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的追逐
2021-09-10温良
新浪微博|一只温良
放假时,跟很久没见的高中同学一起吃了一顿饭。
是真的很久没见。其实我们读高中时关系还算蛮好,高中前两年经常一起吃吃喝喝,由此建立起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可惜到了高三换了教学楼,走廊里,大到联考,小到周测都要张贴榜单。终日的紧张氛围之下,谁也不敢多玩一秒,两个人之间能说的话也没那么多了,关系因而越发疏远了。
杂七杂八的事情聊了半天,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问她:“对了,你和Z现在怎么样啦?”
她似乎没料到我会提这件事,愣了一下才说:“早就分开了。”
其实是意料之中的答案,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只在心里面又一次悄悄感慨了一句她运气真好。
中学时代,“喜欢”“恋爱”一类的词好像都自带一条炸弹引线,稍不注意就会引燃,导致爆炸。可她自高一起就勇踩高压线,喜欢理科重点班常年位居榜上的男生,并且从高一持之以恒地追到了高三,总算换来了一句松口。男生家人想让他考C大,他只有先考上C大,才能思考跟她的事情。
其实,本质是很老套的剧情,放在现实里面,百分之九十九的结局都是以遗憾收尾。
偏偏她就是那个特例的百分之一。
在高三之前,她考进年级前三十名的次数都屈指可数,但时势命运有时是真的奇妙,令人不得不叹服。那一年,我们学校的文科学神中邪了一般集体考砸,高考成绩单的一到三十名跟最后一次模拟考相比,几乎是来了个彻底翻转——冲上前去的多的是比模拟考多考几十分的爆冷选手,她也是其中之一。
重点班自然是“中邪”的重灾区,班级似乎自发成绩那天就自动解散,大家纷纷失联,谢师宴、同学聚会一概没有,估计八成因为是哭都哭不过来。
朋友圈纷纷扰扰,只有她和她喜歡的男生两张C大录取通知书并排放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她运气真的是太好了,好到我羡慕得无话可说的地步。以至于我都忘记了,其实最后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她有多喜欢那个男生,而是她为了考上C大,同他在一起的可能性,付出了超额的努力。
前一阵做科研立项,跟文学方向的专业课老师聊天,她刚上完《西厢记》赏析的课,拿着书跟我谈课题方向:“从近现代话本小说里衍生出的爱情观,放到现在还合适吗?或者说放到应用社会的角度来讲,我们一直谈论的早恋,还应该被叫作早恋吗?”
我下意识就摇头:“比起‘恋爱’这个重名词,‘追逐’用在中学阶段的学生们身上好像更合适一点儿吧。”
所谓追逐,追逐的人可能就在身边,也可能隔着屏幕和网络;追逐的内容可能是一张帅气或美丽的脸,也可能是一种勤奋上进或善良体贴的品质,甚至可能不为什么,只是在消耗青春里过分的精力和热血。
为了做课题,我跟朋友一起在中学做了小范围的调查,发现他们之中的大部分都坦诚讲自己“有想追逐的人”,然而在有关“追逐过程中是否对自己产生正向影响”的问题上,很少有人能斩钉截铁地说出一个“有”字。
我有时会想,如同谚语里面说硬币会有两面一样,无论什么事情似乎都要双面看待。狭义去讲,硬币的一面叫有意义,一面就叫无意义。事实上,有意义的追逐和无意义的追逐,到最后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结果。
时至今日,我都深深坚信“有意义的追逐”的力量,它本质上就意味着这一阶段的生活有着目标性。比起整个高中时期都在随波逐流学习的我自己,她真的是最好的正面例子。
既然都是在付出时间和真心,不如做有意义的追逐吧。因为,不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需要它给自己的人生列车加点儿动力。
哪怕成就的或许并非是起初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但一定会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