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

2021-09-10徐广艳

艺术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回归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摘要:中国,一个正在崛起的文明型国家,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百国之和”的独特魅力。在“文化全球化”浪潮来袭之际,由于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欠缺,很容易陷入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认同。本文从文化自信的内涵谈起,进一步剖析中国社会结构与优秀传统文化间的关系,进而得出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路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统文化;回归

悠悠华夏,浩浩汤汤,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孕育出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四个自信”,并将“文化自信”摆在基础性地位。如此,再次界定文化自信的内涵,厘清中国社会结构与优秀传统文化间的关系,呼唤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并探寻其回归的多元路径,是走向胜利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1 推向世界的电影《冈仁波齐》

藏地多有神山,云雾缭绕的冈仁波齐便是其中之一。与其他神山不同的是,冈仁波齐是一座被世界公认的神山,它的威严跨越种族、跨越国界、跨越民族。世界各地的人们纷至沓来,接受身与心的洗礼。《冈仁波齐》与其说是一部小众电影,倒不如说是一部平实的纪录片,它描绘的故事很简单:在西藏腹地的一个小村落,十个普通的藏民和一个孕妇从家出发前往2500公里以外的神山冈仁波齐朝圣,当他们到达拉萨时,这位孕妇在途中诞下的孩子已经一岁多了。

长久以来,好莱坞电影打怪擒魔、英雄拯救世界的桥段激荡人心[1],这种宏大场面的动作叙事片似乎更符合大众的审美,人们也愿意为之买账,与之不同的小众纪录片和文艺片却往往票房惨淡,市场不尽如人意。而电影《冈仁波齐》以其较强的现实性,让观众耳目一新,收获了不错的票房成绩。电影《冈仁波齐》的逆袭是人们对文化产品需求增大的最好证明,人们对电影艺术水准及内涵深度都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首先,单从《冈仁波齐》电影本身内容来看,对宗教的皈依,对民族文化的坚守和传承,对“信仰之光”的自信,是中华民族长久不衰的原因[2]。其次,从《冈仁波齐》所投射的小众电影领域看,其实国人的文化自信已逐渐回归,人们已经不单单通过标签鉴定文化,而是选择从文化本身鉴定文化。

2 文化自信的内涵

何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及人民对其固有文化所具价值的高度认可和不遗余力的作为,以及对文化长期保持活力持有坚定信心,是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和传承,对“信仰之光”的自信,也是中华民族长久不衰的原因。

这里所提到的“固有文化”,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被一代代中国人认可、履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如传统儒家文化中对教育的注重和人才的培养,在当今社会发展为“教育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3],谋在彼时,意在长远;又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在细微处给当今社会增添了一抹温馨、一丝善意;再如《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呼喊,激励着国人接续奋斗,改写命运。第二,革命文化,它是党、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在革命年代披荆斩棘所铸成的价值追求、英雄品格和精神力量[4]。这一时期形成了许多优秀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和“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英雄主义精神,是我党从幼小走向成熟,并带领人民完成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坚实力量。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走长征路,重温先辈们的革命精神。第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改革开放以来,一改往日风气,在实践中不断孕育出来的具有民族作风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5]。近代以来,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荼毒,中国人民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人一度丧失文化自信,甚至想废除汉字、全盘西化[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语言在与时俱进,我们的文化也更有了民族气派、民族作风。如将“田园牧歌”推向世界的“东方美食生活家”李子柒和传承“赤水竹编”并借此助力家乡脱贫的“90后”非遗传承人杨昌芹,他们就是文化自信的最好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不断升华并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和主流,三者皆是在历史发展和实践探索中积淀而成的,极大地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不仅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方面,更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每个细微处。在世界联系愈发紧密的今天,“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崇尚正义”等思想不仅在处理家庭、社会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也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和突破口[7]。

3 中国社会与优秀传统文化

3.1 中国社会是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的基础

旧时,儒家思想被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以维持社会秩序、伦理。在传统的礼俗社会中,并不是所有的事都依赖于亲疏远近,在有关道德层面的事情上,乡绅的话语权开始出现。各地乡绅所掌握的传统儒家思想对基层社会有着极为深刻且长久的影响。基层社会碍于人情和伦理,往往会选择遵循这种秩序。礼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之一,是儒家思想的社会化。“礼”,礼数,儒家核心思想之一,是一种公认的在不同场合的行为规范,如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等。“俗”,风俗习惯,是一种民间流行的习俗、文化和风尚,具有乡土特色。礼和俗相辅相成,息息相关,二者既沟通了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也维护了社会稳定。一般认为,礼是从俗衍生出来的,并且超越了俗。礼成熟后,通过对人的教化,使其不论被监督与否,都会因怀有敬畏感而主动信服,形成礼制。礼制上升为统治阶级意志,以法的形式确立[8],再以强制性手段渗透到日常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实现“人化”和“化人”的双向互动[9]。由此,礼俗文化就是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化的产物。

3.2 中国社会是优秀传统文化存续的载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中国乡土社会,与其密不可分。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人也有着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从密布的水网分割而成的江南水乡到高原风沙堆砌而成的塞北窑堡,从苗寨到吊脚楼再到蒙古包,中国的村落繁多,各具姿态。“中国乡土之子”费孝通一生都致力于对中国乡土社会结构和风土人情的研究,“差序格局”便是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它有别于西方的“团体格局”[10]。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宗族社会,其社会关系网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基础上的,呈现出“差序格局”。在这一格局中,每个人以“己”为中心,与他人形成社会关系,与“团体格局”中每个人都同在一个平面上不同,“差序格局”如石子投入水中,水泛起涟漪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象征着关系由亲到疏。实际上,在“差异格局”的沃土中形成的传统文化思想和社会格局在现代中国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这种格局以血缘关系为依托,通常表現为家庭以及家风。如此,通过传承家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日常生活和家风文脉,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其次,这种格局还以宗族关系为依托,通常表现为宗族长老统治,长老则是格局中的核心人物,他将自己作为标杆,透过或近或远的关系,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建立影响力网络。最后,“差序格局”的维持主要依靠德治,而非法治。在这样一个熟人社会中,人们碍于社会关系以及他人看法而被约束。

4 优秀传统文化的“涅槃”

进入新时代以来,人们基于乡土情结,开始恢复对于传统文化的记忆。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国人再次呼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向和回归[11]。

优秀传统文化的“涅槃”,首先,应坚持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并非盲目自信,更不是“唯我独尊”、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的封闭自信,那是“文化自负”。在文化全球化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既要积极吸收一切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也要对外来文化保持清醒的认知,避免陷入“西方陷阱”。也就是说,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2],一方面积极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学习西方有益经验,但也要避免陷入西方思维。世界不同国家、民族,抑或是不同宗教信仰的文化与文明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欣赏并悦纳其他文明的优点,中国的文化自信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其次,结合城乡自身的特殊性,从“主要矛盾”上区分“城市人”和“乡村人”的不同需求[13]。关注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人们的切身利益,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群体,划分不同的任务重难点,运用人们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教。在中国的乡村,大部分的传统文化得到了保留,这种文化保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由于乡村与城市的不同,乡村比城市更完整地保留了自然环境、乡村部落、建筑风格、民间工艺、民俗服饰等。二是民俗文化。相较于城市人,乡村人民历来更重視民俗,婚姻习俗、丧葬习俗、新年习俗和其他民族传统节日的一系列礼仪文化,世代相传,且从未流失。三是精神文化,如传统儒家文化中对于教育的注重和人才的培养,又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礼俗,这与乡村社会的家族、宗族观念是近乎一致的。如此,建构“乡村自信”就要把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相结合[14],将优秀历史文化与传统和恬美的乡风民风发扬光大,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和谐心理机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文化自信”。中国制度、道路和理论的优势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从中不断汲取养分和活力,坚持文化自信,既是对制度、道路和理论的高度认同,也是不遗余力践行“四个自信”的基础[15]。在新时代,各国综合实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但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新时代青年,坚持文化自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实践中贡献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是尤为重要的。

5 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洪流中,我们的文化融汇诸子百家和众多民族的思想智慧,且从未间断过,这些文化基因早就牢牢镌刻在了国人的骨子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次回归,任重而道远,需要后辈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使优秀传统文化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雪婷.科斯特·蒂姆伯格的文化思想[J].汉字文化,2019(14):137-138.

[2] 黄子萱.以“文明冲突论”视角探析文明的共存与交流[J].大众文艺,2019(07):233-234.

[3] 于婉华.试析习近平人才思想对高校人才培育的启示[J].戏剧之家,2019(28):127-128.

[4] 徐茜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构建文化自信的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汉字文化,2020(10):165-166.

[5] 孙建华,马焕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研究述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08):18-24,107.

[6] 孙建华,高迪.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及其独特贡献[J].社会主义研究,2018(02):41-47.

[7] 马焕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中的“和”思想[J].经济研究导刊,2018(28):185-186.

[8] 刘云林,舒婷婷.道德善的维度及其实现路径[J].江海学刊,2021(02):220-226.

[9] 曹顺仙,张劲松.生态文明视域下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经济学的创建[J].理论与评论,2020(01):77-88.

[10] 李瑾.从《乡土中国》看农村基层文化发展[J].汉字文化,2020(08):183-185.

[11] 牛庆燕.全球化视阈中的生态文明话语权重建[J].科学社会主义,2019(06):108-114.

[12] 黄子萱,孙建华.准确完整地认识和把握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6):22-33.

[13] 孙建华,崔媛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理论视野,2018(10):80-83.

[14] 高迪.“生态命运共同体”理论的价值诉求研究[J].汉字文化,2019(16):191-192.

[15] 王金玉.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方法论特征[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18-23.

作者简介:徐广艳(1997—),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回归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