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马歇雷的“离心结构” 文学观念

2021-09-10洪晶

今古文创 2021年21期

洪晶

【摘要】受到结构主义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框架内将意识形态纳入文学生产范畴进行分析,马歇雷在阿尔都塞的启发下,创造性地提出了“离心结构”来说明现实、文本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阐述作家个人对社会历史和意识形态的独特理解及加工。以马歇雷等为代表的阿尔都塞派学者们,凸显了文本的政治实践性,推动了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从文本结构和形式来突破意识形态的藩篱。

【关键词】马歇雷;“离心结构”;生产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1)21-0026-04

漫长的文学批评史向来以创造论的说法占据主流地位,无论是古希腊时期就有柏拉图提出“迷狂说”,还是德国浪漫主义运动中的“天才论”,或者笛卡尔强调“我思故我在”,抑或康德揭示出“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以及尼采渴望迎接的“超人”等等,都是对人自身卓尔不群的主体性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与赞扬,倾向于解释杰出的创作往往是天才般灵感的一时显现。

作为对传统的文学创造论进行补充与革新,在马克思率先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之后,启发了一众思想家们以层出不穷的现代思潮与马克思主义进行勾联交融,从而迸发了“文学生产”理论:布莱希特认为科学与艺术一样都能够进行生产;本雅明则坚定艺术生产与美学形式密不可分;阿尔都塞等学者用结构主义突入马克思主义文论寻找意识形态与艺术的复杂关联,其中马歇雷还提出了一个颇具玩味的“离心结构”观点;而伊格尔顿则尝试把意识形态与艺术生产综合成一个整体……正是这些激烈碰撞着的思维火花,从侧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依旧充满强大生机与活力。

一、文学生产论概谈

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一个颇受关注的重要命题,不管是认为文艺具有自身独立的审美性质,还是判定文艺其实是意识形态的表现手段之一,抑或研究文艺、意识形态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复杂关联,都是对这个问题作了个人化的解读。由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启发,“文学生产理论”则在许多思想家的努力耕耘下得出了成果。

(一)产生与发展

每当说起文学的来源及其性质时,常常会陷入一种略显尴尬的境地:似乎许多传统的理论家倾向于突出创作者本身的“天才”与“灵感”,而不会太关注结合整个社会生活的多方组成来论述这个问题,好像文艺创作这回事,最终在强调“人的价值”的氛围中不得不蒙上了一层神秘主义的面纱,使文艺创作渐渐带上了些许闭门造车的封闭色彩而与普罗大众无缘。

然而实际上,至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不否认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文学从来不是一种纯粹的抽象的美的物品,从文学的来源、构成直至鉴赏、接受,無不浸润在意识形态氛围之中。” ①

或许从这点发现即可断定,是否将文艺创作完全视为个人性质一般的灵感闪现,其实带有一股子权威性质的不容置疑,因夹杂了独断的元素,并不利于真正探究清楚文学的性质。

既然要对传统的文学创造论进行新时代的革新工作,那就要提出一个能与其分庭抗礼的意义深刻的观点,于是“文学生产论”横空出世——布莱希特选择将科学与艺术摆上同等地位,提出从戏剧领域得出进而蔓延思想界的“间离效果”一说;而本雅明则从形式出发,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生产与消费链条完全可以解释文学中从作者到读者的互动,引出与此工业时代密切关联的“机械复制技术”;阿尔都塞深感当时文艺界人道主义盛行背后隐藏的专制,故想为意识形态重新正名;而马歇雷则在老师的启示之下,将整个意识形态引入到文学生产加工的范畴,并极力彰显着尽管文学最终不能被还原为意识形态,然而其通过揭示不足,已经在缺场与空白处显示了重要的信息;最终伊格尔顿试图返回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立场而综合各种倾向,提出了“文学生产方式”“作者意识形态”和“潜文本”等概念。

(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纵观马歇雷的学术生涯,似乎永远也无法与阿尔都塞的思想完全剥离,或者说正是身为师长的阿尔都塞提出的有关意识形态的一系列论述,激起了马歇雷将其细致化阐明的动力。

为阐明自身的意识形态论,首先,关于马哲中的“实践”概念,阿尔都塞将其更精细地划分成四类——即生产实践、政治实践、意识形态实践和理论实践。毫无疑问,其最重视的即为理论实践。

其次,阿尔都塞还强调了任何一门哲学都具有自身阶级性的事实,这也是他竭力对抗资产阶级以虚幻的“人道主义”遮蔽自身诉求并妄想拉拢各阶级为自身服务的倾向的表现。

最后,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的特点是带有特定阶级利益诉求而发挥作用的“想象性”,因为他试图理清艺术——意识形态——科学(即理论实践)三者间的关系,得出艺术生产的规律性:艺术处于意识形态与科学之间,既对意识形态进行加工使我们看到不同于其的东西,同时又不能像科学一样给予我们真理性的认识。而具体艺术加工意识形态使我们感知到了什么,则由马歇雷进一步来阐释了。

二、马歇雷的文学生产理论

继承了阿尔都塞多元考察意识形态与艺术间关系的观念,马歇雷更深入地阐明了人类社会中并不存在绝对真实的历史,任何历史都是经由一定意识形态的制约而出现的,在文字话语当中只能还原一个富有虚假意味的社会存在。

然而,文本自身尽管身处这种意识形态当中,但又反抗着这种秩序与桎梏力求表述“真理”,也许这种抗争并不彻底,但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巨大张力,为我们窥见历史真实打开了隐秘的一角。

(一)“缺场”与“镜子”

由于文本是由陌生化的文学语言组成,马歇雷指出了任何形式的意识形态进入到文本的加工过程中,都会毫无例外地走向字里行间的重塑之路,文本有自身的编织逻辑,会强迫进入其中的事物疏离于真正的生活实际,因而任何号称十分强大或完善的意识形态只要触碰到了文本形式,就会不可避免地无法还原如初。

而这一规律同时也在影响创作者,任何作家的个人意识形态立场都是使作品以何种面貌出现于大众眼中的关键因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作家身处特定时代的思想体系之内,同样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作用下的一员,因而无法完全客观地认识社会历史全貌。所以“除了这些可见可感的内容外,文本还有一些空白,缺失,断裂存在于字里行间和页面的边角处,这些因素同样是文本的内容的一部分,而且是更重要的一部分。” ②

抛开我们眼见为实的部分,文本内部呈现出的沉默、空隙与留白,都是作家受制于本身与时代的意识形态影响,而没办法阐述清楚某些被遮蔽了的东西,所以在这遮蔽背后,这种意味深长式的“无言”则象征着意识形态的本来缺陷——究竟什么是不能直接出現在文本中的?又是什么导致作家们丧失了发言的机会与能力?隐藏在幕后的东西还能否为读者所见?一系列的问题与思考则因为“缺场”的存在而展开辨析,这使得反抗意识形态的正当性成为可能。

而对于传统的“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观点,造就了经典的文本反映社会现实的批评话语,马歇雷同样表示了怀疑与反驳。且进一步指出了,用于反映现实的并不是一部相机类的纪实式进程,也并非以卢卡奇等为代表极力遵循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之说,而更像是一面破碎的镜子,它照耀着现实,然而由于自身天生的不足,却只能部分地、特定地来反映着现实,因而接收到信息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根本没办法达到完整。然而正因此,充满矛盾冲突意味的文本,在不断地被接受且陈述的历程中,诉说着与意识形态之间激烈的碰撞,而那里,似乎就隐藏着真实。

(二)“离心结构”

在批评史上,一直偏爱现实主义的卢卡奇曾经提过“总体性”概念,用以阐述文本内“有机整体”的创作观,而与之相反,马歇雷从不认为文本结构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总体性存在,而更像是一个“离心结构”。文本自身的编织逻辑会使得作为其加工对象的意识形态发生扭曲与变形,而与此同时也会影响到身处意识形态浸染下的作家们,因此作品实际展现出来的面貌,既不符合意识形态渴望对其进行规训之后的结果,又无法契合作家们一开始期待与构想中达到的目标,于是在本来预想和实际显现的冲突中,文本与意识形态之间就形成了一种离心式关系。这种离心结构式的成效,一方面可以解释为作家、意识形态和文本三者间在客观上无法达到和谐统一的承接关系,例如投掷飞镖时尽管投掷人一直以靶心为目标,但经过多次尝试,飞镖扔出去的结果始终会偏离靶心些许,而无法次次都正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释是作为生产中一大重要环节的文学生产本质上对于创作的诉求,也就是使得作为加工对象的意识形态,不能以虚构的秩序完成对强制性与欺骗性的生成。

一部作品之所以与意识形态无法剥离开来,或说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仅要看它已经表述出了什么,更要看它尚未表述出的究竟又是什么。这是意识形态与文本“在场——不在场”之间辩证思路的体现。任何似乎呈现完美状态的意识形态,只要进入了文本世界,被特定的创作规律形式化之后,都会受到作家本身的思想局限或是其他复杂因素,而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自身的矛盾,从这一对抗意义上来说,马歇雷的文论思想带有着明显的政治色彩。至少在这一层面上,文学已不再是意识形态的单纯工具,而是带有自主性的突破式事物,力求在封闭的框架内,利用含混不清、缄默不言来变现必然的自由倾向。因此,针对传统的“有机整体”一说,离心结构并非是文本的不完善的体现,而恰恰是创作者们的伟大成就——用一种矫饰过的虚构性语言,有意识或者说更多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拉开与身为加工材料的意识形态之间的距离,在有限的空间里,完成对于意识形态的辨析与反抗。

三、文学生产论反思

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由于面对的是现象界而非物质体,因而无法逃开对于意识形态的讨论,因为人类社会自诞生起就染上了格外浓重的阶级色彩。文学生产论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以往侧重于阐述个人创造元素的文学本质讨论,引入到了与大众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领域,与人类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意识形态联系起来,并赋予了意识形态更为多元化的辨析与探究,这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不断与当代理论的对话中仍能保证自身适用性是有着极大帮助的,然而文学生产论同时也必然会有其历史局限性。

(一)马歇雷思想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阿尔都塞派批评家们,进一步地指出了意识形态是带有阶级利益倾向的想象性存在,他们基本思路是通过分析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多元关系及其转化机制,来说明审美意识形态中的制约力量,从而达到反抗与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深入揭示历史真理性的目的,毫无疑问这拥有着鲜明的政治实践性。

马歇雷继承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坚定文学绝对不是简单地对外在世界的反映或是作家本人世界观的映照,而是一种在内在结构处凭借断裂与空隙、沉默与缺场,形成的独特的“离心结构”,从而使得意识形态暴露了自身的虚假性与欺瞒性。

“马歇雷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主要是在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吸取了语言学研究有关成果而展开的。” ③即结构主义的手法、能指与所指的概念等等,但他又有珍贵创新,即“强调作为产品的文本与原料在功能和形态上的差异,是马歇雷文学生产理论的独特之处。” ④

然而以马歇雷为代表的阿尔都塞派的理论家们,尽管以意识形态为理论基础,深入阐释了文本结构、文本形式以及生产方式,从而达到一种对于意识形态的揭露与批判,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如何统一政治性与文学性即成为他们研究当中的薄弱环节。在以科学认识或说理论实践为终极归宿的漫长过程中,难道文艺的作用仅仅只是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仅仅起到一个传递性质的作用?显而易见的是,传统美学所关注的艺术品的价值效应、作者的个性与情感的张扬等等问题在他们这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过于将文本研究走向了政治研究的路子,使得他们没有全面地评价文艺活动本身,但这一点,在马歇雷晚年走向文化哲学研究时又有转变。

(二)政治视域中的文学定位

自文学诞生起恐怕就难以逃脱与政治之间的暧昧关系,不管是“文艺为了政治服务”抑或“文学是独立的审美活动”等等说法,似乎无论是亲近政治抑或远离政治,都是以政治为坐标点进行的不同方向的位移。我们也许会拿张爱玲的作品来说明文学独立于政治之外。然而仔细探究之后也不难发现,她的文章尽管大多数并未涉及正面政治事件的描写,而更像是个人生活或说小人物的境况刻画,但这里面果真没有意识形态般的存在吗?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张爱玲偏爱写沪港两地都市间的男女传奇故事,这本身就是在通过文本宣扬她所热衷的一种现代化、城市化的社会生活形态,至少在这其中,是不会包含有类似赵树理一般的作家对于广大农村视域的描述的,那么透过文字,我们还是可以窥见当时以上海为代表的新兴小资产阶级市民所渴望的生活类型与思想倾向,说到底,还是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不管张爱玲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完成了这一点。

从马克思的概念启示到马歇雷的理论探索,将久以存在的意识形态概念纳入到文学生产的范畴当中,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政治因素与革命性,的确为理清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转化机制起到了裨益良多的作用。然而单就馬歇雷个人思想的变迁而言,其实他也并非在学术生涯中从始至终毫无转变,前中期尽管他一直以“离心结构”的文学生产理论为基础,来论述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及其与意识形态间有着对抗与建构的多元关系,但后期的马歇雷看到并吸取了之前理论的缺陷,不再局限于意识形态光景内的辨析,开始将文学与整个哲学理论联系起来,因而能够追求更为广阔的阐述空间。

四、结语

辨析了文本与意识形态间的复杂多元关系,以马歇雷为代表的阿尔都塞派批评家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建构文学生产理论,在传统的文学创造论占据主流的情形下无疑突破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同时也启迪着后世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们从文本结构、文学形式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展开讨论,一方面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新思想浪潮的冲击之下再次焕发活力,另一方面也将文本研究的领域扩展到了政治研究,使得文学内部与文学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探索。而作为开创了这一独特流派且身为中心人物之一的马歇雷,也以其提出的“离心结构”,更为具体性地将文本与意识形态之间多元决定与影响的关系脉络整理清楚,并且在晚年还对之前观念进行反思,最终选择将文学与更为宏阔的哲学领域联系起来,没有一直局限在单一领域,而这些,都是十分可贵的理论探索与尝试。

注释:

①黄世瑜,陈引驰:《窥破意识形态——阿尔都塞派批评家论文学与意识形态》,《学术月刊》1991年第2期,第42页。

②李静:《寻找文学的价值——马歇雷文论思想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第13页。

③王杰:《阿尔都塞学派文学批评的视野及其局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第26页。

④许娇娜:《试析马歇雷的“离心结构”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37页。

参考文献:

[1]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

[2]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黄世瑜,陈引驰.窥破意识形态——阿尔都塞派批评家论文学与意识形态[J].学术月刊,1991,(2).

[4]王杰.阿尔都塞学派文学批评的视野及其局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5]许娇娜.试析马歇雷的“离心结构”理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6]李静.寻找文学的价值——马歇雷文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

[7]潘品丽.文化政治视域中的文学虚构[D].温州大学,2011.

[8]王育梅.两种文学理论范式:创造论与生产论[D].兰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