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马尾松种子园产量的管理技术

2021-09-10梁贤祯郭伟明梁桂峰

科技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藤县球果母树

梁贤祯 郭伟明 梁桂峰

摘要: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乡土用材林树种,种子产量一直未能满足社会需求。本文就近10年来对种子园从抚育、施肥、病虫害防治、树体修整、辅助授粉等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并通过综合技术的具体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乡土速生树种,其分布广,适应性强,是我国灭荒造林、木材供应、林农增收的先锋树种。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马尾松遗传改良工作,广西也在此时期营建马尾松初级种子园三处,然而种子园母树在前期结果量相对较高,后期因多种原因造成种子园产量严重下降,导致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为此,本文通过10多年来对种子园管理,总结关键技术措施,为种子园丰产提供可靠、使用技术。

1. 种子园现状

广西藤县大芒界初级马尾松种子园建于1982年,现有保存面积800亩,是广西最早营建的三个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之一。种子园位于藤县塘步镇,东经111°6′5″,北纬23°25′53″,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丘陵地形,土壤为砂岩、砂页岩风化而成的红壤,土层深厚。由于种子园在2009年之间经费较少,管理不到位,加之后期每年除草剂大量使用,导致马尾松种子园病虫害年年发生,母树65%的树木枯枝、老枝条多,枝条、针叶变弱变黄,导致母树树体老化,从而导致种子园种子产量较低,有些年份几乎颗粒无收(如2010年)。

为了获得种子园的高产、稳产,必须从种子园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规范对种子园进行管理,从而提高种子园的种子产量。

2 主要管理技术措施

2.1抚育清理

将种子园内的杂木、灌木、藤条等进行砍伐清理,让马尾松母树的树冠得到生长空间;同时对马尾松母树的枯枝、黄枝的枝条除掉,适当合理打掉或修整部分荫枝;并且在采果时,适当摘掉母树生长极其旺盛的杜长枝,让母树营养及水分能合理供给,从而增加母树枝条开花结实。

2.1.1砍草抚育

一般在采果前一个月内进行,用人工(或割草机)进行全面砍草(割草),草根高一般不超20厘米,让砍下(割下)的杂草应均匀覆盖在母树林地表面,起到保水、保肥作用,并方便松果采收工作。

2.1.2铲草抚育

在入冬前后(采收球果后),对种子园母树根部1.5米半径周围进行全铲除草及杂物进行清净,便于母树根部进行防虫防病工作,不利于病虫越冬。

2.1.3垦覆抚育(适当垦覆)

在采收球果后对母树树冠投影边缘0.5米—1米范围进行全垦松土,一般垦覆深20厘米左右。在促进林地土壤保水、保肥同时,有利于母树根系生长发育。垦覆松土措施一般6—8年进行一次为宜。

2.2施肥技术措施

2.2.1 恢复母树前2年施肥措施

在母树恢复开始的1-2年,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采用N15%-P15%-K15%复合肥,混合3%硼砂均匀后施放。每株施肥量2—3kg,施肥在采果前20 天左右进行。施肥位置位于母树树冠滴水线处,施肥沟长宽深规格为长1 m×宽20 cm×深25 cm,均匀撒入肥料后与表土混合覆盖。

2.2.2恢复母树2年后施肥措施

在种子园进入正常管理第三年后,施肥方式和肥料含量有所调整,采用为N16%-P6%-K10%和有机质含量≥20%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量为2—3kg,施肥时间为采果前20天左右(10月份)。另外,应在同年2—3月再施肥1次,采用N15%-P15%-K15%的复合肥,施肥量为1—2kg/株,可根据结果量适当酌情增减施肥量。本次施肥能够促进球果膨大,球果青绿饱满,使得种子饱满有光泽。另外,每隔3—5年,在大量元素(N·P·K)复合肥中应适当增加微量元素,保证土壤里能提供和母树所需的充足的,平衡的营养元素供应,从而达到促进母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目的。

2.3 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2.3.1 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在种子园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病虫害分布观察点,每隔2-3天时间,对虫卵、虫粪便等情况进行观察,达到掌握害虫的繁育周期、虫龄、数量(密度)等目的,做到準确防御。

2.3.2春季病虫害防治技术

每年在3月下旬进行第一次喷撒,用白僵菌和森得保生物制剂进行交替喷撒使用,每相隔20天左右进行第喷撒生物制剂,连续开展2—4次,通过连续防治,使松毛虫、松梢螟、松毒蛾、松焦(艺)蛾等害虫取得有效控制,生物防治有利于天敌生存,达到长期防治的效果。

2.3.3 病虫害越冬防治(冬季防治)技术

在球果采摘后,对母树树盘1.5米半径范围内的林地进行全铲,将杂草、杂物铲干净,用生石灰粉均匀撒施在树盘以及1.5米以下的树干,使石灰粉能够进入树皮裂缝中,达到防病、杀虫作用。同时,生石灰使用有利于调节土壤酸碱度,促进母树和球果生长发育。

2.4种子园授粉技术

2.4.1 人工辅助授粉技术

在种子园盛花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即采集最优良家系雄花粉,经过干燥处理收集,在每日晴天7—10点之间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采用授粉器或灭火器进行,从而达到提高母树授粉率,提高种子园的优质种子产量。

2.4.2 自然授粉

采用灭火器等吹风设备,在种子园盛花期,按照顺风方向对母树的雄花进行吹散,一般盛花期每天开展1次,初花期和晚花期2—3天1次,同样在晴天早上10点以前效果为佳。

2.5 修枝技术

修枝可结合采果工作或采果后进行,主要全部去除枯枝、病弱枝,适当合理去掉部分荫枝,使到母树外围枝条得到应需要营养及水分,使到挂果枝条变绿、变粗、变壮。去除直立枝和旺盛枝,该类枝条一般不结果,还会争抢营养、水分。对于母树生长、花芽分化、球果和种子发育都不利,应全部摘除。

总之,经过2010年至2020年,采取抚育、施肥、病虫害防治、树体修整、辅助授粉等技术措施,使种子园母树的长势和种子产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综合措施实施第3年。目前该种子园每年的球果产量平均为2.2万斤,获得种子590多斤,是未进行综合管护前5年总和的球果6.1和种子5.4倍。种子出苗率更是达到了1.5—2.8万株/斤,进一步说明了本文总结的及时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忠山.石阡县马尾松种子园的营建[J].青海农林科技.2013,(2).76-77.

[2]唐效蓉,李宇珂,夏合新,等.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无性系开花物候观测[J].林业科学研究,2016,(3).436-441.

[3]陆梅,林芳,黄云玲.闽北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母树营养特性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8,(6).21-25.

作者简介:梁贤祯(1965-),男,广西藤县人,林业工程师,就职于广西藤县林业科学研究所,研究方向:林木选育、栽培、苗木繁殖及推广。

广西藤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西 藤县 543303

猜你喜欢

藤县球果母树
书画作品展
不同树龄楸树种质资源的嫁接成活影响因素
藤县挂榜岭和东山的史事
红心杉不同无性系结实特性及球果类型分析
红松球果结实量规律调查研究
杉木第3代种子园不同球果类型种实性状分析*
黄檀不同母树种子发芽试验初报
藤县水上民歌
藤县美术作品选
新植物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