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级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1-09-10詹玲玉陈洁

健康护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睡眠质量

詹玲玉 陈洁

摘要:目的:研究分级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选本院在2018年2月-2020年8月接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9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护理,45例观察组,进行分级心理护理。观察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各指标相对比,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各均更低(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分级心理护理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加快了患者恢复。

关键词:分级心理护理;功能性消化不良;睡眠质量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因非器质性病变诱发的一种消化不良的功能性胃肠疾病,食欲不振、上腹痛、烧灼、呕吐、恶心等是患者的主要表现,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治疗周期较长,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患者睡眠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有研究表明精神因素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息息相关。分级心理护理较常规心理护理更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能够有效的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次主要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分级心理护理的效果展开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选本院在2018年2月-2020年8月接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90例,分为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观察组中男女比例28:17例,年龄范围是19至66岁,平均年龄(43.21±33.42)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例27:18例,年龄范围是21至64岁,平均年龄(43.64±33.15)岁。两组的一般资料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理护理,组建心理护理小组,主要有心理医师、消化科医师、和专职护士,专科医师和心理医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每周工作日的固定时间实施心理护理工作。包括:和患者积极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叮嘱患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指导患者学会转移注意力,例听音乐、做有氧运动、参加社会活动等,叮嘱患者若出现严重的不良心理,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时接受治疗。

观察组:进行分级心理护理。为患者发放焦虑(SAS)、抑郁(SDS)评分量表,填写后进行回收,根据其结果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展开分级心理护理。主要包括:三级护理:SAS、SDS 评分<40分,PSQI评分<7分;二级护理:SAS、SDS评分范围是40-60分,PSQI评分范围是8-15分;一级护理: SAS、SDS评分>60分,PSQI评分>15分。内容为:(1)三级心理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将共性护理做好,以短信或微信的形式和患者进行联系,每周一次,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并及时给予情绪管理的指导,指导患者每天坚持运动锻炼,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预防出现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睡眠,和家属进行交流,指导家属多鼓励、督促患者。(2)二级心理护理:在三级护理的基础上,让团队心理医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参照相关量表的评分分析引起患者不良心理的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每周两次,告知患者如何识别压力源、压力反应的方法,指导患者正确缓解压力,改善胃部不适、焦虑等症状,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协助患者对本身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有正确的认知,积极参加家庭、社会活动,对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进行分析,商讨改善睡眠的方法,根据心理医师的意见,给予助眠药物。告知患者定期复查。(3)一级心理护理:在二级护理基础上由专人负责护理工作,定期安排心理专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时解决患者的疑虑,存在自杀倾向的患者,护理人员积极和家属沟通,和家属一起干预,避免发生意外。每天通过电话和患者交流,认真倾听,语言具有积极性的对患者进行暗示,叮嘱家属对患者的行为举动进行观察,尽量减少患者独处的机率,对患者进行社会和家庭的共同支持。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利用PSQI量表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含7个维度,均为0-3分。SAS、SDS量表均包含20个项目,计分均为1-4分。睡眠质量、SAS、SDS评分均和分值呈反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分析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定量资料,以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护理前,患者的PSQI评分、SAS、SDS评分组间比较,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PSQI评分、SAS评分、SDS 评分均更低(p<0.05)。如表1.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致病因素较多,心理因素、身体因素都可以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該疾病虽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但该疾病极易反复、病程长,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正常生活。有研究发现,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着治疗效果,因此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常规心理护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够全面,患者依从性较差,护理效果不佳。而分级心理护理是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患者不良情绪的不同程度,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2]。分级心理护理通过定期干预,能够更好的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患者的睡眠,消除患者的消化道不良等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SAS评分、SDS 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分级护理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能够有效的降低焦虑、抑郁评分,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加快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范修云.心理干预后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患者的胃动力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6,34(10):22-24.

[2]孙友桃,何以君.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社会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J].现代护理,2017,13(56):1686-1688.

猜你喜欢

功能性消化不良睡眠质量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观察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胃粘膜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结合中医推拿调治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柴枳理中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疗效观察
高职新生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奥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新疆地区民汉中职护生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