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心理护理在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中的应用

2021-09-10程雅静

健康护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强迫症抑郁焦虑

程雅静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在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11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强迫症患者,通过单双号分组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综合心理模式,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组间护理应用效果进行调查评估。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都较差(P>0.05);但经过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都有所改善,觀察组患者的情况明显更好,组间的数据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强迫症患者应用综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可充分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同时提高了患者对疾病治疗的积极心态,患者预后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综合心理护理;强迫症;焦虑;抑郁

强迫症属于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其具有病程长和不能自愈的特点。该病与不良的心理情感、家庭遗传以及社会方面都有很大的关系[1]。临床多表现为:强迫冲动、强迫观念以及强迫行为等症状。此病症多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但药物的治疗效果不佳,而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其很好地缓解了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综合心理护理在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中的应用,现将本次研究内容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定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研究对象定为该时间段内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强迫症患者(共110例),通过单双号分组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有女患者30例,男患者25例,年龄均为(37.28±4.38)岁;参照组55例,有男患者27例,女患者各28例,年龄均为(38.67±4.39)岁。以上指标研究对比分析可知,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实施对比。

1.2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根据医嘱进行用药治疗,对患者进行日常的生活护理,同时定期地对患者进行病情的评估。

观察组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1)日常生活干预,当患者进行入院治疗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地与患者进行沟通;指导患者使用基础设备设施,并告知患者入院后需要了解基础规定并按照规定操作;用温柔的话语和亲切的态度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2)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真实状态并采取倾听并理解患者等相应的心理护理方式进行疏导。防止患者出现紧张、焦虑以及不安的情绪,帮助患者重拾治疗的希望。(3)健康宣传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地为患者讲解有关强迫症的症状及临床表现等基础知识,指导患者调整不健康的认知,并告知患者不要轻视该疾病,放弃治疗,这样会加重病情。护理人员制定相应的室外活动以此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对生活充满信心。

1.3评价标准

组间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对比分析: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来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2]。分数越高,焦虑和抑郁情况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29.0软件处理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 )表示,t检验,对组间数据进行判断,数据有明显差异性代表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

2.结果

组间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对比分析,见表1

3.讨论

强迫症是一种焦虑障碍型的病症,其对患者的工作及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该病无法自愈,通常情况下都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但治标不治本。孙莉荣学者通过研究得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方式是将所有护理得好的方法都结合在一起,其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提高护理人员配合度都非常显著[3]。本次研究中,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明显改善程度更好,组间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性,在统计学中具有重大意义(P<0.05)。这一结论和前一学者相同,但与之不同的是进行综合护理后,焦虑和抑郁的情况相对于护理前都有明显的改善情况。

综上所述,对于强迫症的患者应用综合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可以充分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状态,值得在临床中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杜娟,任小静,李东河. 综合心理护理对改善强迫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分析[J]. 心理月刊,2020,15(05):107.

[2]王娜娜,洪小天. 综合心理护理在改善强迫症患者症状中的应用价值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0):246.

[3]孙莉荣. 综合心理护理对于改善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效果观察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05):151-152.

猜你喜欢

强迫症抑郁焦虑
你不会是……强迫症吧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两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