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俄罗斯民族心智的重要性
2021-09-10邵佳
邵佳
摘要:心智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基础具有普遍性意义,其中包含多方面语义范围,俄罗斯民族心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欧亚文化的特殊影响形成了本民族特殊的性格特征,这体现在他们生活态度、言行举止、艺术文化等意识形态中。究其苏联解体的本质原因,是作为思想基础的俄罗斯民族心智开始土崩瓦解,这是苏联文明目前面临的重要的精神危机。
关键词:俄罗斯心智;超民族思想;苏联解体
一、心智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意义
将特定民族文化的历史描述和理解为受多种因素制约的自然过程,同时又具有其自身固有的特征,有必要提出一个共同的基础。每种民族文化中的这种共同基础是一组历史性质的最重要条件,民族的基本特征及其直接的种族环境等因素逐渐演变并由众多历史因素共同形成。为了描述和理解所有这些多样化但紧密联系,甚至融合的现象,提出了“心智”这一概念(来自法语单词mentalite),旨在结合与民族问题相关的多种含义的概念。诚然,心智的概念比民族认同更广泛,更庞大。
心智被理解为一个深刻的,原则上没有个人和集体意识反映的集合,但总是隐含着语义和行为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变化,即社会文化历史的元历史学基础,有助于文化的自我识别,通常是集体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语义统一。 其中包括生活态度,原则,行为模式,情感等,这些基础基于深层的语义范围,因此,对于民族文化,历史和特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心智不是由意识决定的,也不是由话语来表述的,而是更大程度地去经历(情感上,感官上)和实现(行为上,自发地)。通常,谁都不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他的世界图景是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和处世态度?这正是心智的世界图景,即世代相传的,最普遍的,且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概念。这体现了心智的普遍性。
二、民族心智的概念和性质
我们把民族心智称为长期以来形成的深层文化结构。心智的时代历史成分是次要的:它们服从于心智的民族成分,并由它们决定。这解释了不同民族文化史上相似時期之间的价值语义差异。简言之,在一个民族文化历史的框架内,不同时代的各个阶段之间的心智相似性很高,是因为文化发展的历史不同阶段基于共同的语义基础。
与特定的意识形态,社会政治和其他文化创造因素相比,决定文化的整体思想的特征是非常稳定的,并且不会改变。数百年来,民族文化的心智即使在历史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根本上保持不变,这使得可以沿着整个历史路径来识别文化。
三、俄罗斯民族心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别尔加耶夫、洛斯基、加切夫、利哈乔夫等哲学家不断思考俄罗斯的命运和它的独特性,并试图确定俄罗斯民族性格的特殊性。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历史文化中特殊二元论的性质等因素,俄罗斯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俄罗斯民族心智。例如俄罗斯民族具有强烈的宗教意识,因而出现了救世主思想、“弥赛亚”意识、不可预测意识和随机性等。彼得大帝宗教改革后接受东正教的洗礼和蒙古鞑靼长达240年的统治桎梏,这都在俄罗斯民族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成为俄罗斯民族性具有欧亚特色的深刻基础。此外,俄罗斯在整个历史上都遭受过外来侵略,最终使俄罗斯变得更强大,大国的思想在俄罗斯民族意识中日益根深蒂固。
早在心智这一术语被英美学者提出之前,俄罗斯学者就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只不过称之为“精神性”,是俄罗斯哲学研究的传统主题。俄罗斯的历史以及俄罗斯的文化历史都具有特殊的不连续性,离散性,虽然俄罗斯的文化,俄罗斯的国家地位和俄罗斯民族已经经历了1000多年的演变,但俄罗斯文明的这一千年历史的各个阶段都保留了明确的语义统一性。所以要了解俄罗斯文化,民族和国家地位的整体,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俄罗斯文化的心智即这种文明统一的基础,它结合了多语言,多信仰和不同种族的文化,以及几种文化和历史范式。
从俄罗斯文明心智的统一性来看,不同时代之间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类比在这里具有特殊的意义。借助文化和历史的类比,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时代具有连续性,历史过程不同阶段之间具有语义周期性,因此需要从整体上以连续性的方式看待俄罗斯文化和俄罗斯文明的心智。文明的精神因素是许多人民甚至族裔群体所共有的,就俄罗斯而言,它们在本质上肯定是超种族或跨种族的。事实证明,它是许多不同文化的有效支柱,这些文化由共同的历史命运,领土统一,相似的地缘政治和自然条件,农业和畜牧业,日常生活特征,以及宗教信仰,国家机构的特征,有时甚至是由非常特殊的社会文化动态所决定。
四、苏联解体的原因
存在数百年且承载着特定文化和整个文明的生命力的心智急剧崩溃或者瓦解,将会导致文化和文明陷入严重的危机而后导致国家灾难,文明灭亡。因此,一种伟大文明的终结并非是战争,入侵,自然资源枯竭等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破坏它的心智即精神基础。
曾经两大经济体之一的苏联为何瓦解,其原因是复杂的。但究其内部原因还是统一意识形态的崩塌。随着苏联的解体,即国家地缘政治地图的变化,国家的性质,社会政治制度,社会上权威的主导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规范以及过渡过程的其他组成部分,文化心智开始了经历了严重的变化,这种变化从内部开始破裂。 原则上并非文化所特有的这种不一致性和活力传达了文化心智,证明了后苏联文明经历的精神危机;为了保持苏维埃和俄罗斯文明体系的外部连续性,后苏联体系与它们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包括制度性,价值语义性,精神性。
前俄罗斯和苏联心智的整合优势分子得以幸存,仍然将前苏联文明的大部分碎片保留在单一的价值语义和地缘政治空间中,作为“后苏联文明”。但是,在此基础上,就可能恢复前苏联人民的统一国家地位,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和凝聚力的前景建立深远的预测还为时过早。这意味着伴随着苏联苏维埃文明思想深刻和破坏性的危机到来了,不仅是苏联文明的真正终结,也是俄罗斯文明的真正终结。另外,将形成我们未知的文明统一,可以有条件地称为“后俄罗斯”。
参考文献:
[1]宁怀颖. 影响俄罗斯民族心智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J]. 湘潮:理论版, 2009.
[2]许新. 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控析[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3]陈馨. 俄罗斯外交中的民族心智[D].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3.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 青岛 2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