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1-09-10刘艳民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2期
关键词:闰土课前预习教学策略

刘艳民

摘 要:在当前教育体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求不断攀升。语文是小学教学的基础课程,也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基础,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学好阅读最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平时的学习水平。学生能在阅读中增长见识,汲取到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哲理,增加浓厚的文化素养。主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相关的研究讨论。

關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学生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和富有深意的人生哲理。读万卷书,方能行万里路,阅读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桥梁,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沟通,感悟作者的所思所想,或豪情壮志,或爱恨情仇,或家国情怀等,理解其中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形成良好的品格,促使自身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朗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大声朗读感受文字的力量,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学生的个人情感。如有关父爱的阅读内容《背影》,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文中父亲对孩子浓浓的父爱和恋恋不舍之情,尽管文中未对爱字描述只言片语,而挥墨最多的是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细致到父亲灰扑扑的衣服,离去时笨重爬上站台的动作,却塑造了一个善良、忠厚、老实、对孩子充满浓厚父爱的父亲形象。再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通过朗读感受到杜甫收到官军收复冀北一带的消息,初闻涕泪满衣裳,激动得潸然泪下,心恨不得从巴峡穿到巫峡最后直奔洛阳的喜悦之情。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健全完美的人格。

二、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阅读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具有较强启发性的教学问题,强化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进行思考,一方面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达到有效果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让学生进行阅读,拒绝走马观花。如在 《少年闰土》中,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阅读前提出问题:在文中,“我”和闰土的第一次见面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找出答案,“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正拿着钢叉向猹刺去,却让猹侥幸躲开,从闰土的胯下逃走了,这就是“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提出相关启发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阅读积极性,为提升阅读效果做好基础建设工作。

三、提前预习提升课堂阅读效率

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从而提升课堂阅读效率。课前的主要预习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学生要对阅读学习的文章进行通篇朗读,将不会的字用字典注明拼音,能把全文流畅朗读下来。第二,学生要用记号笔将自己觉得好的句子重点标记下来,例如修辞手法、关键词等,学习其中运用的修辞方式,填充自己的词汇库,增加词汇量。如《少年闰土》中,“高墙的四角天空”这句话描写出了作者对自己现居住环境的不满,像是被高墙围住的井底之蛙,向往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通过阅读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第三,带入课后的问题再阅读一遍全文,试着找出答案,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既可充分缩短课堂阅读时间,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在阅读中积累自己的词汇,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明确教学目标,鼓励自主阅读

教师辅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自主阅读。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阅读器、课外读物等来进行阅读。如何从知识的海洋中挑选适合学生的读物,就是教师的职责了,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目标,理解哪些书适合小学生进行阅读,除了我国四大名著外,《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等都非常适合学生进行阅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课外读物。

教师的引导是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更好地在阅读中感悟其中的力量,教师通过启发性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生还可以在语文教学开展前进行预习,提高课堂的阅读效率,养成自主阅读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有用的书籍才能不断地进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最终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帮助的建设型人才。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汤水英.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1(12):187-188.

[2]王雪燕.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1(38):51-52.

猜你喜欢

闰土课前预习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故乡》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