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021-09-10杨敏斌
杨敏斌
[摘 要] 中职学校中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具有抽象性强、难度大等特点,加之中职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弱,如果教师单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出现知识与技能脱节现象。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就要结合现代学徒制,发挥师傅教育优势,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016-02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与现代学徒制融合在一起,能够在师傅的指导下,将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传授给学生。想要发挥现代学徒制教育优势,就需要学校主动与企业进行合作,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确保学生能够在做中学,以此来掌握知识与技能,在毕业后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一、现代学徒制的概述与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对于现代学徒制来讲,其实就是企业与中职院校、教师与企业师傅之间的合作,通过引入多样化的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充实知识储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岗位技能,在提升理论层次的基础上成为企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在中职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中引入现代学徒制,能够弥补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不足,将学生从长期在校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高人才培养效果[1]。
(二)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助现代学徒制学生能够摆脱传统的模拟学习状态,直接面对未来工作中所需要面对的一系列问题。当学生长期处于这一环境后,能够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面对存在的问题,在提出自身疑问的基础上主动寻求师傅的帮助,通过师傅所提供的指导来纠正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现代学徒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保持学习动力,积极面对专业学习。
2.落实个性化教学标准
通过对现代学徒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能够实现徒弟与师傅之间的一对一合作。加之徒弟在知识掌握能力、学习速度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就可以针对徒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的学习计划,实现个性化教学原则。可以说,在现代学徒制的使用下能够有效提升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教学质量[2]。
3.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现代学徒制教学与情境教学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通过师傅与徒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深入交流与学习中能够主动掌握知识,而徒弟也可以在师傅分配任务之前自行研究,在接受任务以后进行思考,在动手实践中解决问题。通过这一模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主动性,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4.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通过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在展现现代学徒制优势的基础上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掌握企业实际工作情况,在主动接受岗前培训、实践锻炼的基础上掌握工作信息情况,提升自身知识储备,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5.为学生就业求职积累经验
学生通过向师傅学习,能够得到进一步培养,同时也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来讲,能够在工作中表现突出从而提前被企业录用,也就降低了学生在就业方面的难度。学生通过参与企业锻炼,也可以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为自身未来求职发展奠定基础。
二、现代学徒制在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保障问题
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使得人才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企业中的员工来讲,其切身利益受到了社会劳动保障局的保障,但是对于现代学徒制的学生来讲,不仅隶属于学校,同时也属于企业中的一部分,但是对于这一类型的学生来讲,并没有专门的保障部门,虽然也推行了一系列保障制度,但是却存在着过于笼统等特点,在实际使用中所产生的效果远远低于预期目标[3]。
(二)企业参与感问题
部分企业对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参与感并不充分。对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来讲,学校方面表现比较积极,但是许多企业却持有消极的态度,甚至存在着敷衍了事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企业与学校合作中虽然提供了师傅,但是很容易造成师傅工作精力分散现象,而徒弟在实践中很容易出现错误,使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影响到了工作质量,当问题比较严重时还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等,在收益方面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也正是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企业在与学校合作中保持了观望的态度,虽然提供了实习岗位,但是表現出积极性不强等现象,而这也就降低了校企合作效果。
(三)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不符
中职学校中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主要以理论教育为主,但是对于企业来讲,学生具备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实践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但也正是受到知识结构差异较大的影响,造成学生在开始阶段中呈现出一定的不足,使得企业工作效率难以提升,甚至还会影响到原有的工作效率。
(四)师资力量与技术问题
在中职院校中由于师资力量不足,难以针对专业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课堂中习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知识更新速度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也正是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使得中职院校中的师资力量、技术研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难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此外,部分中职院校对教师参与实践研究的重视度并不高,也很少给予专业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支持,使得教师实践研究开展难度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