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
2021-09-10李素钦
李素钦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发布推行,我国的主流教育教学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教学体系显著优化、教学手段迅速丰富,教学工作质量显著提高,而这些都促使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得以大幅提提升。本文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全面分析和讨论,以期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课堂教学
化学知识很抽象,也很烦琐,这或许是大部分学生对化学的第一感觉,以致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而逐渐对化学产生了畏难情绪。而“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会适得其反。将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化对于教师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以生活化教学理念为切入点,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经验进行结合
随着素质教育以及“以生为本”理念的深入发展,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广大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均在努力寻求一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因此,在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在书本内容的基础之上融入一些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让教学手段更加丰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例如,在教学“有机化合物的获取与应用”相关知识时,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就对乙烯产生了兴趣。以此为基础,笔者继续通过教材去启发学生,并让学生了解到了乙烯还具有催熟果实的作用。在这个环节,需要抓住时机引入日常生活经验,例如,将苹果与其他不太成熟的水果放在一起,能够促进其他水果更快地成熟,然后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一下:苹果所产生出来的乙烯,在催熟果实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实际用途。这样便让原本枯燥的知识讲解转化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有利于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创设生活化环境,加强学生的理解
实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多数教师会时时强调化学探究领域多么高端等。但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习的必要性,有效点燃学生化学学习兴趣,而这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引入生活化情境策略,引导学生正视化学学习.例如,在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部分知识时,教师应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让学生关注不同金属的颜色、形态、特点等.之后,教师就需鼓励学生进行金属化学反应实验,如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的置换反应等.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很好地融入生活化化学教学情境,而生活化情境显然可以让学生不自觉地思考化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基于科学探究慢慢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三、开展实验教学,融合生活素材
为了能够提升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依托教材之中的一些生活素材,从而将其范围进行拓展,不仅能够使素材更加丰富,而且可促使学生实现更加深层次的科学探索,并逐步发现日常生活之中的化学知识。例如,在学习“钠、镁以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时,教材提到了通过灯泡、电池、开关、盐水或者是其他电解质溶液等观察离子反应等方面的实验。该实验的目标是引导学生能够对不同电解质之中溶液导电性的强弱程度进行探究,而大部分实验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之中所能够看见的东西,有利于学生着手进行实验,而且该实验结果也非常便于学生进行观测。因此,在具体实验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继续拓展学生的思路,例如,鼓励他们对碱水、糖水、盐水、醋等溶液进行测试。在经过测试以及观察之后,学生发现碱水与盐水的导电性相比其他溶液来讲更强,因为测试过程中发现灯泡在这两个溶液之中会更亮,而糖水以及醋的导电性就比较弱。借助生活素材以及教师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离子反应的印象,尤其是可以从一个更加微观的角度去对化学反应进行观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作业形式生活化,激发学习的欲望
如果说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那作业便是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学能力的推动器.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记忆,教师则需要在作业的安排上下一番功夫.课后作业不局限于哪种形式,或者像过去以书面为主的方式,而应该侧重于内容的多样化,和学生的体验中.所以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作为课后作业留给学生去思考完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早晨起床去洗脸,当打开水龙时你会闻到一種带有刺激性的气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通常家里养鱼时,要经常给鱼进行换水,而每次再换水之前大多将水放在阳光下进行晾晒,请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家里有一些老照片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变色,或者一些古代的字画,经过岁月的洗刷也不会变色这些都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带着兴趣对些生活中这些有趣的现象进行体验,也能够起到所学化学知识的再次巩固学习.或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水果变质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此时,学生就能够闻到水果变质出现的味道,并引发学生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想到化学知识,将化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生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同样要做到要以人为本,创建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也能适应社会基本发展的化学学习形式。
总之,生活化课堂教学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善学生对高中化学的态度,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一旦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那么其各方面能力均可以得到发展。因此,笔者倡导广大教师在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面可以继续加强实践,从而提出更多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周琪.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及实践研究[D].聊城大学,2017.
[2]周敏娜.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3]杨占芳.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