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倦怠研究现状及趋势

2021-09-10冯晶星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8期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加之5G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信息的高消费,人们在普遍使用社交媒体的同时,产生了焦虑、疲惫、厌烦之感,随之出现了诸多消极使用行为,社交媒体倦怠概念由此而生。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梳理社交媒体倦怠的含义,探明社交媒体倦怠的原因及影响,展望社交媒体倦怠研究的发展和趋势。

关键词:社交媒体倦怠;信息过载;认知负荷理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025-02

一、引言

如今,社交媒体作为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工具,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但随着社交媒体的深入发展,信息过载、超负荷服务、平台乱象叢生等问题给用户带来了负面的使用体验和情绪。目前,学界对社交媒体倦怠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本文重点探讨新闻传播方面的社交媒体倦怠。

据英国《每日邮报》调查报道,当前世界范围内对社交媒体的使用进入缓冲期,使用热潮逐渐冷却。凯度发布发《2018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显示,微信对其用户影响的积极程度评分由83.5下降到80.6,93%的受访者报告社交媒体对他们存在消极影响[1]。以上结果印证了海内外学界和业界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判断,这一问题亟待学界研究和探讨。

二、社交媒体倦怠含义

目前,学者们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含义理解呈现多元化视角,大致有情感视角、行为视角以及心理和行为综合视角三个维度[2]。

情感视角下,社交媒体倦怠是用户在网络社交中产生疲惫、烦恼、失望等负面情绪,从而感到精疲力竭。行为视角下,社交媒体倦怠体现在用户的具体行为表现上,指用户因社交媒体信息过载,以及维护在线联系的成本过高,从而产生回避、减少甚至放弃媒体社交的行为。心理和行为综合视角下,用户在社交媒体中产生疲惫、厌烦等心理感受,从而导致其出现相应的反应行为,如浏览网络时间减少、频率变低等。

本文倾向于研究情感视角下的社交媒体倦怠现象,因为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社交媒体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息息相关,是人在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远非单纯的社交娱乐工具,迫于压力,现实中这种负面倦怠情绪并不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三、社交媒体倦怠成因

社交媒体倦怠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与人们习惯使用线上网络媒体产生的,其成因大致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一)客观因素

1.信息

社交网络中呈现的信息,是用户使用社交媒体时产生倦怠情绪最重要的因素。研究从当前社交网络中信息的“质”与“量”两个维度出发,探讨其对用户倦怠情绪形成的作用。

在互联网环境下,各大信息发布平台依靠互联网的超链接功能,使人们更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同时使信息以碎片形式呈现,带给人们碎片化的认知。虽然人们获得了海量的信息,但大脑中却没有留下完整的印象。碎片化信息看似降低了用户阅读的难度,实则增加了用户的阅读和认知负担,从而使用户产生疲惫之感[3]。

当前,由于网络准入权限进一步放宽,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和传播信息的门槛更低,且这些信息无法被仔细过滤和筛选,导致信息过载,这会对身处网络的用户造成心理、生理维度的影响。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为了实时了解身边情况往往习惯性多次查看自己的社交媒体账户,信息过载导致大量无用信息超过用户管理负荷,用户难以从中甄别有用信息,加剧了错过信息的恐惧,产生错失焦虑情绪[4]。

2.网络乱象

(1)隐私安全。一方面,大部分社交媒体平台鼓励或要求用户在注册时填写个人信息,但并不采取措施保护用户信息,隐私泄露情况严重。另一方面,基于用户信息数据抓取形成用户媒体使用特点分析,根据用户喜好筛选并推送对应的信息,会将用户囿于有限的信息境地,即“信息茧房”。用户长期大量接触某一类信息,容易感到厌烦,进而产生社交媒体倦怠。

(2)网络暴力。基于网络用户的匿名性和数据可删除性,加之网民在网络中易受煽动、缺乏理智,舆论反转时常发生,甚至衍生出网络暴力。用户被淹没在巨大的“舆论浪潮”中,为了保护自身,避免卷入舆论纷争,可能出现沉默、不关注、退出的想法和行为。

(3)平台管理缺失。平台服务过载成为用户不持续使用的因素。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每一次更迭都将提升用户的认知困难程度,提升用户操作的复杂性,使之产生焦虑、倦怠的情绪。以微信为例,其第三方运营商会不定时发送各类资讯,网络社区中超过70%的信息是重复的,加之平台准入机制不完善,申请权限便捷,发布信息容易,加剧了网络信息的冗余。这种过度的服务方式会使用户逐渐产生厌倦、疲惫之感。

3.社会因素

当前,用户利用社交平台全方位分享工作生活、行业信息、经验、幸福时刻等,这很容易诱发用户的社会比较和社会焦虑,加剧用户在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从而激发用户的攀比、嫉妒等负面情绪。其次,随着社交媒体对现代人生活的逐渐渗透,用户不得不面临“不必要的社交”,这常常使用户产生压力与疲惫。

从社会层面来看,代际思想与观念深深影响用户的使用行为。1995年之后出生的一代人又被称作Z世代,Z世代存在显著的社交媒体倦怠现象。他们和上一辈之间存在交流和思想代沟,喜欢更前沿的东西,当上一辈使用一些社交媒体后,Z时代会觉得使用社交媒体很落伍,这种社会价值观导致部分Z世代产生社交媒体倦怠[5]。

(二)主观因素

1.认知负荷理论

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斯威勒于1988年提出的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脑认知结构由储存单元组成,但是人脑认知的资源有限,而浏览和理解各类信息需要对资源进行消耗,因此当人脑处理过多信息时,便会产生认知负荷,学习或解决问题的效率反而下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信息量呈指数增长,过量的信息和过载的服务都加剧了用户的认知困难,甚至导致认知负荷,使用户对社交媒体产生疲惫、厌烦之感。

2.角色扮演

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首次把戏剧理论引入社会学分析,他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状态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处于“前台”时,人们会为了满足观众对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的期待而刻意表演;而在“后台”,往往可以看到人们的真实状态。社交媒体不断渗透用户生活,“印象管理”的本能逼迫人们从“后台”的自在状态转为“前台”的紧张状态[6],被迫在社交媒体上表演他人所期望的行为。社交媒体放大了人的社交压力,导致人们对社交媒体产生厌恶或倦怠感。

四、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

(一)行为影响

1.不持续使用

社交媒体倦怠情绪对用户行为的影响首先是导致用户对社交媒体平台的“不持续使用”。用户在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产生厌烦、疲倦情绪后,会进一步产生社交媒体不持续使用行为。目前普遍采用的社交媒体不持续使用的定义是个人使用社交网络的频率降低、意向减弱,或不再使用网络。国内的具体情况表现为屏蔽信息、默认接收信息、关闭权限、注销用户等行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迫于压力,不会直接出现不持续使用行为,看似积极主动的持续使用实为表面现象,暗藏背后的现象为用户主观情緒消极,但出于工作、社交的压力无奈地“持续使用”。

2.线下友谊质量

基于社交媒体的网络社交呈现形式,网络社交倦怠可能激发人们对线下社交的期待。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可以缓解和抚慰人的焦虑、烦躁。因此,当用户由于线上社交和各类信息处理事务而产生倦怠情绪后,会寻求线下社会支持,即来自朋友、亲人的线下交流。所以,当社交媒体带来焦虑和压力时,用户的社交需求会通过线下方式满足,这提高了线下社交的质量。

(二)心理影响

社交媒体倦怠可能引起用户的其他消极情感。实证研究表明,社交网络倦怠正向影响用户的焦虑情绪,甚至可能引起抑郁。用户疲于应对网络社交带来的过量信息,消耗大量时间、精力,从而影响了现实生活体验感受,具体表现为工作、学习效率低下,情感麻木等。网络社交产生的疲惫感会带来精神的疲惫感,具体表现为用户时常感到空虚、寂寞,甚至出现精神疾病。

五、结语

社交媒体从诞生之初,到现在影响力到达顶峰,经历了井喷式发展。随之出现的社交媒体倦怠反映了网络信息时代过度繁荣后的衰退,需要学界予以关注和探究。

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倦怠这种普遍现象是对社交平台和网络使用黏度下降的指示信号,这应该引起各社交平台、开发商以及社会的共同关注。开发商在设计产品时要考虑用户的使用情绪,功能适当简约、不可饱和。平台运营要加强管理,考虑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同时,要加强对互联网本身的管理,提高准入门槛,加大惩处力度,肃清网络环境等。用户自身应适当划分网络社交与现实生活,注重线下沟通与交流,避免成为社交媒体的附庸。未来研究可从实证角度,进一步探讨有效避免社交媒体倦怠的可行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宏辉.青年群体社交媒体倦怠的成因和对在线社区脱离意向的影响[J].新闻记者,2020(11):38-53.

[2] 代宝,罗蕊,续杨晓雪.社交媒体倦怠:含义、前因及后果[J].现代情报,2019,39(09):142-150.

[3] 贾艳霞.从受众角度浅析自媒体时代碎片化信息传播的弊端[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2):323.

[4] 刘国亮,张汇川,刘子嘉.移动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研究——整合错失焦虑与社交媒体倦怠双重视角[J].情报科学,2020,38(12):128-133.

[5] 李宏,李微.社交媒体倦怠研究述评与展望[J].情报科学,2017,35(09):172-176.

[6] 杨园园.社交媒体倦怠的成因及影响探析[J].青年记者,2020(03):27-28.

作者简介:冯晶星(1999—),女,山西晋中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