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其预防措施
2021-09-10左诚
左诚
摘 要:道路交通事故如同社会的毒瘤,会给受害人以及其家庭造成严重的伤害,并且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高达100多万,牵涉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3%左右。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地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规律和成因进行分析,并致力于探寻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从最大限度上降低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安全;成因;预防措施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步,但是城市交通拥堵、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引发了频繁的交通事故。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的研究数据分析来看,道路事故发生的规律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每天的18-21点,重型货车造成的死亡人数与事故发生数量高居首位,在所有公路类型中,二级公路发生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比最高。因此,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仍然处于严峻的状态。
1 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
1.1 人的因素
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诸多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主要是人的因素。根据公安部门相关数据显示,2015至2019年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驾驶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肇事造成的死亡人数比例分别为95%和2.6%,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比例的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是由机动车驾驶人员造成,其中因为无证驾驶、超速行驶、酒后驾驶、占道行驶、违法超车、夜间疲劳驾驶等原因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情况非常突出。
1.2 车辆因素
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的主要运行工具,需要以良好的车辆技术性能作为前提。如果发生车辆制动失灵、转向灯光失效、或者车辆超高超载、货物捆扎不牢固等,都会给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不安全的机械隐患。在车辆引发事故的因素中,主要是制动系统与转向系统的故障,尤其是个体车辆与挂靠车辆安全性能较低。
1.3 道路因素
近年来我国的机动车数量每年呈现递增趋势,但是道路基础设施却没有相应改善,低等级的公路数量较多,很多道路上缺乏中央分隔带以及路边两侧护栏,还有部分道路狭窄,限制、警告等道路标志不清楚、符号模糊等,这些都是造成交通事故的客观因素。
1.4 环境因素
交通量的大小,会对驾驶员的心理紧张程度造成直接影响。还有交通混杂程度的影响,由于我国的道路很多是双车道混合式交通,类型不同的机动车在一条道路上行驶,会因为动力性、行车速度的差距,造成交通混杂程度严重,给驾驶员造成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信息干扰。
2 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2.1 强化交通安全教育,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不管是机动车驾驶人,还是非机动车驾驶者、行人,其交通安全意识、法治意识淡薄,开车、横穿马路时不遵循交通法则,经常违章,是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成因。因此,想要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要从根本上制约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要加强机动车驾驶员的教育,并且还要延伸到全社会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大对人为行为的制约。
首先,机动车驾驶员的教育。督促其定期学习交通法律法规,并熟记于心,要督促其掌握机动车的机械理论,学习新操作技能和新技术,还要对驾驶员实施的定期理论考核、车辆审验以及机动车操纵技能考核。培养驾驶员形成良好的心理、技术素质,可以大大降低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帮助肇事驾驶人提高预防事故功能,是实施交通事故预防的有效动力。对于肇事驾驶人,应该遵循事故处理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心理健康康复指导,帮助他们学习和落实如何预防事故的措施,引导肇事驾驶人尽快消除交通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尽快恢复正常工作。通过对肇事驾驶人发生的事故作为案例,加强对他们的交通安全教育,通过计分、扣证等相关处罚,督促其吸取经验教训,将事故后果转化成预防事故的动力,帮助他们迅速提高预防事故的功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
其次,全社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养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是预防交通事故的治本对策,也是预防交通事故追求的最终目标。当全社会的公民都认真看待交通安全问题,交通事故自然就会减少,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多种宣传手段,促进交通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第一,学校教育。我国的中小学生数量众多,在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有很大的活动范围,特别是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安全与自我保护意识较弱,遭遇事故的小学生屡见不鲜。因此,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迫在眉睫,最好的方式是将交通安全知识掌握直接写进教材,并将其纳入教育与考试的内容,尤其是放入升学考试的考题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另外,还可以在中小学校园中举办多种活动,比如“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演讲比赛”等,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激发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由于学生具备非常强的知识接受能力,是开展安全教育的很好载体,同时因为学生的辐射范围比较广,可以起到学校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会的教育目的。第二,社会教育。要综合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在新闻媒介或者网络上对全社会公民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培养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交通法制观念。
2.2 通过对车辆定期维护,增强汽车的安全性能
安全驾驶需要良好的车辆技术性能作为保障,驾驶员要根据汽车安全检测与车辆维修制度,在日常生活中对车辆进行保养和维护,尤其是在出车之前,要将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检查清楚,消除车辆的技术隐患。最近几年很多汽车制造厂商先后推出了各种新型安全装置,比如胎压监测、车辆防撞系统、视觉报警系统、L2级智能驾驶辅助等,有利于增强车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为驾驶员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保障。
2.3 加强道路安全设施的维护,积极改善道路条件
道路交通部门应该提高和改善道路交通通行环境,将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交通标志、设施等给予整改。对于事故高发路段,要增加设置突起路标,尤其是在急转弯、匝道、桥梁等路面复杂地段,要设置警告牌。在夜间容易出事的路段,还要增加照明设备。在雨雪、雾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应该根据交通管制预案,科學控制交通流量。在城市道路上要实行科学的道路交通渠化,人车分流,当道路交道路通行能力不足以支撑交通量时,要采取措施限制交通流量,并向需要绕行的车辆发布分流信息,给其提供最佳绕行路线。
2.4 创建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确保救援的及时快捷
我国交通事故造成事发人死亡的案例中,当场死亡的占比约40%,死于医院或者送往医院途中的人占比约为60%,其中有30%的受伤人是由于抢救不及时导致的死。如果我们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会大大降低交通事故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程度。因此,为了有效避免交通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降低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的程度,必须构建和创立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此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能够第一时间获取交通事故信息,并迅速调集救援资源,为采取救援行动提供紧急信息;当交通事故发生之后,为有效实施交通救援提供紧急服务,包括消防车辆牵引起吊、救护等;迅速帮助被困车内的驾驶人摆脱困境;在同一交通事故影响的范围之内,告知其他在途驾驶人的路况信息。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是在特定条件下瞬间发生的动态过程,具有很大的偶然随机性。但是道路交通事故不是由于某一个因素单独所致,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为有效预防交通事故发生,需要从多种角度来综合考虑,有效采取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1]孙平,宋瑞,王海霞.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7(2):97-100.
[2]朱永鹏.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交通企业管理,2015,30(4):59-60.
[3]王雪娜.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