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全民参与减碳行动
2021-09-10刘畅
刘畅
气候变化是目前全人类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和发展危机。随着世界各国化石能源的高消费和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和气温明显升高。在这一背景下,“碳中和”概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包括中国、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50多个国家相继宣布本世纪中叶将实现碳中和目标,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以直接或间接等各种方式承诺或表达实现碳中和目标意愿的国家达120个左右。可以说,碳中和是全球范围的碳中和,掀起了一场浩荡的涉及人类共同命运的大规模运动。
从目前情况来看,任何一个国家都暂时不能通过完全不使用化石能源而促进经济增长,但为使全球气温的升高进程得到有效控制,就必须针对各个国家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做出相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以实现净排放总量为零。
作为碳排放大国,中国对世界的碳中和承诺为提升碳中和行动影响力,提振全球气候行动信心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对“碳排放、碳达峰”工作进行了规划和安排。碳达峰、碳中和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碳减排不光是政府、企业和科研工作者的事情,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人类的生产、生活受气候影响很大。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干旱、极端降水等极端气候增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诸多问题、挑战与困扰。极端气候的成因很多,其中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主要成因之一,并且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仍然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为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早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是减少极端天气、维系地球宜居性的必然选择。碳中和,实际上就是人类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被森林等所吸收,不再向大气中增加新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就是说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谷树忠副所长在接受《中国经济评论》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世界针对“碳中和”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共识。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中国海洋大學经济学院副教授王舒鸿对本刊记者表示,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会导致全球气温的上升,引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这会进一步压缩人类的生存空间。同时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可能会造成农作物减产,加剧空气污染,直接影响公众的经济收益和生活质量。因此,碳中和目标能否实现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公众的共同努力。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王克表示,作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为重大的全球性挑战之一,气候变化将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影响。如果人类社会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本世纪末全球温升相比工业革命前将上升4℃,将对全球的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生产以及人体健康等带来重大影响。
为什么是现在提出“碳中和”目标?
王舒鸿认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的重要时期,此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抓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艳强调,当前我国正值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不协调问题的窗口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诉求更加强烈。我国已正式步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步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阶段。没有绿色、低碳,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且,绿色低碳也是引领国际时尚潮流和国际竞争的重要媒介和途径。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重要基础。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对绿色低碳的要求越来越高,参与治理的意愿也越来越强,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此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公众提升绿色消费概念、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更是顺势而为、恰逢其时。
的确,“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关于经济增长的相关价值追求也开始演变,有很多亚群体逐渐对财富、幸福、福利、安全等概念有不同的衡量标准。随着就业行业、教育模式、职业榜样等发生变化,未来社会的需求结构还将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人们已经从满足衣食住行的小康水平和舒适度等基本需求,逐渐转变为追求更高质量的安全、健康和教育服务。安全和健康与气候变化以及国内关注较多的生态环境质量、饮用水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息息相关。”王克说,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趋势,是人们对社会公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越来越看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满足了基本物质需求的前提下,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可能和物质消耗的相关性减弱。此时,提出“碳中和”目标要求正是我国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转折点。
为什么“碳排放”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依靠低碳经济化解危机、寻求发展已是全球共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履行环境责任,占据国际经济竞争制高点的现实途径。“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杨艳指出,绿色低碳生活代表着一种更自然、更安全、更健康,同时也是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其核心要义是低消耗、低排放,以及多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态度,可以促使公众在生活中逐渐远离因能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并享受以经济能源和绿色能源为主题的低碳生活。
但目前,我国社会整体对“碳达峰碳中和”还缺乏一定共识,有些人认为碳排放控制是国际事务、政府事务,与个体无关;有些人则对“碳中和”概念理解不足,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的参与上,有熱情却不得方法。
实际上,“碳达峰碳中和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十分密切。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二氧化碳,衣食住行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开大排量汽车、住豪华空调别墅的人还有可能产生比别人多得多的二氧化碳。学术上有一个名词叫‘碳足迹’,计算的就是人的一生会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在地球上会留下多深的碳脚印。当然,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少,碳足迹就越少,反之亦然。树立低碳的生活理念、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是现代文明人的重要标志。”谷树忠对记者说。
杨艳指出,相关统计和研究显示,每年全世界饮用水总销量中,瓶装水所占比例超过了10%。在瓶装水提供便利性的背后,是大量一次性使用后被抛弃的塑料或其他材质包装品,这意味着从水源采集到终端消费的漫长供应链以及最后的处理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消耗并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瓶装水的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塑料瓶及其他材质包装品、加工水源、贴标签、装瓶、封口、运输和冷藏等多个环节。综合所有的能源投入总量进行核算,生产瓶装水需要的能耗强度(单位产值能耗)为5.6-10.2MJ/L(兆焦尔/升水),相当于生产自来水能源成本的2000倍。为了避免瓶装水带来的环境危害,公众应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水瓶,或者至少请确保正确处理塑料水瓶,在使用之后将废弃塑料瓶放入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内。
杨艳进一步表示,践行绿色生态观,树立绿色生活意识,可以从身边细节点滴做起,支持电气化、垃圾分类、循环经济和低碳产品,节约用水、用电、用气,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绿色低碳出行。即使是再小的一份力量,都是对碳达峰、碳中和的一种支持。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必然要有负责任的公民。作为中国公民和地球村的一员,每个公民都必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共建绿色家园。
碳中和目标逐渐分解,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实现消费模式的低碳转型,通过转变公众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在满足合理消费需求和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积极的政策引导,形成绿色、低碳、节约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消费方式,逐步实现消费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王克告诉记者,“网络的发达使网购更加便捷也因此催生了消费者大量冲动型消费。能源基金会和《南方周末》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只有36%的消费可能是必要购物,而超过60%的不必要购物则与网购有直接关系。中国传媒大学曾经发布过的消费行为报告显示,超过六成消费者在网购时会浏览本来没有想要购买的商品。有数据表明,中国人一年丢弃了大约5000万吨旧衣服,网购是增加衣服购买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我个人觉得,绿色消费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减少冲动型消费,最好在消费前慎重思考是否属于必需品。”
碳减排不光是政府、企业和科研工作者的事情,公众作为社会的主体,它与每个个体的生活都息息相关,需要公众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努力践行。例如闲置的衣物可以进行改造利用或是捐赠、二手交易等,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多使用节能电器,出行多依靠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等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很多事实可以证明,更加低碳的生活方式,并不代表生活品质的降低,反而能使生活方式更加健康、时尚。
为什么生活垃圾的废弃过程也存在“碳排放”?
除了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与碳排放的密切关系,生活垃圾的废弃过程,包括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等各个环节都涉及相应的能源消耗,并产生CO2以及甲烷、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杨艳表示,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在进入收集系统之前就会因为发酵腐烂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垃圾本身焚烧、及焚烧过程中往往需要添加的助燃性化石燃料,都会导致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排放。同样,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也会带来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如填埋过程中产生的甲烷以及填埋渗沥液中产生的二氧化氮和其他含碳气体等。
因此,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将能够显著减少与之相关的碳排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垃圾分类管理,不仅能够增加回收利用效率、大大提升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还能有效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减少资源的消耗,实现碳减排。以回收价值相对较高的厨余垃圾为例,相关研究显示,通过土地利用,厨余垃圾厌氧处理后的沼渣所含碳可以固定在土壤中或者被植物利用。如果将沼渣焚烧掉,则这部分碳将转化为碳排放,1公斤沼渣中的碳将产生3.6-3.7公斤的碳排放,按照一个城市的垃圾处理项目800吨/天的处理规模计算,如果沼渣全部焚烧,则仅此一项就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约10万吨/年。另外,将源头分类好的垃圾进行处理后可以生产绿色天然气,并替代化石燃料,此举也将大幅减少碳排放。
王克举例说道,“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领域国家适当减缓行动项目曾经选择了西安、兰州、苏州、泰安、蚌埠这五个省市做试点,组织专家就各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及碳排放情况进行详细的基线调研,了解目前生活垃圾领域的碳排放现状和减排潜力。试点结果表明,随着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处理系统的转变,这五个试点城市的平均碳排放强度从0.8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吨垃圾降到了0.5,意义还是比较显著的。”
王舒鸿认为,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垃圾产量也呈现逐年快速增长的态势,生活垃圾造成的碳排放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不仅会制约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会影响生态文明的建设之路。因此,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循环再利用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
由于我国的生活垃圾组分比较多样且复杂,实行有效的垃圾分类来解决垃圾处理问题、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已成为普遍共识。通过分类收集,可有效地实现废弃物的重新利用和最大程度的废品回收,为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发电、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的应用奠定基础,为垃圾处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创造良好条件。另外,生活垃圾作为放错位置的资源,具有很大的回收利用价值,应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过程中考虑回收和利用,生产新的能源和资源,因此为促进低碳城市的发展,垃圾处理应该减少资源的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循环再利用。
为什么“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界协同努力?
稳步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各界协同努力。实现碳中和涉及政府、企业及公众个人行为,需要开展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全民族的共识和全社会的行动。
在实现碳中和进程中,政府、企业、公众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各有侧重。王舒鸿表示,政府在碳中和行动中扮演主导者、监督者和政策制定者角色。政府通过将碳中和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开展相关行动方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支持、制定减排标准等为企业深度减排、探索零碳技术提供价格信号和激励,引导企业为零碳或低碳转型采取减排措施。同时,政府还对全社会节能减排的宣传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而企业是碳中和的行动主体,应积极响应政府政策,积极履行节能减排社会责任,帮助国家为深度脱碳转型做出充分准备。企业可以通过科技研发等实现低碳生产,并且向市场和消费者提供零碳或低碳的产品服务,提升消费者体验感,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变和转型。
公众则是碳中和行动的实践者和影响者。面向政府的碳中和宣傳以及企业低碳产品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提供,个人消费习惯和行为会发生改变和转型,逐渐形成以低碳为导向的新的价值衡量标准。与此同时,个人的消费需求将反过来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进而促使企业更多地参与碳中和行动。此外,公众参与是低碳政策制定的重要环节,发挥公众监督作用,为构建高效的碳中和政策体系建言献策。
在谷树忠看来,企业作为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主体,是产业群零碳排放、绿色转型和绿色创新的重要推动者。从理念而言,绿色低碳发展从来不是“自娱自乐”,而是“共建共享”。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助力碳中和需要各行各业的参与,任何企业都责无旁贷。早在本世纪初,就有大型公司在此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从企业层面提出绿色领导力管理思想,联动上下游合作伙伴和社会力量推进生态保护。
杨艳表示,实践证明,自觉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中、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不仅能赢得公众赞誉、带来社会声誉,而且能持续促进企业本身获利和社会生态受益。就具体途径而言,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创新驱动,离不开企业驰而不息探索、践行和推广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及解决方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如何借助网络平台,联合相关行业(主体)协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以及吸纳更多人参与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实践也说明,企业可以创新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优势、渠道优势、技术优势,汇聚用户的点滴行动,把网络流量转化为助力碳中和的巨大能量。
以南京为例,南京市政府和中国金茂、北京环境交易所在绿色出行领域开展合作,通过“我的南京”APP绿色出行频道的升级,进行城市碳中和项目实践,以公众切实的获得感为出发点,构建市民绿色出行市场激励机制,认证市民低碳行为,鼓励市民共同参与到低碳城市建设中来,传播低碳文化,倡导低碳生活。杨艳告诉记者“这是合力建设低碳城市、助力碳中和的典型体现,也是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联合承担绿色社会责任的鲜活案例,对于引领和示范全社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克指出,在实现碳中和进程中,要参考国家提出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即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其中针对政府、企业和公众这三大主体,分别提出要构建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和全民行动体系,以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政府需要在碳中和领域,合理制定减排目标,理清政府与市场以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并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包括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企业需要将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纳入企业战略,树立绿色低碳理念,研发绿色低碳技术,履行节能减排责任,创造企业社会效益。
“我们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最终目的之一是提高居民的福祉。社会公众除了自身践行绿色低碳消费,为低碳发展转型提供源动力,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公众已经可以更加主动地方便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进而影响他人的意见行为。更加有意识地参加社会治理,体现了主人翁的精神。譬如城市居民可参与城市低碳愿景与蓝图的讨论、参与城市低碳发展目标的制定、作为低碳生活与消费方式的主体,参与相关立法和政策制定的讨论、提供政策效果与影响的反馈。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手段,实现与政府之间的双向信息互动,实施监督等。”王克进一步说。
王舒鸿在讲到“碳中和”案例时,特别谈到了2006年的都灵冬奥会,这是迄今为止首次实现全程“碳中和”的奥运盛事。据都灵奥组委计算,为期16天的冬季奥运赛事预计将排放10万吨二氧化碳,其主要来源是交通和比赛场馆的运转。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为抵消这些碳排放,组委会进行了一项“都灵气候遗产”计划,使这些二氧化碳排放将通过林业、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计划得到抵消。除此之外,在都灵冬奥会的诸多环保方案中,还有一项名为“天然冷冻剂”的新方案与温室气体减排息息相关。该项自愿性方案由冬奥会两大赞助企业?麦当劳与可口可乐,加上联合利华公司共同出资支持,并由环境规划署与绿色和平组织支持。方案目标是推广各摊位贩卖点使用替代冷冻技术来冷冻食品和冷饮,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地球气候与臭氧层。可口可乐在运动会场设置了1000具冷饮设备,均是利用二氧化碳来当作冷却剂,如此一来,可减少氟氯碳化物(CFC)及氟氢碳化物(HFC)等臭氧层破坏物质的使用,在奥运举办期间,当地居民也纷纷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在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努力下,都灵冬奥会期间排放的温室气体有70%被抵消,创造了冬奥会新纪录。
为什么“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世代共同努力?
设想,燃油车将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无人驾驶的电动车,光伏和风电大行其道,绿色物流、绿色金融等助力我们的生活,对于当代人,特别是后代都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实现碳中和,从收益来看,后代从环境改善以及经济增长中受益较当代人更多。但从成本来看,为实现碳中和的投资更多由当代人完成,对生产活动的限制也大都发生在推行碳中和的前10-20年,因此成本更多由当代人承担。综合这两个效应来看,碳中和是“先苦后甜”,当代人的净收益要小于后代。
“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对于我国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推进生产效率和生态效率的提升,然而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确实存在代际间分配问题,也就是碳中和投资的成本和生产活动的限制多由当代人承担,‘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是我认为这并不会影响当代人对于‘碳减排’的态度。”王舒鸿告诉记者。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公众的综合素质和环保意识逐渐加深,对于蓝天白云的向往使实现“碳减排”成为民心之所向。科技的高速发展也使现代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消费、出行也更加环保,实现日常生活的“碳减排”必将成为大势所趋。
王舒鸿表示,关于平衡两代人之间的收益与成本问题,需要将责任分化、细化,戮力同心,共同完成碳中和的艰巨任务。环境和空气质量问题属于公共问题,不能单单依靠市场去解决,对于改善环境所需的资金,需由政府财政承担解决一部分,如此一来必然会加重政府的财政压力,而政府财政的负担担子,可以利用财政的跨周期转移,通过发行中长期国债转移给下一代人,共同分担偿还债券利息和本金的资金,如此一来既能减轻当代人的经济发展压力,又不会耽误碳中和目标的完成。除此之外,由于上代人对于环境资源的挥霍,也需要当代人来承受不良后果,因而当代人与上一代人之间也存在代际公平问题。对此,可以采取“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上代人来承担污染治理的部分责任。例如,政府为二氧化碳排放制定合理的价格标准,对于那些享受了通过排放污染而获取生产成果福利、碳排放污染耗能大的企业,要求其承担碳排放税,承担以往排放的历史责任。
为什么“碳中和”目标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老百姓生活福祉的助推器?
碳达峰碳中和意味着加速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而非绊脚石。
谷树忠表示,按照中央财经委员会的要求,“以系统观念推进碳中和的工作,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碳中和意味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济系统性变革,在这过程中,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体系和相关基础设施的重构,也是重大的利益重组的过程,在技术、经济、社会乃至政治层面都意味着重大挑战。因此,碳中和也意味着一场持久的硬仗,需要谨慎平衡好其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老百姓生活福祉的关系。
在杨艳看来,实现“碳中和”目标,最基本的还是要深刻理解新的绿色发展观,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为经济转型形成倒逼机制,为我国提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努力改变各个行业的结构和面貌的同时,拉动新的投资,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王舒鸿认为,要明确实现“碳中和”目标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渐进,采取渐进而不是冒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决不能效仿欧洲的某些地方逢碳必反,急躁冒进。应该在顾及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采取绿色途径,在中长期内实现空气质量的提升,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全面促进、有序深化碳减排工作,能够在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便捷居民生活,改变居民生活方式,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并重。
二氧化碳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并不是全无用处,因而要解决的不是零碳,而是二氧化碳排放过量的问题。因此,应该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研究CO2过量排放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有的垃圾不过是放错了位置的有用资产,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實现经济循环发展,放弃简单粗暴、事倍功半的“盲治”,全面系统调节经济发展系统。能源系统不仅关系到工业产业的生产发展,关系到经济发展状况,也关系到我国的环境质量,关系到居民生活的福祉,因而推动碳减排工作就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避免碳系统与能源系统之间,能源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顾此失彼。
碳中和不仅是减排问题,更是关系到未来发展优势、可持续安全和重塑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战略选项。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核心其实就是推动发展方式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转变未来的经济发展路径,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路径的转变需要各部门统筹协调、共同参与,分类、分别施策,实现目标、政策与行动的一致结合,合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