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抵万金
2021-09-10惠春鹏
惠春鹏
同学们,节日的时候,你是如何与远方的亲人、朋友联系的呢?你是如何向他们传递祝福的呢?大部分同学应该是通过手机给远方的亲人、朋友打电话,或是通过视频通话给他们送上祝福。但古代没有这种便捷的通信工具,古人是如何与远方的亲朋联系的呢?对,写信。当思念家人的时候,就给家人写一封信,这种信就叫“家书”。因为家书传递起来费时费力,所以每封家书都显得弥足珍贵,就有了“家书抵万金”之说。我们先来看看这句话的出处吧。
春 望
[唐]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我们要想真正理解这首诗,首先要弄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由杜甫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安禄山的叛军攻陷唐朝都城长安,杜甫身陷沦陷区。杜甫看到长安城的萧条景象,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可以想象,在这样战火纷飞、烽火连天的时候,能收到一封家书是多么不易,而这封家书代表着家人的平安,这就是为什么杜甫说“家书抵万金”了。
一封家书承载着家人的思念与期待,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无论这封信是长是短,都饱含着深情。下面这封家书只有九个字: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写这封家书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国王钱镠。钱镠虽为一国之君,但他与发妻的感情一直很好。妻子回娘家省亲,钱镠非常思念,于是他写了一封家书,但他却没有将想念和盼望妻子归来的心情直接写出来。我想,当时钱镠已是国王,如果直接说让妻子早归,怕是让妻子觉得有王命之意,会感到为难。钱镠蓦见西湖堤岸已然桃红柳绿,想起与妻子多日不见,于是温存地提醒她:田间阡陌上的花儿都开了,你也该一边赏花,一边慢慢地回来了吧?他对妻子的思念与体谅都融于这短短的家书之中了。
写给妻子的家书表达的是思念,写给儿子的家书又会寄托怎样的感情呢?给后辈子侄的家书中,最有名的就是诸葛亮的《诫子书》了,我想很多同学都应该会背。我们再复习一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是诸葛亮告诫儿子诸葛瞻的家书。与传统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同,诸葛亮劝诫儿子不要被功名利禄所累,要懂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道理,他为儿子阐释了“才”“学”“志”三者的关系。简单翻译一下这封家书:
君子的品行,靠沉静来修养,靠俭朴来养成。如果不能远离名利的困扰,就不能树立远大志向。如果不能专心致志、宁心静气,就无法实现远大抱负。学习必须静心,才干必须从学习中求得。如果不学,就不能扩大自己的才智。如果没有远大志向,就不能使学业获得成功。放逸不羁,掉以轻心,就不能养成好的性格。如果任年华随时光流逝,意志随日月消磨,那么整个人就会渐渐形同枯枝落叶,变得没有朝气。到那时,悲叹地孤守在简陋的屋舍,就算再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这封家书也不长,只有86个字,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诸葛亮用他的智慧、阅历以及对儿子深深的爱,总结出了这封《诫子书》,为诸葛瞻的成长提前做好了规划,指明了方向。诸葛瞻不负父望,可谓文武兼备,这也说明《诫子书》的正确性。
根据这封诸葛亮的家书总结一下,我们要想获得成功需要哪些品质。首先是从容,也就是诸葛亮说的“淡泊和宁静”。无论聪慧与否,无论顺境逆境,我们有一颗从容的心,才能坦然面对这个世界。其次要节俭,不光要在物质上节俭,更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俭以养德”,节俭能提升自己的品德。再次,要会学习,通过读书增加才干、丰富人生。最后,还要有志向,要珍惜时间,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有用的事业上。短短的一封家书,能够总结出这么多成长的智慧,说其可抵万金一点儿也不为过。
如果说诸葛亮是在总结成长的智慧,那么班固的《与弟超书》则是在分享成长的经验。我们一起读一下:
得伯章书,藁势殊工。知识读之,莫不叹息。实亦艺由己立,名自人成。
通过这封家书,哥哥班固要与弟弟班超分享什么呢?我来解析一下。班固见到了徐伯章的来信,他觉得徐伯章的草书写得棒极了。而且懂得书法的人看了,也都赞不绝口。于是,班固赶紧把这件事写信告诉班超,班固在信中写了自己对这件事的感悟。他觉得一个人的才艺只能靠努力养成,有了才艺自然会得到赏识,名声一定会起来,这就叫实至名归啊!
这封家书写了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但哥哥却同弟弟分享着成长的经验,或者说在自己得到成长经验后,对弟弟进行教育和鼓励。说徐伯章的草书只不过是个由头,也许当时班超也在练书法,班固只是通过这個契机,告诉弟弟要想获得成功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要练成真本事,一切靠自己,关键也在自己。如果自己不能凭借自身的本事获得别人的认可,仅凭家世或父荫(他们的父亲班彪是当时的显贵,有名的文学家)是不能立起来的。这便是“班家”的家风,而班固、班超两兄弟正是凭借着这样过硬的家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留名青史。
家书寄托着家人的深情厚意,也承载着家风的源远流长。现在,我们的沟通更便捷了,但是不是也丢失了家书特有的情感深度和哲理厚度了呢?同学们,如果你在成长的途中遇到了困惑或是感受到了家人的厚爱,希望你能拿起笔,写一封家书,与家人一起分享这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