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味道是甜的!
2021-09-10本刊综合
本刊综合
1920年3月,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一间破陋的柴房里,陈望道用板凳、铺板支起临时写字台,开始翻译《共产党宣言》。
山区的早春寒气逼人,母亲心疼儿子,煮了两个粽子,配上一碟红糖,叮嘱儿子趁热吃。陈望道全神贯注,竟将墨汁当作红糖蘸着吃了。母亲好气又好笑,问道:“吃完啦,红糖甜不甜呀?”儿子浑然不觉,头也不抬地说:“甜,真甜!”
真理的味道是甜的。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出版了,对中国而言,它如烛光,为黑暗中探索的先驱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1891年,陈望道出生于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他自幼聪明好学,后考入浙江省立金华中学,毕业后留学日本。在日本的四年多时间里,陈望道学完了物理、数学、哲学、经济、法律等学科,并获得了日本中央大学法科学士学位。由于深受十月革命影响,陈望道开始关注、研究并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结交了日本早期社会主义人士,并开始仔细研读由他们译介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译著。
1919年6月,陈望道归国,被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聘为语文教员。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当时为浙江最高学府,鲁迅、李叔同、俞平伯、沈钧儒、叶圣陶、朱自清等均曾于此执教。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执教期间,陈望道和学生一起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化、新道德,反对旧思想、旧观念。
1920年初,陈望道来到上海,在《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任主编,还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出版的内部理论刊物《共产党》月刊的创刊工作。当时,陈独秀、李大钊筹划将《共产党宣言》尽快译成中文,以便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著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個重要的纲领性文献,内容博大精深,表述文采飞扬,要翻译这部经典著作,将这些都通过中文确切地传达出来,非常不容易。《共产党宣言》在中国虽然早有不少人作过介绍,但有的只是摘录,有的半文不白。因此,完成一部完整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非常有必要。翻译者起码得具备三个条件:对马克思学说有深入的了解,至少精通一门外语,要有很高的汉语言文学的素养。这样,才有可能将这部经典著作译得准确无误。
于是,陈望道担负起了这个重任。1920年3月,陈望道携带《共产党宣言》英译本和日译本秘密回到了家乡义乌分水塘村,仔细研究翻译《共产党宣言》。回到家乡后,陈望道选择了家里大门西侧僻静的柴房作为工作室。他聚精会神地研读着《共产党宣言》,字斟句酌地翻译每一句话。他在身边放着《英汉辞典》《日汉辞典》,方便翻译过程中查找生疏的术语、名词。陈望道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终于在1920年4月下旬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全文翻译工作。
《共产党宣言》全文译稿完成后,陈望道应邀来到上海的《星期评论》编辑部担任编辑。到上海后,他委托俞秀松将《共产党宣言》全译文交陈独秀校阅。随后,陈独秀又将《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文转交李汉俊校阅,然后陈望道作最后修订。原定于在《星期评论》刊物上连载中文版《共产党宣言》,但是由于《星期评论》来不及刊登就被迫查封停刊,陈独秀便筹划改出单行本。
1920年8月,经多方努力,《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这是国内第一个公开正式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共产党宣言》首次出版发行千余册,在几日内销售一空。同年9月,《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再次出版发行。1921年9月,决定在上海再次印刷出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正式出版发行,在当时及之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之内,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到1926年5月,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已相继印刷出版17版。
(来源:《人民日报》2021年01月19日05版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8年03月08日 http://dangshi.people.com. cn/GB/n1/2018/0308/c85037-29855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