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2021-09-10秦美美
秦美美
摘要:目的:探討在儿科护理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方法:病例选择在2020.01-2021.01时间内,在本院就医的患儿100例,统计并分析护理期间易出现安全隐患因素,以奇偶法对患儿分组。在常规组中提供常规护理,在实验组中提供综合护理,统计2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常规组,实验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通过分析儿科护理安全因素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强化护理服务,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同时,还能增强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因素;防范对策;护理不良时间;满意度
近年来,在医疗技术不断改革与优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临床护理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儿科科室中,因患儿年龄比较小,再加上疾病发展较快,患儿家属担忧其病情,易出现一些不良不良情绪,增加护患纠纷的发生率[1-2]。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在儿科护理中易存在安全隐患的因素,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以期能提高该科室整体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现展开具体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本组对象为100例患儿,分组方式选择奇偶法,对纳入对象进行分组。在常规组患儿中,年龄范围与平均年龄在1-5(2.04±0.50)岁,男女患儿占比28例与22例;在实验组患儿中,年龄值与均龄值为1-6(2.12±0.58)岁,男患儿与女患儿各25例和25例。对2组基础资料,采取统计学软件展开比较,检验结果显示P>0.05,差异较小符合临床研究要求。
1.2方法
经总结患儿资料,结合既往儿科不良护理事件内容,得出安全隐患因素主要如下:①护患沟通不合理;②患儿家庭;③护理人员自身理论基础比较差;④未合理应用器材;⑤不合理应用药物。常规组提供常规护理,结合医嘱与患儿病情提供护理服务;实验组则结合安全隐患因素,强化护理服务后,提供综合护理干预:(1)增强护士综合素质,强化对护理人员展开培训与学习,不断增强其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与实践能力,重视护理细节,最大程度上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2)合理分配护理工作:与成人患者相比,儿科护士工作难度比较大,科室需合理对护士工作内容进行分配,合理排班,减轻护士工作强度,以此来增强护士工作责任心与积极性;(3)增强护士沟通能力:指导护士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及时解答或满足患儿及其家属疑问、需求,将被动护理转换为主动护理;可通过由具备高资历护士定期展开培训,进一步提升护士沟通技巧。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1)统计2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指标包括输液管脱落、护患未及时沟通、未合理用药、未合理使用器材;(2)统计2组满意度,以NSNS量表评价,总得分是95分,分为不满意(得分≤59分)、一般满意(得分在60分-84分)与满意(得分>84分)。
1.4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应用SPSS18.0,对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数,检验方法为x2;对计量资料表示用t值,检验方法为(x±s),若结果显示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对比护理不良事件
表1可知,经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实验组比常规组发生率低(P<0.05)。
2.2对比患儿家属满意度
表2可知,经分析患儿家属满意度,实验组更满意(P<0.05)。
3讨论
相较于医院其他科室而言,儿科患者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对于科室护理人员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较强安全意识,还应具备良好操作能力与沟通能力,对降低意外事件发生起着重要意义[3]。本研究中,通过分析并总结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并制定出相应防范措施来强化护理服务,结果发现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较低,且患儿家属满意度较高(P<0.05),可见及与安全隐患风险基础上,增强护理服务有利于提升儿科护理质量,得到患儿家属认可。
综上所述,护理管理、护士及患儿家属等因素是造成儿科护理存在安全隐患主要因素,科室需强化对护理人员展开培训,提高其护理水平及护患沟通,合理分配护士工作是重要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汪桂香.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9, 378(07):66-67.
[2]张继红.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J]. 名医, 2019, 71(04):197-197.
[3]陈联水、叶琳佩、林海芳.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 323(16):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