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叙事与治水记忆 : 以谏壁闸为中心的考察

2021-09-10王万里

今古文创 2021年23期
关键词:记忆

【摘要】 谏壁闸是独特的存在形态和表述范式:融合了众多异质元素的结构关系,展示了中国传统水利工程技术的现代化谱系,接续了中国治水记忆传承和“水利”理想表述,构成了工业、农业、航运、20世纪建筑遗产等众多遗产类型,从“文本”和“表述”重新定位它在中国大运河遗产体系中的坐标。

【关键词】 谏壁闸;中国大运河遗产;表述;记忆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3-0049-03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第19批大学生科研立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9C514)。

谏壁闸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谏壁镇,是江南运河的门户、江河交汇的节点,长江水脉与运河廊道在此沟通交融。从技术层面而言,谏壁闸作为中国河运、水利、工业等技术进步的重要注解,得到了自然工程、水利技术等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视。从技术文化层面而言,作为“水利”理想的表征、治水传统的当代遗续,却没有得到关注和研究,人文内涵和历史价值被隐没了。这也是一种历史的“忘记”,需要从物质文本、历史叙事以及集体记忆的角度重新发现被遮蔽的历史、技术、文化等价值。

一、物质文本:谏壁闸的演进

谏壁闸的所在,是新中国成立后调整运河水道、合并江南运河通江口而形成的一处建筑群,包括谏壁船闸、谏壁抽水站、谏壁节制闸,共同“组成太湖湖西沿江地区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承担着防潮、引江、提水和通航任务”(《镇江市志》),也成为江南运河口的标志性建筑。

事实上,谏壁闸从出现、创建到完善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最开始,因为镇江“南北低而中间高,是长江和太湖的分水岭,船只要通过这个高岭,要借助工程措施才能实现”[1]375。所以,镇江就陆续建闸,实现运河的正常通航。历史上,镇江共设有大京口、小京口、越河口、甘露口、丹徒口五个通江口,总称“五口通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内河航运要求的逐步提高,运河需要绕开镇江市区,于是就转入距离苏南段运河口1.5千米处的谏壁镇。这样一来,在空间上呈现出“五口并一口”的空间转换;至于时间的维度而言,仍然遗续着苏南运河的通江历史;而从实际效果看,航运条件明显改善。此后谏壁口在历史空间的书写与动态过程的延续中形成谏壁船闸、谏壁节制闸不同系统集成的水利枢纽。

谏壁闸的整体建设是动态性的。谏壁节制闸是镇江市沿江地区和湖西腹部地区防洪除涝的骨干水利工程,始建于1958年12月,工程歷时九个多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孔宽3.8米,共15孔,总净宽57米。设计引水流量300 m3/秒,排水流量980 m3/秒。2013年谏壁节制闸重建,两年后建成。闸口的控制系统经历了线性的变迁——手摇式液压、电式、卷扬式启闭机,目前已经实现相当程度的机械化、现代化,正在走向智能化控制的信息时代。

谏壁船闸宽20米,1978年开工建设。耗时3年时间,于1980年通航,期间多次组织附近县市一万多人工“挑河”(挑河挖淤泥)。“挑河”具有一定的历史记忆,早在明清时期就有所谓的“一年一小挑,间年一大挑”的说法,而谏壁船闸的开通,又将“挑河”塑造为运河岸边人家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的集体记忆,反映了水在中国社会中的“崇高性”,以及人们“水利”理想的集中表达,并且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997年底苏南运河全线整治完成,现有谏壁一线船闸(20m×230m×4m)的船舶通过量以较大的递增速度发展,无法适应该地区经济发展和苏南运河运量的增长。为此,经省计委批准,兴建谏壁二线船闸。” [2]1999年,谏壁闸扩容升级项目开工建设,宽度升级为23米,选址的土质以黏土和亚黏土为主,相较而言是最为适合的扩容工程选址,2003年开始通航。至此,谏壁船闸成为苏南运河上唯一的大型单级复线船闸,成为江苏内河水运沟通南北、横贯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历史地看,谏壁闸的空间样态演变,象征着我国船闸从传统迈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二、历史叙事:由“水”而来的谏壁闸

从发生学的视角而言,谏壁闸的出现是长期历史传统累积的结果,与地方文化积淀有深厚的渊源关心。谏壁闸所在的镇江谏壁镇,也叫练壁,因为雩山看起来像练湖之壁,故名。可见谏壁与练湖存在密切关系。而练湖则起因于西晋“八王之乱”后的人口骤增,北方人民渡江南下,人与地、水矛盾突出。练湖就是为了调节水量,用于蓄水、灌溉、排涝而开挖的[3]76。

刘宋时期,镇江的北固、蒜山、西津、谏壁、焦山是军防重地、扼守要冲。历来,谏壁和京口具有同等重要的地理位置,军事战略意义显著,历来屯重兵守卫。而且谏壁原本就有天然的港口,占有靠近大江的优势位置,有着悠久的水运传统。所以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谏壁就承接了大规模船只和骤增的内河航运量。在这一意义上讲,练湖、谏壁本身与“以水为利”的思想有着天然联系。

从谏壁镇再看到镇江,镇江与“水”也有天然的关联。古代的镇江也叫“润州”,与扬州隔江相望,连接东西,转运南北,自古繁华。镇江的京口闸,是11世纪中国水利工程技术领先世界文明的标志。由于复杂的地形,京口地区单纯修筑堰埭或者闸都无法有效解决河口的航行问题,于是在北宋元符二年(1099)改建为复闸——“复闸是水利枢纽工程,集蓄潮、升船越岗等功用一体……复闸则由相距不远的多个闸门组成多级闸室,有效平衡了由于地形形成的航道水位差”[1]374。

复闸是对潮闸技术的突破,利用多级闸室,依靠蓄水调节水位,船只从长江依次进入外闸、内闸最后升入运河,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潮闸对江水潮位的依赖性。与现代闸口相比,复闸的技术原理已经类似现代船闸的工作原理,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

在当代,谏壁由于其独特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也成为“被表述”的对象。而科学技术价值与其历史价值相比,更强调“当下性”——继续应用于现今科学技术研发。2019年谏壁船闸航运文化标识概念规划项目通过评审,同蔺家坝船闸一起被列为江苏省建设航运文化特色鲜明的大运河文化带样板工程项目,充分展示大运河的“活态”意义。

2019年6月,谏壁闸最终获得“江苏最美运河地标”荣誉称号。无论是样板工程,还是最美地标,共同指向的就是谏壁闸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的交叉和统一,因为中国大运河具有超广时空尺度的连续性、延展性工程,至今仍然具有活态的价值和意义。

谏壁闸是基于“五口”通江的传统水利工程基础上的样态的遗续,也是对中国古代治水技术的观照和确证,“治水”构成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技术遗产[4]222。从技术性上而言,谏壁闸的基本原理与京口闸类似,都是多级闸门控制。而在形态构造上,更多依靠现代材料和工程技术。从古典的建筑形制到现代建筑,从原理初具到大型复线船闸,谏壁闸无疑是承续运河闸的技术遗产,也是当地人民向运河、长江讨生活的当代表述,统筹水利和效益发挥最大化更为现代。

三、集体记忆:中国人的“水利”理想

从更为宏观的历史考察,谏壁闸对水的控制,其实是中国人治水记忆的当代遗续,表征着水遗产的“崇高性”。治水的叙述也形成了民族的文化记忆。因为中华文明的历史定位就是“水”,农业社会中农业和水存在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自然也就密切地联系着人类的生存需求。

人类对自我之外的自然和社会所存在的“利害”关系,始终都贯穿着一种本能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而,水的历史叙述中也一直贯穿着“利——害”的主题。基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人们在思维上逐渐形成了“水利”的理想追求,这里的“水利”,并非现代工程意义上的“水利”,而是中国传统“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以水为利”的意义,在实践中也贯穿着对水的治理和改造。

治水传统起源于人类早期文明的起步阶段,之后逐渐形成了凝结结构的文化记忆。《山海经 · 海内经》中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当时洪水滔天,鲧没有拿到帝令,就盗窃“息壤”以湮洪水。于是,天帝命令祝融杀鲧于羽郊。神奇的是,鲧腹生禹,帝乃命禹治水。于是大禹治理土地,奠定山河。之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从治水到称帝,可见在当时“水的控制”意味着某种“权力的再生产”。尽管学界对历史和神话的真假有所争论,但从集体记忆的角度来看,二者的区别被模糊化。因为“在文化记忆中,过去也不能被依原样全盘保留,过去在这里通常被凝结成了一些可供回忆附着的象征物”[5]46。

大禹治水的故事,重要的不是有据可查、有史可依的历史事实,而是在神话的叙述记住被回忆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构建了“水”的崇高性及“水利”的深層文化心理。

同样地,谏壁也维系了水的“崇高性”。据《至顺镇江志》记载,宋代韩大伦建曾带领谏壁农人在庙中诵经祷雨,乞求天神降雨,应对夏天的旱情。并且亲自上奏,请回一块匾额。雨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是和农业生产相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雨从天而来,自然带有某种“崇高性”。当水聚落在地上的时候,就需要治理和控制,发挥更大的价值。从这一意义上讲,历代对治水都有不同的历史叙事,开通运河、挖掘蓄水、修建船闸等等,谏壁闸就是中国治水记忆的当代延续,全方位继承了对水的控制和治理的基本思路,成为写在水生态上的水文化遗产。

谏壁闸是集成系统的水利枢纽,集航运系统、农业系统、技术系统、水利系统、民用系统、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于一体,是我国技术进步的浓缩和写照。航运系统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系统由“水(利)土(地)”的协作关系构成,保障太湖流域以西地区商品粮基地的水利条件,也是中国农耕文明河农业智慧的重要表述;技术系统既有接续宋代复闸建设的传统技术,也有人工挑河、疏浚河道的“前工业化”人力技术,还有工业化、机械化时代中的自动控制、信息时代的智能控制等现代技术;生态系统标志着构建当地水生态的自觉实践;民用系统是实现了运河“物化”向“人本”转变的关键工程;文化系统关注的是地方文化生态,形成了江河交汇、文化交融的文化生态,更要关注运河岸边的人民靠运河、讨生活的漫长历史,背后不仅仅是器物制造,还包括特殊的生态认知、家园理想。“家园意味着熟悉、归属,意味着守护;这就是说,不仅要打开家门谋生(讨海、做买卖),更要懂得守卫家园”[6],世代地生活。

四、结语

谏壁闸的历史演变,既有我国技术性因素的增长与推动,也在时间上凝固了工业化早期的技术形态;谏壁闸的历史叙事,浓缩着地方文化传统的某种延伸和影响,展现了长江和运河、北方与南方、现在和过去等结构性关系;谏壁闸的集体记忆,则是我国更为宏大的治水记忆在当代的表述。这些不同层面的文化的凝聚,使得谏壁闸在大运河文化带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谏壁闸也不应该仅仅作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更应该关注到它的历史价值和遗产价值,不仅作为镇江、江苏的遗产,而应该作为中国大运河当代物质形态“遗产性”的表征,呈现中国大运河遗产的当代表述。

参考文献:

[1]卢嘉锡总主编,周魁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 水利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王仙美.京杭运河谏壁二线船闸设计综述[J].水利工程,2003,(9).

[3]程天龙.大江东去涛留痕——镇江地名散记[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彭兆荣.生生遗续 代代相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5](德)扬 · 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6]彭兆荣,李春霞.马尾——中国近代遗产群的一个范式表述[J].文化遗产,2008,(3).

作者简介:

王万里,男,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江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在读,代表性论文有《李德裕镇江事迹考》。

猜你喜欢

记忆
夏天的记忆
糟糕鱼
象棋记忆
端午记忆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记忆游戏
记忆钥匙
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