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
2021-09-10王文超赵晶薇
王文超 赵晶薇
摘要:历史建筑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改造、修缮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保护。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其中明确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基于此,以下对绿色建筑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应用
引言
历史建筑自身存在许多老化问题,包括沉降、侵蚀、开裂、坍塌等,在实际运营管理中发现此类问题监测较为困难。此外一些对历史建筑的人为破坏行为也难以发现,典型案例如2017年上海发生的巨鹿路888号事件,一幢建于1930年的英式花园洋房,由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改建施工时被一面近四层楼高的绿色幕墙遮挡得严严实实。直至半年后,被市民举报,才发现其已被改为钢结构混凝土新楼。历史建筑除监测发现难外,还存在处置难、闭环难等问题,情况各异,管理部门之间协调困难,没有一套标准完整的闭环流程。
1国内外历史建筑活态保护现状对比综述
对比国外历史建筑的再生传承脉络,例如: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由岸坡发电站活化改建而来,去除涡轮机房以及内部所有机器,改建为画廊与展厅,散发优雅气质;纽约SOHO区150多年前的铸铁工厂建筑被20世纪30年代移居美国的大批欧洲艺术家纷纷占领,形成画廊、酒吧、特色小铺,延续古老生命。对比国内各省市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传统街区、文化名城的构建与活态保护现状,例如:安徽省早已开始使用数字化方法保存与展示徽州古建筑,通过三维扫描、无人机数据采集、3D打印模型建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展示等方法,有利于对徽州古建筑的宣传推广;三亚市吉阳区红花村以红色旅游开发模式活化利用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纪念馆和建筑遗址,创立乡村文创区,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个性化地向游人推介红色教育文化。
从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建筑的调查研究总体来说,保护传承工作相对滞后。近年来,许多致力于城市遗产保护的科研专家学者已经对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修缮、利用工作进行了重新认识和研究思考。从单体建筑扩大到历史文化街区,再到历史名城以及涵盖它们的周边生态环境,以过去长期以来的保护与发展形态上来看,缺乏整体性强而有力的理论支撑。对待历史建筑是冻结式的保守保护,还是活态式的更新利用,国内学术界在此问题上已经逐渐达成共识,即应当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扩大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2绿色建筑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
2.1树立可持续渐进式保护和利用更新模式
中华传统建筑讲究天人合一,古时工匠大师的设计本身就合乎绿色建筑的理念。在具体实施中,应采用有针对性的方式来复原、修缮不同材质、不同文保等级的建筑,以此传承历史文脉特征,尽量弱化更新改造对城市传统文化底蕴的改变。历史街区应摒弃常见的大规模成片开发方式,改为采取小规模分区域的渐进式改造模式,逐步进行社区小尺度的改造完善与新旧缝合。这样既可以充分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及修复街巷空间,也可以有计划地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2智能设备与数据流的运营监控
1.振动传感器。通过监测建筑物的结构振动,分析振动对于建筑稳定性的影响,防止或减少无意识的伤害性的振动的发生。监测范围为靠近建筑施工及主干路方向上的结构振动,一般安装在屋顶或部分楼层隐蔽位置。2.裂缝传感器。通过监测建筑物的结构裂缝,采集监测数据,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大。监测区域为主要梁柱构件(承重柱、主梁、角柱等)及墙体上的裂缝。一般布置在裂缝、主要梁柱构件附近。3.沉降监测设备(静力水准仪、GNSS)。通过监测建筑物的绝对沉降、相对沉降、不均匀沉降,防止地基、地下水位变化、周边施工等原因造成的结构沉降。一般布置在老旧房屋、历史保护建筑的屋顶,静力水准仪监测相对沉降,GNSS沉降监测设备监测绝对沉降。4.倾角传感器。监测建筑物的结构变形,对于建筑结构主要框架柱和框架梁采取相应的预防性监测手段,防止将来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一般布置在已经发生变形的梁柱、主要的框架梁柱及周边。5.白蚁监测传感器。中国历史建筑内存在大量木质的地板、梁柱、屋顶,其极易遭受白蚁的侵蚀。因此,有必要在木料集中的区域设立一定程度的白蚁侵蚀预警。主要部署于建筑周边,监测白蚁的活动情况、位置等。6.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较高、环境适应性强、可制成任意形状等优点,可以传感各种不同物理信息(声、磁、温度、旋转等),用于更加准确而又快速地评估建筑的使用状态及寿命。运用以上智能监控设备,实时收集建筑数据,可以及时对历史建筑制定妥善的保护措施。
2.3对历史建筑进行加固与美化
历史建筑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与改造,可以将原本老旧的历史建筑转变为具有文化价值的公共艺术空间。具体而言,运用现代技术对历史建筑进行加固和修缮,在内部结构上运用多种建筑技术进行了防火防腐抗震处理,提升了历史建筑的安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保留建筑的传统风貌,使其以本源的面貌展现在公众面前。
2.4推进历史街区更新中和諧社会的人文关怀
能否顺利推进街区更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社会各阶层需求矛盾的调整与平衡,因此,在实施中要树立融合的指导思想。这种社会群体交互可带来多方面的社会效益,既能延续传统文化,又可增加社会活力,有利于新时代社会更好的发展。本地人与外地游客能够共享社会公共资源和配套设施的便利性,使不同产业产生集聚与互补。同时街区内也应考虑建设公共设施和社区配套设施来满足社区的社会结构稳定,推动社会群体的融合,保证旧城内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2.5对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的再利用
现代化化和商业化不失为一种选择方向,可以通过与现代生活模式、商业理念的融合,向实用性和经济性靠拢,以传统文化发展经济推动村落发展。在历史建筑保护层面,立足资源禀赋和文化优势,采用微改造的“绣花、织补”方式,对单体历史建筑与整体建筑群风貌进行还原,复现历史建筑风采原貌。
在生活上,采用现代化供水供电设备并进行隐蔽敷设,解决当地生活难题。在观赏性上,结合景观设计手法,对历史建筑周边环境与建筑内部格局进行景观重塑。在尊重历史建筑街道的空间肌理的前提下,对其空白使用区域加以运用,利用借景等手法丰富街区的观赏性、趣味性,吸引人流,创造商机。这样一来,既实现了历史建筑的活化运用,又促进了传统村落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彰显文化风貌的魅力。
结束语
利用绿色建筑技术,在运营管理方面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评估建筑状态,使得历史建筑可以妥善保存。在发展方面,运用新技术与各区街镇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徐龙娟.历史建筑更新改造及其环境艺术设计分析[J].居舍,2020(34):85-86.
[2]赵亚军,孙日近.历史风貌建筑绿色化改造实施路径的思考[J].上海节能,2019(06):463-467.
[3]翟剑敏.历史保护建筑修缮与节能方案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7):103-104.
[4]赵炜瑾.历史街区文化生态健康度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8.
[5]周春艳,钟华.绿色技术在历史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现状[J].工程管理年刊,2018,8(00):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