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2021-09-10徐逸丰
徐逸丰
乡 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战略,是实现农村与城市同步小康、共同进步,科学化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满足广大乡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
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乡土文化是现代文明之母,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振兴乡土文化,增强乡民文化自信,培育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时代农民,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地方志作为铭记地方发展历程、传承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发挥好职能优势,活态传承乡土文化,保留乡土文化的魂与根,融入新时代的灵与脉,是我们必须书写好的乡村振兴战略开局之章。乡村振兴若没有优秀乡土文化做支撑,即便物质再发达、再丰富,也不过是一个没有内涵、缺乏灵魂的躯壳。为此,笔者以清末民初乡土志蓬勃发展的经验为借鉴,探索保护传承、振兴发展乡土文化的新思路和着力点。
一、编修乡土志的意义
(一)编修乡土志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提出:“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鼓励乡村史志编修。”这对于弘扬乡村传统文化、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因此,修编乡土志不仅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也是记载当代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发展变革的重要途径。
编纂乡土志,应与时俱进,教化人民群众了解本乡本土地情、乡情和文化沿袭,激发他们爱家庭、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引导他们投身家乡经济建设,激活家乡经济发展潜力。中国人自古以来乡土观念浓厚,爱国精神一直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我国历史上,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更加激发了仁人志士的爱国热情,浓郁的爱国意识通过乡土教育表达出来,清末乡村志书中大多记载了“宗旨教人,爱国为要。爱国之道,始自一乡”“不知爱家,何以爱乡?不知爱乡,何以爱国”。由此看出乡土意识的培养是契合顺应传统教育中“家国天下”文化精粹的传承方式。
(二)编修乡土志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乡是国的组成部分,人都是先有爱乡之情,才有爱国之心。要热爱家乡,必须了解家乡。通过深刻认识家乡的风土人情、物产特色、历史风云、独特魅力,把这种传承性的认知逐渐深化为理论性的总结,形成一种思想上的比较优势,产生乡土与乡民、乡民与乡民的思想共鸣,最终融入血脉之中,沉淀为深沉、厚重的情感。
編纂乡土志,可教育引导人们把家乡的发展变化与祖国的繁荣昌盛联系起来,通过对家乡历史与国家发展脉络的梳理,由局部到整体、由过往到未来,明晰家乡历史的沿革发展,深入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热爱祖国。无论是风云激荡时期涌现出的勇于牺牲自我的英雄模范,还是日常生活中始终遵循传统美德的人生楷模,他们的行为和事迹中所蕴含的深刻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
例如,1935年4月红军鏖战摩天岭战役、1949年12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82师550团夜入青川黄土岭、解放青川等,对这些发生在家乡的历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可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家乡历史,感受战争时期革命先烈作出的卓越贡献,从而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们热爱家乡的感情,进一步激发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使命感、责任感。
(三)编修乡土志能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乡土志最主要的作用是留住历史文脉,同时引导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凝聚乡土情谊共识。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挖掘本乡本土的历史文化,更要注重挖掘现代中国的共同记忆,记述历史的辉煌,也记录岁月的沧桑。
乡土志与地方志虽然都记载一方水土人物,但也有不同之处。地方志是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或特定事项的资料性著述,是地方性的百科全书,主要作用是提供史料,具有外向型特征。但乡土志的作用是内向型的,更注重针对本乡本土人的一种情感联结,是凝聚爱国爱乡共识的教科书。有了这种共识,才能形成最基本的基层组织力与向心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组织保障。
乡村振兴既包括乡村经济的振兴,也包含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一种全方位的提升。就中国传统文化现状来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优秀传统习俗和村落文化渐渐遗失,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物产被人们忘记。比如,提到汉中的“三宝”:天麻、杜仲、龙须草,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汉中人都知道,80年代以后出生的很多汉中人就不知道。如果具有完善的乡土志体系,就能记录、记载、保存大量珍贵、详细的历史文化、地理物产、生活习俗等资料,起到传承村落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作用。
(四)乡土志能起到教化育人作用,对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需要以乡村自治和德治传统为基础。
中国是以农村为主体的社会,农村现有的道德传承、风俗习惯、文化娱乐,都为乡土文化发展和乡村治理提供了丰富的德治土壤。每一个村落或村庄从始至今产生的名人,他们或以学问学识、或以道德品行、或以治家爱国、或以忠勇救国、或以创业奋斗而闻名。这些人最容易被当地民众所认同,他们以其特有的身份、地位维持乡间社会的礼仪和秩序,教化乡里,造福一方百姓。我们把他们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记录下来,无疑会产生积极影响,起到教化育人作用,让人们明事理、辨是非、识善恶。
二、乡土文化与乡土志的关系
(一)乡土文化是乡土志的重要记述内容
乡土文化是一种传统的地域性文化,是对乡土最真实的表达。一方土地孕育一方人,所产生的文化都有各自最独特的符号与烙印。它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村落、古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家谱、传统技艺、古树木等。
乡土志是对一个村落发展历史的记载,客观反映一个乡村地理环境、历史发展、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物产状况、人物传记等方面内容,能让村民全方位了解村史村情、民俗乡风,能倡导村民“诚信、务实、崇学、向善”的价值观,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繁荣乡土文化,提高村民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因此,振兴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关键的一环。它既能凝聚共识,也能转变观念、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注入时代基因。
(二)乡土志对乡土文化的保护
首先,正确认识乡土文化的积极作用,树立正确的乡土文化观念,强化对乡土文化的教育、保护意识。要把保护乡土文化这一观念融入到日常素质教育中,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增设乡土文化教育内容,在学生中普及乡土文化知识。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要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方面,也要为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在保护中传承,也要在传承中发展。
其次,各个自然村落要根据本村实际,制定一些基本的保护规划和规则。要根据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合理地挖掘利用。比如,哪些传统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哪些传统文化需要有选择地挖掘其精华内容进行保护和传承。根据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理论,要把对乡土文化的这种建设权交给乡土民众,让村民根据自己的精神追求,通过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只有这样,才能使乡土文化植根于民众,在当今社会中发展,并得以保护和传承。
第三,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乡土文化包含农业文化、民间信仰、道德系统、风俗习惯、娱乐方式、地方戏剧、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内容,也包括蕴含在物质文化基础上的精神内容。比如,尊老爱幼、守望相助、诚实守信、邻里和睦等优秀乡风传统,既是乡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社会资源。一种手艺、一个传说、一个故事,一地之财富、一方之文化,都应该去记录、传承和发扬。整理出传统村落文化开发的着力点和方向,把非物质遗产文化、传统手工艺、传说故事等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让传统文化得以创新,这正是乡土志作用的真正体现。
三、编修乡土志挖掘乡土文化内涵,助力乡村振兴
(一)乡土志是乡土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桥梁
乡土志是反映一个地方自然地理、人文物产等概况的一种志书,是一种普及性教科书,具有教育人们了解和热爱自己家乡的作用,而乡土文化在教化中又是至关重要的內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由此看出,乡村要振兴,首先要做到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自信,发展好属于本乡本土的文化。建设乡风文明,把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修身养性、耕读传家、邻里和睦、勤劳节俭、扶危济困等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下去,正是乡土志的功用之一。
(二)乡土志是乡土文化书面化的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产生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农村由一个个比较分散的自然村落组成,每个村落都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习俗和一些传统技艺。这些文化、技艺的传承,有的依靠代代口头相传,有的依靠老一辈手把手传授,被传承人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这种传承属于记忆传承。记忆传承有许多弊端,比如:容易产生断代性的遗失,造成传统文化习俗和传统技艺消失;容易出现记忆错误,造成以讹传讹;不利于不同地域间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之间的交流,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发展、创新带来困难。而以乡土志形式用文字记载这些传统文化和技艺,属于文字传承、史志传承,能避免口授传承的不足,同时可以更多更快地将它们传承给下一代,也便于各个地方进行文化交流,促进这些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到更好的教化作用。因此,乡土志是传承村落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活态传承乡村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乡土社会元素的最好办法。
(三)乡土志是乡土文化精神内核的通俗体现
人的本质是其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文化属性必然深刻影响个人的思想。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只有加强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认同,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才能强“根”固“魂”,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随着移民搬迁政策的落实,许多传统乡村、古村落不断消失,它们所承载的重要历史文化信息、传统文化信息在不断消亡,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也在不断流失。如何既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又保证传统文化和历史信息不流失,作为全面系统记述一定地域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资料性文献,乡土志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乡土志记录的家乡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承担着对村民行为的引导、规训与教育功能。它以民俗习惯、地方经验、村落舆论、村规民约为主,用潜移默化的形式不断强化人们的行为规范,并内化为人们的道德准则。其倡导的修身养性、耕读传家、邻里和睦、勤劳节俭、扶危济困等价值理念,都是中华传统美德,不仅维护了中国古代农村的良好社会秩序,也和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
总之,乡土志编修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也是记载当代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变革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乡土志的乡土教材作用,促进修志、读志、用志向乡村、向最基层单位延伸,为乡村振兴夯实文化基础,可增强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意识,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作者单位:四川省青川县党员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