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职务发明权益再分享机制建设路径研究

2021-09-10付坤李明康

河南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机制

付坤 李明康

摘 要:综合应用经济学、管理学及法学相关理论,明确主体,定位角色,设计包含“利益驱动机制”和“管理推动机制”的高校职务发明权益再分享机制,并以高校知识产权贯标为抓手,进行实践应用与检验提高。通过明确主体、角色定位、机制设计、实证检验与改进提高,设计高校职务发明权益再分享机制建设的路径,达到提高效率、激发创新、促进转化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职务发明;权益再分享;机制;知识产权贯标

中图分类号:D9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1)21-0127-04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Re-sharing Mechanism for Service Invention Rights in Universities

FU Kun    LI Mingkang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Shangqiu Henan 476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egrates applied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law-related theories, clarifies the subject, positions the role, and designs a re-sharing mechanism for service invention rights in universities that includes "interest-driven mechanism" and "management-driven mechanism". Focusing on whether universities implement intellect property management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carries out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improvement. By the path that to clarify the subject, position the role, design mechanism, test empirical and improvement, and design a re-sharing mechanism for service invention rights in universitie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efficiency, stimulating innovation, and promoting transformation.

Keywords: service invention in colleges and inversities; equity re-sharing; mechanism;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andards

1 緒论

高校职务发明成果不能转化实施是最大的浪费,当前我国高校职务发明成果数量突飞猛进,但转化实施率低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校职务发明权益分享机制不完善,发明人及其他参与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调动[1]。近年来,理论和实践都对这一问题进行积极回应,产生了不少理论研究成果和改革实践。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及实践,可得出研究发展趋势。

1.1 相关理论研究情况

学界对高校职务发明薪酬制度、利益分配及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部分学者开始探索职务发明权益分享机制。刘凤、张明瑶、康凯宁等[2](2107)对收益分享问题进行了研究;万志前、朱照照[3](2017),翟晓舟[4](2019)认为应实现各主体自身权责一致和权责平衡,刘群彦[5](2019)从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和激励论中梳理职务科技成果产权激励的理论脉络。张明[6](2020)认为权益分享应当遵循约定优先原则;刘鑫[7](2020)认为有必要展开具体的法律规则设计,以强化专利权益分配正义的伦理保障。

1.2 国内实践情况

我国对高校职务发明权益分享相关的法律规定有《专利法》《专利法实施条例》《科技进步法》《成果转化法》等。2020年《专利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改,进一步完善职务发明相关规定,明确单位可以依法处置职务发明相关权利,强调国家鼓励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实行产权激励,采取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使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合理分享创新受益[8]。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年公布了《职务发明条例草案》,2015年《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再次对外公开征求意见。由此可见,我国对职务发明制度也在不断地探索与完善。

我国采取了若干改革措施,将职务发明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下放给高校,职务发明成果转化所得不再上缴国库。职务发明转让收益用于奖励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比例不低于50%,设立了对科研人员股权奖励办法。高校也积极探索职务发明所有权改革,西南交通大学开展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将转化后奖励前置为“所有权共有”;四川大学建立了科学确权的决策机制,进行学校与成果完成人的产权分割;上海交通大学探索实施“权利分割+授权投资”的模式。2020年5月,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了《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选择40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试点。

1.3 国外实践情况

国外高校职务发明的收益分配模式可分为固定比例模式和浮动性比例模式。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高校专利转让和许可工作由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开展,其转化率高且转让许可费用较高,对于高校发明人也具有激励性,较为顺畅。

猜你喜欢

机制
基于目前班级阅读下幼儿多元表达内在机制的创建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精准扶贫机制决策研究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精准扶贫机制决策研究
浅谈基于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
分红机制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
分红机制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
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