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理解“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几个维度

2021-09-10

中国经济评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碳达峰排放量能源

“碳达峰”与“碳中和”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保持着持续的热度。因为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政府到企业,从投融机构到资本市场,对相关概念都呈现出超越以往的热衷与聚焦。确实,“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不仅是中国首次对碳排放提出的明确目标,也是《巴黎协定》签订以来中国提出的最远期的减碳承诺,其背后蕴含的深远意义,自然非同一般。

首先,以十年为限实现“碳达峰”目标进程的确立,可以说是一种具有前瞻思维的预判与抉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实现这一进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碳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就越低,对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就越有利。而利用好2020年-2030年这十年,将为2060年实现最终的“中和”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客观而言,中国也需要准确地探明我国目前二氧化碳排放“家底”,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碳排放监测系统研发能力和网格化密度。

其次,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承诺目标,也将更加有利于统筹推进整体工作,实现政府、企业、公民等多维度行动的有机统一。一方面,这能够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一蹴而就、不顾长远的短视思维。另一方面,從宏观到微观的系统性政策、决策和实践,将在更大程度上保障远期目标的实现,各种措施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都有着充足的运筹空间。

结合中国碳排放的实际,我们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约占84%碳排放的化石能源实现向清洁能源的转变。毫无疑问,这将带来中国的能源结构、工业生产与消费方式的深刻变革,将引领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度转变。

最后,聚焦中国碳中和的目标,还需要明了这一目标背后所蕴含的艰巨性和挑战性。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的碳排放具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阶段性。相比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实现碳达峰并处于下降阶段的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等排放量仍在上升阶段的新兴国家,中国已开始进入“平台期”。“平台期”的背后,一方面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总量,另一方面则是我们的人均累积排放又远低于世界,这决定了中国在未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要远比发达国家更为艰难。

虽然挑战空前,但对于中国而言这一目标非实现不可。回顾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时期,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并提前完成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目标。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18.2%。这一成绩也充分证明,只要有序推进、统筹得当,中国在未来十到四十年时间里必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而且,中国未来的探索经验也将给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提供值得借鉴的独特样本。

猜你喜欢

碳达峰排放量能源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清单研究
用好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倒逼机制开拓内蒙古绿色发展新未来
浅谈“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发展与公平问题
6300万富人的碳排放量大于31亿穷人
对于废水排放相关分析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城市公交车非常规气体排放特性研究
丰富的能源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