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情境化的反思和探索
2021-09-10张俊锋
张俊锋
摘 要:新一轮高考改革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核心考查的目的之一。如何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试题情境化是必然趋势之一。但又如何让试题情境化更能体现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呢?在改革初期,仍需教育工作者去反思和探索。
关键词:物理学史;情境;创新;规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8-0041-2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健全情境化试题的检测能力?笔者在此做一些探索和完善。2021年3月刚完成的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俗称“深圳一模”,是广东三大模拟考试之一。往年都有20多万以上的考生参加该考试,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是高考前极其重要的一次“预演”。“深圳一模”的卷子几乎每一道题都跟生活实际联系得比较紧密,具备了试题情境化的基本要素,对“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四个方面也进行了全方位的考查。整体而言,这是一份质量非常高的模拟卷。但笔者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平时跟考生接触得比较紧密,能够掌握一般学生的审题习惯和思考方式,觉得试卷仍是有一些“小瑕疵”。笔者结合本次“深圳一模”的试题对试题情境化的若干个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探索。
1 物理学史的考查应以何为纲
物理学史的考查能体现新课程标准对核心素养中“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基本要求,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1]。物理学史从考查内容来看,有科学家的“主角”和“配角”之分,比如2014年全国卷Ⅰ第19题的“阿拉果”就是明显的配角,知不知道“阿拉果的圆盘实验”并不影响做题。从考法来看,物理学史也有“对号”和“表述”上的考法,比如,较多模拟试题要求对“某某发现了某种现象或规律”判断是否正确的考法就是典型的“对号”考法,而“深圳一模”第1题的题目“由已知现象,经过逻辑推理和数学工具验证,再进行合理延伸,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种方法的是”则是典型的“表述性”考法,它不单要求学生对科学家和突出贡献要配得上,还要对其突出贡献的内容会作深刻的理解和准确表述。这种考法避免了简单的机械记忆,更加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物理学家的精神和智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2020年全国卷Ⅱ第14题就是这种“表述”上的考法。虽然“法拉第”对应 “电磁感应定律”就是典型的“对号”考法,但电焊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定律则需要深刻理解“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之后才能判断。
2020年的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到高考应引导高中教学[2],平时的模拟卷也应该体现这一主要
功能。“深圳一模”第1题中提到牛顿是首次提出“人造卫星”设想的科学家,这是人教版和粤教版教材都涉及的知识点,且都提到他的设想内容,确实体现了“由已知现象,经过逻辑推理,再进行合理延伸”的科学思维方法。但是,牛顿是否进行过“数学工具验证”呢?部分优秀生表示疑惑。其实,无论是人教版还是粤教版的教材都没提到这个,笔者在网上的百度百科也没搜索到这方面的内容。笔者从教学的角度去思考,假设牛顿真的进行过数学工具验证,这对高中物理学史的教学引导会造成较大的困惑:我们应该讲解到什么程度才是最有效的?因为物理学史的内容讲得过深过泛都会导致教学精力分散,得不偿失;讲得过浅过窄也会影响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实际效果。笔者认为,教材就是物理学史最好的考纲,不偏不倚,最为合适。
2 情境化试题如何才能准确地描述实际情境
笔者认为,试题描述的若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可以让知识不再出现理论空洞,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若试题描述的情境不够准确或是有歧义,所检测出学生实际能力水平的真实性就会大打折扣。此类情况已经在几次大型的考试中造成“翻车”现象,比如2021年广东的适应性考试中第15题的题目“某学生在水瓶中装入半瓶热水盖紧瓶盖,一段时间后,该同学发现瓶盖变紧”中的“水瓶”究竟是普通矿泉水瓶还是外壳坚硬的水瓶?若是坚硬的水瓶,体积不变,分子数密度不变,但温度降低,分子的热运动越不激烈,撞击瓶盖的次数一定是减少的;若是普通的矿泉水瓶,水瓶的体积可能会变小,分子数密度变大,但由于气体压强和温度减小,单位时间内瓶盖受到瓶内气体分子的撞击次数并不一定减少。而且高中课本对“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某面积的撞击次数”影响因素并没有进行解释,应该属于是“竞赛”或“大学物理”要求的范围。同样,这种知识上的“跨界”延伸,势必也会给我们的教学造成很大的困扰。
同样,“深圳一模”的第5题也出现类似的问题,题目“如图,一玩偶与塑料吸盘通过细绳AB连接,吸盘吸附在墙壁上,玩偶静止悬挂,忽略玩偶与墙壁之间的静摩擦力,则”中所描述的吸盘是靠什么原理吸附的?现实生活中大概有两种:粘性吸附和气压吸附。若是靠粘性吸附的,重力与墙壁和绳子对它的作用力相等;但若是靠气压吸附的,考虑到气体的压强差,那重力与墙壁和绳子对它的作用力就不再相等了。虽然这种描述不够准确可能并没有对最终的答案造成实质性影响,但这种歧义也容易造成学生关注焦点的分散,对考试的公信力也会产生怀疑。因此,在试题情境化的过程中,以生活的经验、常识、实物图等去替代题干严谨的表述都容易造成描述实际情境的歧义,同样表述上的不严谨也容易造成歧义,这是对命题者的一大考验。
3 实验如何才能实现有意义的创新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素质教育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对创新性的强调,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也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方向[3],所
以实验创新一直以来都是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目前的高考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创新实验的赏析,而不需要学生亲自设计实验。但要“赏析”创新实验,首先实验本身应具备一些“亮点”,比如可以减少误差、操作更加简便、方法的延伸应用等。“深圳一模”第11题的实验确实在“验证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方面作出了创新,滑轮两边的拉力相等的原理保证了两个物体受到的拉力相同。但这个实验还具有哪些“亮点”呢?笔者认为,这个创新实验需要平衡兩小车的摩擦力、需要更多的实验器材、操作更不方便,觉得相比于传统实验不见得有多大的“亮点”。这种不具备“亮点”的创新真的能够服务选才、引导我们的教学吗?笔者对此表示疑惑。
实验创新不单要进行有意义的创新,而且也应该在规范之下进行创新,因为规范是实验操作成功的保证,是实验数据正确的保证。比如“深圳一模”第11题的第3问提到“下列操作必要的有:连接小车的细绳与桌面平行、平衡两小车和桌面间的摩擦力”。从实验的规范角度考虑,本应该在木板上完成的小车实验,放在桌面上做合适吗?平衡摩擦力时,本应该将木板一端垫高才能平衡摩擦力,如今放在桌面上该如何平衡摩擦力呢?垫起桌子的一端吗?实验时,细线本来必须与木板平行才能确保合力等于绳子的拉力,但平衡摩擦力时已经垫起了一个倾角,细绳又怎能跟桌面平行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势必会对善于思考的学生造成思维混乱,相反对死记结论的学生反而是获利的,这与命题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综上所述,试题情境化的模式已经基本清晰,但仍需要不断地完善和优化,才能让严谨规范、多姿多彩的情境化试题落地生根,才能让考试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6.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9-11,13-26.
[3]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0-15+34.
(栏目编辑 陈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