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俄罗斯贸易发展路径及其对策探析
2021-09-10邓毅张勰李霞
邓毅 张勰 李霞
基金项目:2018年甘肃“海智计划”特色示范项目《中医药与俄罗斯医疗制度政策法规相关壁垒分析及对俄发展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巴经济走廊社会风险防控研究》(17YJC840023)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届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国际社会对传统医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在与中国相邻的俄罗斯,中医药市场发展更加迅速。本文从优势、壁垒、机会和环境四个方面,对中医药对俄罗斯贸易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医药;俄罗斯;贸易发展;路径
一、中医药对俄罗斯贸易发展路径分析
1优势。依靠得天独厚的中药材文化资源推动中医药对外发展。得天独厚的中药材文化资源和中医药理论及经验以及一些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专类要素,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也是中医药产业对外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中药材文化资源包括两种。一种是天然中药材资源,另一种是传承下来的中医药古方资源,我国中医药资源丰富,为我国中医药走出国门、对外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来源。目前,一些中药材种植大省通过丰富的资源出口原料药而走在了对俄医药市场出口的前列。例如一些地区或是企业所掌握的珍贵中医药古方则是中医药产业对外拓展、走向俄市场的另一大优势。
2壁垒。目前,就俄罗斯中医药国际贸易现状得出,俄罗斯采用的对中药按药品注册制度基本是依据西药管理办法和本国的传统医药管理制度对本国传统医药进行管理和注册,对于中药贸易采用的技术法规、技术指标、合格评定程序等具体技术,俄罗斯有很多的贸易壁垒措施,例如开业权存在工作签证的壁垒等。针对这些贸易壁垒,可从中药注册和中医的市场准入两个方面来应对。
3机会。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动中医药对外发展。政府推动是中医药产业进出口的关键。政府在政策和配套设施上的支持和推广,不仅有利于产业自身的优化升级,也为产业走出国门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对产业进出口相关政策的决策将极大地影响整个产业部门是否有机会和条件走出国门。这一路径一方面是政府内部制定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出台鼓励政策,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改善中医药产业发展環境;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外发展战略,开展社会活动,推动中医药产业“走出去”。同时,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中药材对外发展。现代社会的技术进步在工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产业是典型的技术规模产业。研发带来的产品创新和生产工艺进步,将从根本上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进而推动俄罗斯中医药发展,是扩大中医药产业规模的主要途径之一。利用这条路径对外发展的企业,在中药的研发、加工和工艺改进方面,通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拥有整个行业的核心技术。
4环境。通过中医药对外市场需求推动中医药对外发展。即指中药品牌优势明显、营销手段完善、营销渠道覆盖面广的主体。鉴于俄罗斯医药市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在消费者的存在,促进了中医药企业、研发机构、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向外扩张。对于中药行业来说,其自身的价值链特征表明,其产品销售是其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其中利润空间最大。因此,如何利用国外俄罗斯医药市场空间,将产品推向目标国家是这一路径的重点。此外,据统计,俄罗斯医药市场70%来自进出口,而我国的医疗保健品受到俄罗斯人民的青睐,面对巨大的中药需求,特别是医药保健品在医药市场的发展,带动国内中药产品出口,中医药企业跨国投资和教育、研发、医疗等各方面的国际合作。
二、促进中医药对俄罗斯贸易发展的对策
在中药注册方面,针对俄罗斯的现状,可采取的措施就是要加强中国与俄罗斯药典委员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更多的中药标准进入俄罗斯药典之中;其次,就是推动俄罗斯建立有别于西药的传统医药注册管理制度,对传统医药进行分类管理,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争取对中国药典已收录的草药制品采取备案检验制度;最后,就是要善于借助国际贸易组织(WTO)的谈判机制、纠纷解决机制和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对中药国际贸易的具体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谈判和审议,减少诸如合格评定程序、动植物卫生检疫和环境标准制度等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实施对中药国际贸易带来的阻碍。
在中医资格认可和市场准入方面,加强中医的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争取在国际组织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可中医服务标准,从而进一步推动在国际贸易组织有关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的双边和多边谈判中采纳由中国主导制定的中医服务国际标准,以此来削减中医国际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壁垒。其次,推动中医药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取得当地教育部门认可,促进中医人才本土化培养,然后由本土化中医人才推动本国立法,组建中医药学会推动中医资格认可和学历承认,以此来减少中医服务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从中药国际贸易产品结构来看,俄罗斯对中国原料性中药出口需求加大,依赖性较强。目前的中药以植物提取物为主的出口贸易结构,从长远看,不利中医药在俄罗斯的发展。我们应加大中成药的注册和出口,加强中成药出口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应对,以此减轻我国环境压力,同时可以改善中药出口贸易结构,提升中药出口效益,提升中医药国际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琳,樊玉琦,乔静华,等.我国中医药院校国际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19(010):98-100.
[2]张诗钰,黄建元,申俊龙,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医药国际化区域合作的路径选择与策略优化[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7, 34(003):172-176.
作者简介:邓毅,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中药及复方临床应用基础。张勰(通讯作者),博士,甘肃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健康管理学与卫生服务、人口社会学。李霞,女,甘肃中医药大学2017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健康管理学与卫生服务。
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