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海上油田钻完井作业安全管理

2021-09-10胡生勇

化工管理 2021年24期
关键词:精细化技能人员

胡生勇

(中海油服油田生产事业部湛江基地,广东 湛江 524057)

0 引言

海上油田钻完井作业的过程中,应该采用集中式开发,根据预算,设计能够符合工程标准的钻井设备,但也会占据大量场地并带来很多交叉作业;另外还会被各类天气影响,如:海啸、飓风、洋流等,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危险性,因此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文章针对该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展开讨论,同时实行精细化管理,实时解决现场管理中的安全问题,提高管理质量和操作人员能力,保障海上油田钻井作业的安全。

1 海上钻完井作业安全管理难点分析

该作业的实行受制于场地的有限以及气象环境的多变,危险性非常高,随着近些年来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施工所耗时间大幅减少,但相应的会给现场的安全管理带来更大压力。作业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对物料吊装摆放、设备负载能力、人员能力素养等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验其现场的管理水平。该作业的安全管理主要受到下列因素的约束:

1.1 作业空间狭小,吊装作业繁重

一般的海上钻完井作业平台,其面积大概在1 800~3 000 m2之间[1]。除了某些设备,如:固控设备、吊车、叉车、泥浆池等,可以放置在平台上,其余需要实行吊装,摆放的场地正常不到1 000 m2,但实际操作中用到的原料、设备以及管道线路数量远远不止于此,为确保过程的顺利,必须要遵从规定工序完成相关物料的吊装和摆放。

1.2 人员调整频繁,合作型作业多

伴随钻完井技术的推广和完善,作业人员逐渐明确了各项作业的分类,专业公司的数量不断递增。参与到该作业各环节的服务商数量已经突破了20个,各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工作素养不同,不利于安全管理的实行。比如,在作业过程中,单单完成一个管柱作业,就至少有八家服务商参与其中,且不同作业中参与的服务商各不相同,怎样鉴别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以及加快钻完井安全作业的开展,成为了该管理的难题。

1.3 海上环境的严格封闭,作业人员的情绪低落

受到海上环境的限制,作业人员的活动区域狭小,且信号不通,与外界交流困难,娱乐方式单一,这些都给作业人员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怎样及时察觉并正确开导作业人员的低落情绪,是安全管理的关键。

2 精细化管理在海上钻完井作业安全管理中的价值

参考海因里希安全法则,如果可以避免未遂事件的出现,就可以减少大型事故的出现。虽然前者无法直接损害人的健康和财产,但其产生因素、发展流程与大型事故完全一致,所以在实际管理时,需要根据潜在危险和违规行为的产生特点,找到适合的高效管理方式和手段来及时消除隐患及违章行为,这是预防和解决事故的最佳途径。该管理的落实需要将整理精细化理念、贯彻精细化流程以及获取精细化成果等环节融入到生产当中;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各司其职,培养服务意识,强化安全技能;还要强化规则认同感,在作业的各个阶段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提倡细节理念;重视结果的导向作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努力实现时效性[2]。因此该理念的实现需要完美符合钻完井作业要求,如图1所示。所以提出猜想,参考该管理理念,并对其难点展开分析,针对高发事故和事故的高发人群,在进行该作业时采取安全管理手段,提高对目的性安全技能的重视程度和培养力度,确保该作业的安全和顺利。

图1 精细化管理与海上钻完井作业的结合思路

3 海上钻完井作业安全精细化管理设计

3.1 精细化安全管理原则

参考海上钻完井作业的特点和意外事故的统计结果,在作业过程中,需要保证安全管理措施的精细化,以及满足下列要求:

(1)风险等级的排序规则。该作业受到海上环境和有限条件的约束,常常出现交叉作业。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受到干扰,同一时间内只能实行两项作业,致使风险等级的评估困难;另一方面是在上述两项作业中,最多允许一项高风险作业的进行,并将其设为最高优先度,一旦出现意外情况,为了确保高风险作业的安全,就必须暂停另一项作业的进行。

(2)掌握关键原则。对现场作业中经常出现的伤害类型进行分析,并有目的性地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另外,在走廊、餐厅等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海报,以此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针对经验欠缺、专业技术不够成熟的新人,鼓励其加入技术交底会以及参加专业技术培训,掌握作业工序和相关技能,并在现场由考官对其具备的安全技能进行测试,在其工作的同时,提倡其与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作业人员合作。基于管理的高危和易发两个关键因素,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加强安全管理,避免意外事故的产生。

(3)多重保障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高强度、高风险的作业,需要提前了解作业现场,做好充足的应急准备和风险预防;在相关准备工作就绪时,还要结合该作业存在的潜在危险,制定更多的应急预案;尤其对意外发生概率较高的作业,还要多加预防,确保在危险情况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在关键阶段,必须要暂停一切可能带来影响的作业,且额外安排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测跟踪[3]。

3.2 精细化安全管理措施

(1)充分了解地层,认真编写规划。在完成该作业之前,需要参考地质策划书和井位意见书,分析邻井的地址状况,确保充分掌握地层潜在风险,如:异常高压的存在、地层的坍塌泄露以及有毒气体的排放等。另外,依据已知的地层状况,开展作业工序设计,该设计方案要符合企业标准,且需要分析其中的风险位置,做好危险提示。

(2)准备充足物料,调试作业设备。在现场开展作业时,需要检查现场物料和设备等条件能否达到国家和企业规定的标准,并运行作业设备,从现场物料中抽取一部分进行检测。形成设备护理和检测体系,保证其正常运行,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现。

(3)资质素养达标,掌握安全技能。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其必须拥有相关技能的资格证书,并掌握作业所需的安全技能。针对教育程度低、工作经验欠缺、专业技术差等事故更高发的人群,首先,要强化其安全意识教育和专业技能测试,提升安全技能水平;其次,在开展作业时,新人需要与经验丰富的“老人”配合,以此保障其作业安全,尽可能地防止危险行为的出现,减少作业中的隐患和违章行为,避免意外事故的频繁出现。

(4)明确分析风险,做好应急预案。在该作业的实行过程中,需要对单个项目采取风险分析,此环节需要根据作业现场的具体情况,针对潜在风险的出现采取预防措施,分析并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要在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基础上,尽可能保证作业设备和工具的安全。

3.3 钻完井作业安全精细化管理实施

(1)针对手部损伤、砸伤、高空坠物三项事故类型开展安全培训。保证该平台的所有员工能够接受培训,并大幅增加培训次数,确保每个季度都能得到至少一次的安全意识培训机会。完成培训后,测试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并在钻完井的作业过程中,根据已有的奖惩制度对潜在风险开展排查和整改,奖励那些能够及时发现和阻止不安全行为的工作人员,对违章人员多加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2)深入开展技术交底和风险分析。在开展作业之前,必须要求现场的负责人员提前掌握现场情况,在其进行技术交底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分析潜在的风险点,同时采取预防措施,做好应急预案。各项目的负责人,必须要对其负责区域开展专项技术交底和做好安全风险预防。最后根据作业各环节的衔接部分展开风险分析,保障作业安全管理的公开性。

(3)提前布置任务,明确各自职责。在完成该作业之前,将员工安排到各自岗位,并明确人员调休和换班的次序和时间,尽可能依照事先的人员分配,并适当吸收新老力量,开展“以老帮新,相互协调”的合作模式。明确作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在确保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之外,还要在作业现场安排一位专业负责人负责人员调控和安全作业,防止配合不当或者技术缺陷引发的危险出现。

(4)及时总结归纳,做好对现有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调整。尤其是在钻完井作业的安全管理中要始终坚持精细化,在现场作业环节,按时计算已知的安全隐患数量,结合计算结果,改进后续的培训大纲和实行人员调整。在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升级,最大程度上减少作业隐患,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现。

4 结语

总而言之,海上的作业环境和条件相当艰苦,工作人员长期在该条件下作业,一旦安全管理工作出现了纰漏,就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甚至会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因此,为了完成海洋钻井平台的安全管理,就必须强化精细化管理手段,确保钻井设备的运行效果和效率。

猜你喜欢

精细化技能人员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劳动技能up up!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拼技能,享丰收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