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与传播
2021-09-10杨晶
杨晶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遗留的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在长期的历史更迭过程中,许多种类各异、数量巨大的文化遗产逐渐存留了下来。然而,在文物出土接触空气之后,其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难长久保持原状,并且由于空气氧化作用,文物非常容易出现腐坏问题。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相关技术的研究力度逐渐增大,现代化、数字化文物保护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也逐渐得到开发。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历史文物进行更为妥善的修复、处理和保护,还可以打破现在研究技术的桎梏,利用文物对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钻研,使文物蕴含的文化可以得到广泛传播。
如今正处于数字化信息时代,信息化改革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数字化技术已经运用到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工具。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人们逐渐重视起了文物保护方面的数字化改革。由于时间的长期洗礼,文物往往比较脆弱或者常有破损,文物保护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保证文物的完整性,并且起到延长文物寿命的作用。而且,在保护文物的同时,还不能影响到文物的展示工作、专家对于文物的修复和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只有做到对文物的全面保护和应用传播,才能够实现文物工作的现代化改革,从而使文物呈现更好的状态,从而促进学者对于历史的深入研究。
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
我国历史文物的基本保护工作,主要被分为文物的修复和文物的抢救,并且要为文物构建起适合保存的外部环境,避免文物被破坏,或者出现腐坏的现象。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在传统文物的保护方面,有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亟待解决。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文物保护政策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就需要建立起以国家政策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物保护和管理机制。除此之外,经济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经常会出现为了谋取短期的经济效益,从而牺牲、破坏、浪费文物保护工作的违规违法事件。在传统的文物保护工作中,社会各界也经常会出现轻视保护、重视经济效益的现象。
当今社会,计算机科学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加快。历史文物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文物的生存空间和文物保护的范围正在不断减小。而且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出现了巨大变化,社会建设与原有社会形态相比出现了灾害性、建设性的破坏。而且,人们只是片面地根据文化项目的经济价值进行维护,并没有从根本上实行对文物的保护,这样对文物起不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甚至还会对文物造成破坏。在西方的文化对全球构成深远文化影响的背景下,我国想要实现现代文明建设,就需要足够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支撑。而且,现在西方文化正在逐渐渗透到我国民族文化的边缘部分,在这一影响下,不管是我国的民族文化思维还是文化生态,都出现了非常巨大的变化,我国传统的文化,尤其是历史文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非常巨大的威胁。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构中,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是两个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两者相互融合,共同构建起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成为我国现代文化的建设基础。
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对文物进行抢救和修复,并且给文物构建起合适的外部保护环境,是文物保护工作中最为必要的。但是对于残缺文物和流传于文献的文物等等,传统的文物保护方法便无计可施。
针对于残缺部分的文物,运用数字化的复原技术和设计工具,就可以实现文物整体造型的推理复原。在利用数字技术对残缺文物进行复原的工作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对于兵马俑的复原。兵马俑的挖掘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是被完全修复好的兵马俑文物只有不到一半。现如今收藏于秦俑博物馆的兵马俑数量巨大,如果全部按照传统的文物保护方法进行修复,需要耗费非常长的时间。如今科研人员在安装好激光扫描仪之后,通过对兵马俑碎片进行扫描提取,通过兵马俑碎片的裂面数据,就能够实现兵马俑碎片的对接,从而實现兵马俑碎片的准确拼合,对兵马俑进行修复。
在进行考古挖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的遗迹和遗物信息,这些是考古学的重要基础数据。但是在长时间的保存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文物古迹很容易受到雨雪、风化和氧化等等自然力量的损坏。与此同时,在对文物进行挖掘时,很多人为的丢失、破坏和其他许多非主观的因素,也会造成文物遗址中许多重要历史迹象的消失。因此,对考古发掘现场的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进行记录,就变得非常重要。三维技术应用到考古发掘之后,不仅为考古信息的收集、整理提供了较大的方便,还为考古数字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非常可靠的科学依据。数字圆明园的再现,就是利用三维虚拟技术为核心技术实现的,通过借助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的技术对圆明园的原貌进行了恢复,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圆明园的美。
信息化网络数字的博物馆,是进行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方法,也是对传统文物进行传播的最重要工具。构建信息化数字博物馆时,需要利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在网络平台上再现传统博物馆的功能和优秀的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播和深入研究,将历史文物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发扬。在技术方面,则采用了超文本、图像、声音和三维空间等等数字化多媒体的方式,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突破和创新。除此之外,数字博物馆的建立,还将考古信息更深层次分类、处理和利用,提高了文物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各种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逐渐全面,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渐成熟,并且不断涌现出了更多新的技术种类。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传统的文物保护机制当中,对于文物的修复完全依靠工匠的手工操作,但文物修复的高精细度要求、巨大劳动量要求,以及文物修复工作的巨大难度,制约了传统文物修复工作的速度和完善程度。因此,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对于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改革就十分重要,将数字技术应用到文物保护工作之后,从文物的发掘、保护到文物的修复工作,数字技术不仅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还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文物工作人员的压力,从而使文物保护能够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枣庄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