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球训练对小学生乒乓球技术动作形成的促进作用探究
2021-09-10高魁
高魁
小学阶段是乒乓球运动技术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的训练方法、良好的训练习惯决定了小学生乒乓球技术动作形成是否标准。基于此,本文以文献对比法和理论分析法,通过对比前人研究的相关结论,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得出:多球训练法有助于激发小学生乒乓球训练的兴趣,加快对技战术的掌握速度,同时能够有助于小學生掌握技术动作,可合理的调节和控制技战术的分布密度与频率,为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1 引言
乒乓球是“国球”,受到各年龄层次青少年的喜爱,因此对训练过程中技术动作形成尤为重视,这不仅是培养我国乒乓球运动后备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关键需求。为激发小学生学习乒乓球运动的兴趣,优化乒乓球运动模式,研究中提出了多球训练法,也通过前人的研究总结出多球训练在乒乓球技术动作形成中的促进作用,期望能够通过本文的阐述,为小学生乒乓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2 多球训练对小学生乒乓球技术动作形成的促进作用
2.1 可开展差异化训练
多球运动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运动强度,同时能够科学增加运动密度,对提升技战术的应用和理解水平等具有促进作用。关键是其可借助不同学生身体素质,开展分层训练,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2.2 可有效的减少训练时间的浪费
例如旋球训练中,要首先充分的结合小学生对乒乓球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开展多球训练,可大大减少因此捡球而导致训练时间浪费的现象发生,进而加强在单位时间内击球次数,保证肌肉等器官能够保持兴奋,对帮助训练人员形成一定的肌肉记忆力具有重要意义。这样,也有助于训练人员在长时间的过程中,为实现技术定型、优化技术训练的效果等奠定坚实基础,促使训练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从乒乓球技术的认知阶段,快速的过渡到联系阶段。
2.3 有助于集中训练精力
多球训练中,发球机的应用至关重要,因为在发球机使用的过程中,不用过多的考虑对方的站位,只需要集中精力关注本方出球的方向、力度等即可,这样能够规范发球技术,帮助小学生找到球感,加强技术动作的定型。
2.4 克服重复训练带来的厌倦心理
传统情况下,单球训练往往会带给小学生厌倦心理,而结合多球训练,能够及时有效的克服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枯燥、乏味感,对于增强训练感受,提高运动技能等具有积极作用。在多球训练模式下,更应注重脚步的移动性,触球和发球角度、力度等的均衡、目标性,科学对来球的动作及方向进行合理预判,并且有针对性的改变不良的技术动作练习习惯。
此外,教师或者教练员要合理的安排更多的多球训练时间,并及时分析多球练习过程中的优势,突出多球训练的优势,提高技术动作训练的强度,丰富日常训练及教学方法。
3 多球训练对小学生乒乓球技术动作提高的方法
3.1 技术动作形成的认知阶段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是乒乓球运动的初学者,在技术动作认知过程中,往往要以技术动作的概念入手,用以了解和加深对乒乓球技术动作的认知。多球训练模式,主要由供球者持续发球,小学生在接到发球后,紧接着会接到下一次发球,同时供球者要科学合理的把控供球的角度、供球的频率及时间等,以优化固定化教学,及时高效的纠正和预防错误技术动作,实现乒乓球技术动作的定型。例如,可开展“定点和单线”训练方式,其中落球区域划定,以不同颜色进行标识,如蓝色和黄色等,从而提高小学生参与运动的专注度。
3.2 技术动作形成的联系阶段
多球训练模式的开展,主要是借助小学生已经学到的相关技术理论内容,在技术动作联系阶段中,多球多练可设计由2-3个人进行持续供球,球发至对方球台的不同区域,例如前中后、左右区域等,以“间歇性”训练方式为主,保障训练质量的不断提高。其中,定点击球,主要是锻炼练习人员对来球位置的判断,加强对基本技术动作、技战术适应能力;而移动式击球,主要锻炼学生自身的脚步移动灵活性,提升自身击球精确性。
3.3 技术动作的完善阶段
在技术动作的完善和拔高环节中,多球练习的过程中,主要锻炼力量、旋转、球落点及击球速度的变化,可实现从小到大、由简及繁的日常训练模式,实现乒乓球训练技术动作形成的规律性,保障和增强练习者各种运动信号的刺激,进而有效的提升运动技能。
4 结束语
相关研究表明,多球训练更有助于提高小学生乒乓球技术动作的形成,通过本文的论述得出,多球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参与乒乓球训练的兴趣,同时能够合理调控训练的密度,为促进技术动作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多球训练能够有效的节省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效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从技术动作认知、联系到完善三个阶段的多球训练对策,为同领域小学体育教师提供一定教学理论支撑。
(作者单位:涡阳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