酯难治性阻滞剂

陈菊红 李海

【摘要】 目的 观察小剂量螺内酯对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 选择肾功能正常的血压未达标的RH患者86例,螺内酯组30例,美托洛尔组30例,特拉唑嗪组26例,于干预前、干预后1月及3月查动态血压,采血查电解质、肾功。比较三组动态血压结果。结果 三组在干预后1月血压均下降,组间无差异;在干预后3月,螺内酯组降压效果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螺内酯相对于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对RH患者的长期降压效果更好,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螺内酯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6-056-01

RH一直都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个难点,与血压易达标者相比,RH 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风险进一步增加[1]。2016年FSC年会发布了《RH管理专家共识声明》,其中指出了RH的三联降压药物,但对于第四种药物,是使用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还是α受体阻滞剂,暂尚无定论。因此,本研究旨在比较螺内酯与其他两类降压药的降压效果,以为RH患者提供一个可行性的治疗方案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7.9-2020.9就诊于心脑血管病医院的高血压病患者,年龄在18-80岁之间,给予缬沙坦氢氯噻嗪80mg:12.5mg qd,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 qd治疗1月后血压仍未达标的肾功能正常的RH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三组,螺内酯组:原药物+螺内酯20mg qd,30例;美托洛尔组:原药物+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 qd,30例;特拉唑嗪组:原药物+盐酸特拉唑嗪2mg qn,26例。所有患者给予生活方式指导,嘱戒烟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锻炼、作息规律。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治疗依存性差、服用其他影响血压的药物、肝肾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等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者剔除。

1.2方法(1)一般资料:记录入选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静息心率,干预前诊室SBP及DBP(mmHg),选择台式水银柱测量血压,测量前嘱休息15分钟,测坐位右上肢肱动脉血压。(2)动态血压:入选者均在干预前、服药1月及3月时行动态血压,要求每个受试者有效记录大于85%,记录24小时平均SBP及DBP。(3)入选者均在干预前、服药1月及3月时抽血检测肾功及血钾。抽血前要求禁食10小时以上。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各组数据均进行正态检验,正态分布的以 表示,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SNK检验,以 P<0.05 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在治疗前年龄、性别、心率、诊室SBP及DBP、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材料有可比性。(见表1)

2.2干预1月与干预前比较,三组24h平均SBP及DBP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干预3月与干预前比较,三组24h平均SBP及DBP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螺内酯组24h平均SBP较美托洛尔及特拉唑嗪组更低;干预3月与干预1月比较,螺内酯组24h平均SBP较美托洛尔及特拉唑嗪组更低。(见表2)

2.3药物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螺内酯组出现1例血钾升高(血钾5.5mmol/l),经治疗后血钾恢复正常。其余两组均未检测出肾功损害及高血钾。注:高血钾指血钾>5.4mmol/l;肾功异常指肌酐>133umol/l。

3.讨论

本研究表明,与服用美托洛尔、特拉唑嗪的患者相比,服用螺内酯的患者在服药1月时,24h平均SBP及DBP无差异,但在服药3月时,24h平均SBP下降更低。说明螺内酯远期降压效果更优且以收缩压为主。

对于RH患者,螺内酯降压效果更优且以收缩压为主的可能机制有:(1)申庆荣[1-2]等人的研究显示,高醛固酮可以提高儿茶酚胺的浓度,使血壓难以达标,而螺内酯作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以减少儿茶酚胺的浓度,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致使降压效果更优且以收缩压为主;(2)有研究显示[1-2],螺内酯可以阻断交感神经活性,从而降低血压;(3)RH患者血压不易达标,可能与存在水钠储留有关,而螺内酯作为利尿剂减少水钠储留,使降压效果更优;(4)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服用缬沙坦氢氯噻嗪,对于长期服用RAS抑制剂,部分患者可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而服用螺内酯的患者可能因为阻断了醛固酮逃逸现象,可协同降低血压,故长期血压控制更好。目前,随着老龄化的到来,RH中大部分均为老年人,而老年人存在严重动脉硬化,血压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因此,服用螺内酯相对于其他类降压药物来说,更符合疾病特征的需求。同时,螺内酯降压良好的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本研究中有1例服用螺内酯的患者出现了血钾轻度升高,主要与该患者多年的糖尿病史致糖尿病肾脏损害有关。

综上,对于RH患者,尽早加用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醛固酮逃逸现象,协同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此外,螺内酯作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与RAS抑制剂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及结构,对延缓和阻止RH的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 。

【参考文献】

[1].尤其龙, 魏文秀.难治性高血压50例临床分析.吉林医学, 2010, 31(11):1490.

[2].申庆荣,李刚. 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 ( 23) : 2126 - 2131.

[3].郑静,万翔,朱冬梅,刘艳群.螺内酯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RAAS指标的影响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11):102-105.

[4].徐金霞,刘如品,王可.螺内酯联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6,14(05):78-79.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  银川  750000

猜你喜欢

内酯难治性阻滞剂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难治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
慢病规范管理治疗对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肠胃舒胶囊中的木香烃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优化
对科研工作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吲哚布芬片在难治性小儿肾病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细胞自噬对岩大戟内酯B诱导的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的影响
有些高血压患者不适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
0.01%芸苔素内酯水剂对水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真武汤为主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4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