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快餐”时代 营养成分有几分
2021-09-10丁治钢
丁治钢
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日益大众化,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单纯的图文等形式不能充分满足广大网民的视、听感官需求。在互联网技术与社会环境的融合和碰撞下,产生了“快餐式”视觉体验的短视频时代。其生动直观、娱乐性强的特点,高度满足了网友渴望展示、分享的心理。其时长短,适用于用户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捧。2020年中国短视频用户已超7亿人,预计2021年增至8.09亿人。但在资本、技术、商业等运作下,短视频行业跌入了“欲望泛滥”“感性狂欢”的怪圈,其真实性大打折扣,所能汲取的营养成分更是有待商榷[1]。
关键词:信息;感官;短视频;营养成分
短视频“多维互动”开创了多元风格
短视频极大迎合了用户碎片化阅读的消费习惯,丰富了用户的感官体验,内容获取便捷,在多维空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借助抖音短视频APP,“小央视频”(图1)以多元微观主题实时报道全国各地的新闻资讯,围绕民众体育生活、参与、感悟设计制成短视频,用户由被动转为主动的角色,推进参与与传播的热度。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记录分享个人生活、学习、情感经历。电商、微商等将自己的产品形象生动的展示给消费者,让每一位消费者实实在在了解产品详情。短视频的“技术赋权”催生了一场“指尖狂欢”的文化景象,开创了工、农、商、教育、体育、历史、文化等领域的万花齐放的盛宴。
短视频时代,价值定位各异
相较于传统的视频,短视频的价值定位鲜明,在共建的社交空间能实现短时间内的“捧热”“炒红”。透过传播者的镜头,受众者在短时间内易于接受而产生黏性。随着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对“正能量”“真善美”的信息传递、接收需求日益迫切[2]。保留传统的电视新闻的视听习惯,采访类短视频使受众获得一手信息,产生真切共鸣。疫情期间,央视新闻“快手号”(图2)用短视频传递官方信息、展现一线抗疫人员工作状态等让全世界一览中国人民在疫情“大考场”中的真实实力。
五花八门的美食类短视频以制作美食或品尝美食的过程为主要内容,探店、测评、种草等为辅助内容,满足受众“食欲”“视欲”需求,营造温暖愉快的氛围。通过对电视节目精彩片段的剪辑,电视节目片段类短视频让受众在大量追剧的同时,滑动手指便能了解整部电视剧的剧情。总体上,短视频将其鲜明的特点发挥到淋漓尽致,并渗透进各行各业。这不仅是对传统电视语言和视听方式的補充与拓展,也展示了草根文化的价值定位。
“快餐”时代,短视频营养成分
现如今,流量为王,短视频“快餐”时代,视频制造者生产各异的视频“快餐”,受众在滑动手指的过程中汲取不同的“营养”。虚构的故事、蹩脚的脚本,夸张的情节设置,精心“编剧+剪辑”双重修饰,不惜造假博人眼球,追求的是“惊艳”,另类视频“美食”伴随着短视频发展的整个过程[3]。目前短视频存在质量不高、监管缺失等问题。近年来,火山、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相继被整改,某些平台甚至因为内容受到处罚。基于短视频入门门槛低的特点,低俗、虚假内容在未经审核的情况下广泛传播,甚至有违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一旦“越轨”,将迅速扩散转发、效仿,尤其对于未成年人的价值观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电商的“蛋糕”瓜分方式逐渐趋于多元化,商家借助短视频推销自己产品的手段真假难辨,很多明星大腕也投入到了短视频带货行列。为了追求利益,在对产品质量不了解的情况下推荐给粉丝,夸大宣传,很多粉丝上当之后也只能是自吃哑巴亏。“辛巴带货假燕窝事件”“宁波54万奥迪R8事件”等闹得沸沸扬扬。凯斯·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提出了“信息茧房”概念,他认为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公众倾向于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信息。大数据时代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领域,普通受众近乎“裸奔”状态,短视频平台根据受众者的“快餐”喜好进行“个性化”推荐,造成不同的群体“偏食”,甚至思维固化,长期束缚在“信息茧房”之中无法自拔。有着“口红一哥”之称的李佳琦、吃播网红大logo等圈粉无数,赚的盆满钵满。嫉妒心、虚荣心作祟,不少人的价值观脱离了现实主题,开始逐渐变得浮躁,盲目跟风崇拜,誓当网红,对于积极向上的爱国精神、刻苦钻研的学习拼搏精神等却嗤之以鼻。短视频正以一种全新的娱乐话语体系重塑着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在其发展的历程中,这种“类像文化”跨越自身的场域从“适度”走向“过度”,文化记忆下的历史崇高感可能被“愚乐”,其“营养”成分耐人寻味。
“快餐”时代,“营养”均衡更为重要
我国短视频行业经历了孕育期、发育期和增长期,在长期食用“快餐”进程中难免偏离“生长”轨迹,犹如青年的成长过程中难免走些许“弯路”。他以较强的的用户“粘性”,成为广大网友的“刚需”。对技术、内容、营销等进行合理性策略选择,加强短视频内容的审核,同时对虚假信息追责问责,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传播传递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借助短视频发展衍生出的正向合力,合理搭配“饮食”,“营养”均衡,走向一个良性发展[4]。
[1] 马静音.共生与互融:短视频时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78-86.
[2] 武楠,梁君健.短视频时代主流媒体的的新闻生产变革与视听形态特征[J].当代传播,2020(03):18.
[3] 郑满宁.短视频时代Vlog的价值、困境与创新[J].智媒时代,2019(19).
[4] 王福秋.5G时代体育短视频生产传播的媒介趋向与引导机制研究[J].体育与科学,2020(06):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