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学体育学科线上教学模式探究
2021-09-10刘智宏
刘智宏
在新冠疫情全民居家隔离的背景下,国家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让“居家线上学习”成为新常态。特殊时期决定了体育学习和锻炼只能采用线上学习居家锻炼的方式进行。线下教学是面对面,线上教学是隔屏,体育学科作为实践性学科,由于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学生不同的锻炼环境和各种因素决定了课程内容的个性化实施,同时也极大增加了运动项目选择和教材内容处理的难度;由于教学时空的分离,制约了师生间交流反馈与情感互动,影响了学生线上体育学习的效果;线上学习在给学生们带来了新的体验的同时,也对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线上体育课又如何有效地开展呢?
基于这样的背景,借助国家体育课程,结合宅家锻炼的实际与我校学生的特点,依托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建立了以提升身体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体育公开课课程体系,教师充分利用巴蜀公开课课程资源,认真备课,运用导学单、微课,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获得科学锻炼的方法;运用导教单,在线教学指导中进行教学重难点讲解和答疑指导,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督导检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以及锻炼情况;通过运动达人挑战赛,运动习惯和运动达人电子榜样徽章的颁发不断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和持续自主锻炼的动力。
1 教学模式
巴蜀体育公开课是基于互联网资源的学习,根据互联网学习的特点,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学习环境学生的学情,聚焦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科学锻炼方法的获得,建立以“研、学、练、评”为实施框架的体育学科线上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1 研——研究学情,研发内容
首先通过了解和读懂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研究相关教材内容,研磨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聚焦自主性与个性化,帮助学生学会锻炼方法,养成居家锻炼习惯。
1.2 学——多方助学,学有成效
云上体育课堂通过教师导学、家长助学、同伴共学、学生自学四重奏的同步进行,让学生在老师引导学生和家庭制定个性锻炼规划、自主安排锻炼时间、找到自身需要的锻炼方法。具体实施策略是:
(1)教师导学:发布学习内容、线上指导、课后评价。
(2)家长助学:利用资源、陪伴锻炼、相互监督。
(3)同伴共学:成立学习小组、利用挑战工具单、线上PK、共同进步。
(4)学生自学:学习巴蜀公开课、掌握锻炼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资源。
1.3 练——提升体质,练就习惯
利用宅家运动达人挑战单,合理制定一周的挑战项目以及挑战目标,自定锻炼时间,每天记录,并大胆分享,通过一周运动达人挑战情况的发布不断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促进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具体实施策略是:
(1)制定计划: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相互分享。
(2)落实任务:自定锻炼时间,利用运动达人挑战单完成挑战任务。
(3)分享进步:分享学生一周学习公开课、自主锻炼的视频,通过班级群、小组群、家庭群、朋友圈分享。
(4)养成习惯:借助运动达人挑战工具单,及时发布运动达人挑战情况,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1.4 评——多元反馈,评出自信
通过家長赞、教师导、同学比、自我秀四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及时的体育学习评价,助力运动习惯和自信阳光心态的养成,有效提升身体素质。
2 实施路径
采用线上公开课学习和线下自主锻炼双线并行的方式,根据国家课程实施内容与建议,结合宅家锻炼的实际情况,将公开课学习体系与内容进行整合,建构了以柔韧、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为主的体育公开课课程内容,以一分钟跳短绳、双人合作跳短绳、平板支撑、一分钟仰卧起坐为挑战项目的运动达人挑战工具单,三个水平段的宅家微运动推荐,学练评的居家锻炼思维导图,学生自创器械、亲子陪伴、同伴间组队学习宅家锻炼金点子实操案例,互联网宅家锻炼自主拓展学习资源包等六大模块。体育教师通过钉钉群、QQ群等直播课堂组织学生进行体育公开课、运动技能的线上学习,线下借助运动达人挑战工具单及时评价学生自主学习与锻炼的情况,结合每日运动习惯和每周运动达人榜样电子章的颁发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乐于坚持,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 结语
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巴蜀公开课,也是为学生的线上体育学习形成了一个良性的闭环系统,让体育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蜀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