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前传”
2021-09-10赵聪
赵聪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从海南文昌启程,直到2021年5月15日了时18分,才稳稳降落在位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上。在登陆火星前,“天问一号”走了多少路,看到了什么风景,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儿,又克服了哪些难以想象的困难?让我们一起来回顾!
环火3个月
“天问一号”距离家乡3.2亿千米,是走得最远的中国远行客。2020年7月23日,它从海南文昌启程,截止着陆前,已跋涉295天。
在这些天里,它曾举起自拍杆,拍下深空掠影,向祖国报告平安;也曾回望故土家园,拍下地月合影,遥寄思乡之情。
最重要的,它先后多次修正前行轨道,更精准地朝火星奔去。
2021年2月24日,它踩下了“史上最难”的太空刹车——通过3次近火制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顺利飞抵火星。在火星上空踩下的这几脚刹车,分寸有多难拿捏?科学家说,就像从巴黎打出一个高尔夫球,让它落进东京的某个球洞里。
到达火星上空后,“天问一号”没有立即降落,而是环火飞行数月。
中国首次探测火星,最重要的是妥妥成功,因此,“天问一号”选择了最稳妥的模式——“先绕后落”。
“天问一号”环绕器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杜洋介绍,我国在“天问一号”探测任务之前,尚不掌握第一手火星环境资料,对火星的地形地貌、天气环境等各方面情况尚不熟悉。
在本次任务中,根据全球已公开的数据,在任务规划中首先预选出一个首选着陆区以及一个备选着陆区,并通过环绕火星的方式对预选着陆地点进行探测。
在将近3个月的时间里,“天问一号”在火星停泊轨道上“兜圈”式飞掠,不停地鸟瞰着陆点——乌托邦平原。借助携带的相机和光谱仪,它看清了火星的地形地貌,监测到了火星沙尘暴的当季动向,也看到了着陆地区的坡度、凹坑等。
科研人员根据观察到的最新情况,不停地完善火星着陆方案,避开恶劣的火星天气,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实施火星着陆计划。
自主闖险关
随着“天问一号”两兄弟分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也进入了最后的忙碌时间。很快,着陆巡视器将迎来火星着陆的挑战。其间,信号会被等离子鞘层切断,“天问一号”将短暂失联,所有的难关只能靠着陆巡视器自主去闯。
此刻的航天工作者就像一位丈夫,妻子即将进入产房,他等候在门外,能做的已经很少,但抑制不住兴奋和紧张。
火星着陆一直有“黑色7分钟”的说法,最早起源于美国火星探测任务,揭示着陆过程的险象环生,具体耗时却不尽相同。据专家介绍,中国“天问一号”任务中,探测器从进入大气到着陆火星,全程预计9分钟。
火星稀薄的大气屏障曾让数个人类探测器殒命。一头扎进不可知的大气环境,是世界一半以上火星探测器着陆失败的主要原因。“天问一号”在赢得荣誉之前,先要经受世所罕见的残酷考验。
事实上,我国虽未着陆火星,却有类似的技术基础。我国“神舟”系列飞船曾多次成功从太空返回地球,“嫦娥”系列探测器也曾多次实现月球软着陆,这些都意味着我国已熟练掌握降落伞减速、动力反推减速等技术。
但这些技术能不能照搬到火星着陆上来?答案是否定的。
主要是因为火星大气环境的特殊性。火星有一层稀薄的大气,这使得火星着陆与登陆月球相比,不能仅仅采用动力反推的方式,还需增加气动减速和伞系减速等环节,因而着陆控制更为复杂。而地球虽然也有大气层,却与火星不同。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火星表面常有风沙和尘暴,会对着陆火星产生致命干扰,但对其具体运行规律却知之甚少。
另一个难点在于,当火星探测进行到着陆这最为凶险的一步时,探测器与地球却是完全失联的。火星探测器专家介绍,首先,探测器高速再入时,和稀薄大气积压产生冲击波,形成等离子鞘层,导致通信中断;其次,因为火地距离3.2亿千米,无线电信号一来一回要35分钟,着陆过程却只有短短几分钟,人根本来不及干预。
2021年5月15日凌晨4时许,火星上空,“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中的“两兄弟”在做最后的告别——相伴295天后,环绕器和承载着“祝融号”火星车的着陆巡视器正式分离。
随后,环绕器抬升了自己的轨道,迎来新的使命——为火星和地球之间架起通信桥梁。
此时,着陆巡视器独自上路,它调整姿态,防热大底朝前,沿着进入火星大气层的轨道滑行,瞄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狭窄“走廊”。
三小时后,它进入火星大气,迎来整个火星探测任务的惊心动魄时刻。生死考验后,它将代表中国完成首次着陆火星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