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行为习惯养成三步曲一年级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2021-09-10王艳雅
王艳雅
内容摘要:良好班集体的建设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过渡时间,亦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修改)
关键字:一年级 日常行为习惯 规则 榜样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173
年级的孩子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小学,他们的主观心理和客观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他们需要重塑行为习惯。一年级孩子具有易塑性的特点,就是原来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相对而言,改正起来会比较快速。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特殊的年段,尽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和建设良好的班级集体是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要想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学生必须有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习惯不是由遗传得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习得的,是养成教育的结果。
要培养一年级孩子的行为习惯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细定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句老话,却一直适用于班级的建设。一个班级只有制定了合适的规则,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才能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
1.一年级的孩子应该制定哪些规则
2.怎样定规则
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入小学时,很多行为和认知都处于幼儿园的阶段,对于小学生的日常规范更是一无所知。因此班集体一建立,首先就要定規则,规则越早开始,学生就越容易接受,越容易形成规则意识。
对于懵懵懂懂的一年级孩子来说,规则越细,他们越好学习操作。
比如:为了让学生形成“静”的常规,我制定了以下几条班规:1.早上进教室脚步轻,拿凳子轻,放书包轻;
2.上课时间,除了发言,讨论说话的声音要轻;
3.课间休息要奔跑、喊叫要去小操场,教室里不可以大声喧哗。
为了指导学生值日,我把值日内容细化,从扫地,摆桌子到擦黑板倒垃圾,都指定到具体同学身上。(如下,部分内容)
为了让学生摆好桌子,使教室看起来不那么混乱,我指导学生,桌子必须与地上的线对齐。
像这样细的规则,既规定了要求,又告诉他们应该要怎么做,学生就有据可依,有样可学了。
二、教给方法的策略
1.教师示范法
2.借助儿歌
3.学生演练
4.反复巩固
在平常在的工作中,经常会听到同事唠叨"这么简单的事,学生都不会,气死人了。"我觉得这些问题并不是出在学生身上,而是在我们身上。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并沒有去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自己觉得简单的事,就理所当然地以为学生就会,没有教给他们方法,结果把自己气死。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乏实践经验。虽然规则很细,学生知道该从哪些方面来做,但是具体的做法,班主任还是应该要教教。比如:一年级学生的书包很乱,整理书包,有些老师可能认为很简单,根本不需要教。其实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非常有难度,因为不知道怎样是整齐,怎么放才会整齐。所以课堂上我把某一个学生的书包拿上来,把书包里的书全部拿出来,然后告诉他们大本放下面,小本放上面,书和书放一起,本子和本子放一起,边说边示范给他们看。小声说话要怎么做?多大的声音算小声?一年级的学生没有标准,作为班主任,我跟孩子们说,当你跟同学说话时,只让这个同学听见,不让其他同学听见就是小声说话了,然后举行说悄悄话活动,让学生现场进行演练;要把队伍排整齐,要做到你的眼里只有他,当你往前看,如果看到别人,那么你在队伍里就没站齐;
一项常规的建立,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不断反复地指导,纠偏。一年级的新生要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经历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站在新生的角度上看,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积极性,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切不可粗暴急躁。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激励学生的行为:
(一)借助韵律儿歌
读起来朗朗上口,方便记忆是儿歌的特点,非常适合一年级的孩子。
课前准备: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书本和铅笔,摆在桌子上。起立要站直,坐下不乱晃,不做小动作,上课要听讲,发言先举手。回答要响亮,学会守纪律,做个好学生。
眼保健操:做操站队快静齐,动作到位要用力。做好眼操保视力,穴位准备不忘记。两操坚持志不移,努力达标练身体。
学生在快乐地朗读、背诵儿歌中学习行为规范,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多元评价方式
1.等价代换
2.拉开赛场
3.树立榜样(学生的榜样)
评选文明之星,请家长给孩子戴上文明之星大红花
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用什么方式让孩子们坚持下去呢?我采用了等价代换和适时拉开赛场相结合的方法。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我会毫不吝啬地给学生发星星奖励,时时刻刻激励孩子们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靠拢;同时适时举行一些比赛活动,比如:戴红领巾比赛,文明就餐比赛等等,通过比一比,赛一赛,让孩子们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激发低年级孩子的好胜心,及时调整自己。
四、树立榜样
什么是榜样?榜样就是起到行为示范作用的、被人所推崇、学习和模仿的对象。麦克菲勒曾有这样的论述:行为与态度具有心理学意味的"传染性"。有一格言说,德行是染上的而非教出来的,颇有道理。但是"榜样"是教育的一种形式,也许是教育的最高形式。在学生的眼里,老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老师的一言一行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模仿的对象,当我们在规定一些规则的时候,在孩子面前我们也应当要做到,给学生一定的示范作用。
一年级的时候,我要求教室要保持安静,说话声要轻。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如果有学生走神,我不会站在讲台上大声斥责,而是走到他身边轻声提醒或用肢体语言提醒。目的一是给学生做好榜样,二是不想因为我而破坏安静学习的氛围。在我的指导和影响下,像眼保健操检查员等同学,发现别人没认真做时,也会走到同学身边小声提醒。班级里的榜样越来越多,一个学期下来,班级里形成了良好的"静"文化,孩子们从刚入学时好动的心性也慢慢发生转变,到了一年级下学期,课堂纪律,日常行为规范基本养成,得到了任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只有我们做到了,学生才会做的更好。
学校徳育要注重实践从“知”到“行”,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一年级新生进行日常行为指导,同样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行为的主体。我把平常的一分一秒,都看作是学生练习的机会,不断练习,不断体验,不断进步。从小年级开始,从小事做起,最终实现班级目标。
参考文献
(1)侯春光 《班主任工作艺术》(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马英志 《班主任哲学50讲》(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玉文《班主任实用“百宝箱”》(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雷玲 《教师要学陶行知》(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5)赵振洲《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策略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
瑞安市外国语学校 浙江省 瑞安市 3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