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蹈《也许是要飞翔》的主题思想
2021-09-10刘玥
【摘要】2000年荣获第九届法国巴黎国际舞蹈比赛现代舞金奖《也许是要飞翔》,享誉中外。《也许是要飞翔》是国内著名编导王玫老师的舞蹈作品,该舞蹈仅仅用了五分钟的时间,塑造了伟岸、阳光、向上的女性人物形象。本篇论文通过从舞台空间、主题动作的重复和情感结构的编织等等方面,来探讨编者是如何运用身体语言巧妙地突出该舞蹈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也许是要飞翔》;主题思想
面对人生旅途中的失意,我们该如何面对?是古人所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感;又是“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向上感;或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感。我想王玫老师现代舞作品《也许是要飞翔》,通过一名女演员精美的舞蹈身体动作,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展现出现代人面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曲折时内心的复杂性、矛盾性、脆弱性等等的过多负面的心理因素,但在舞蹈结尾处,舞蹈演员从地面坚强站起来,看向“未来”。一下子,给人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坚韧的舞蹈形象。舞蹈演员从舞台的右侧缓缓入场到抬头仰望舞台左侧出场,舞蹈调度以一条简单的直线为路径,好似人生中一段一段的时光缩影。人生的旅途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心中要有信念、理想,敢于面对困难,勇往直前。
整场舞蹈的灯光一直以蓝紫色为基调,给全场营造出一种忧郁、惆怅的氛围。舞蹈运用流行音乐《冬天来了》为主旋律,使观众能更加地引起共鸣,跟着舞蹈演员演绎出生动的情感密码,将人的内心感受的物态化,让观众形成内模仿。一起走进人们最深处的秘密,走进舞蹈家的生活经验,走进女性的生活态度。
一、运用舞台空间,层层推进主题
《也许是要飞翔》舞蹈开始于舞者身体朝向舞台对侧缓慢出场,渐渐地抬起手臂,去触碰远方那一理想、那一追求、那一未来。然而现实的情况,使她缩回伸出的手臂,搭在自己的肩膀上,像是在安慰自己、像是在保护自己、更像是在为下一次的努力前行而蓄力准备着。该舞蹈可以分为三段,主要以舞者对于舞蹈空间平面的运用进行划分。第一段多在中间平面中进行舞动,舞蹈动作的动态占据舞台空间宽而广,舞姿伸展与拉长,该段舞蹈的表演动作干净、利落。舞蹈节奏速度快与慢、幅度大与小、力量轻与重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表现出舞者内心的低落与怀疑。第二段多为低平面进行抒情,通过舞者复杂的面部表情与多次手朝向天空的手势,表达出舞者的挣扎与痛苦。回归舞蹈的主题思想也许是要飞翔,飞翔多指在天空自由自在的翱翔,而与舞蹈多为蜷伏、躺地、匍匐等低空动作形成第二个明显的反差,更加体现出舞者内心对天空的渴望,想与云朵嬉戏,想与鸟儿翱翔,想与蓝天做伴,想逃离现实的苦难与挫折。而舞蹈的最后一段虽然短小,但是道出了一些人生哲理:面对挫折,我们要学会去面对,去克服,去解决。
二、重复主题动作,深化主题思想
在这部舞蹈作品中,多次出现一些重复性的动作,如舞者单臂放置于身体一侧,或用另一只手似若小心翼翼地去触碰自己的臂膀,或一手探出又似乎在向前摸索着什么;再如舞者在低平面时多次滚地并多次向前面探触,再如最后一个动作,舞者的一只胳膊作飞翔状,而另一支胳膊却收缩至胸前不得动弹。德国舞蹈剧场代表人物皮娜包希对重复动作的编舞方式情有独钟,重复包含着编者对艺术哲学的观念。她认为,重复即诚实,诚实意味着接受,并且忠实地呈现对立、矛盾、复杂难解的人类行为。上述动作,看似只是该部舞蹈作品之中某个局部动作的呈现,实则正是这些局部动作的反复出现与变换才构成了某种行为动机,突出主题,引人深思。
在该部舞蹈作品中,舞者多次向前去探触前方,但多次被击打回来。再如,舞者多次在不同的角度,看向天空等等一些重复性的动作,让人直击内心,看似是简单的重复,它却具有深刻性与挖掘性。现实的一次一次的打击,并没有击打掉女性心目中的那一束“光”,想要去实现的梦想没有变,想要去追逐的志向没有变,想要去追求的未来没有变,想要去飞翔的愿望没有变。它不是单纯的重复,每次重复都有不同的内涵。每次重复更加体现出女性内心的复杂和对美好未来极度地渴望。
三、采用情感结构,升华主题思想
该舞蹈作品在内在形式上运用了情感结构。在隆荫培、徐尔充所著《舞蹈艺术概论》一书中,指出这种舞蹈的情感结构,是根据舞蹈作品中人物情感的发展逻辑和表现不同情感的要求,安排人物的行动轨迹和舞蹈场景的结构方式。该舞蹈编排精致巧妙,通过女性的视角,根据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进行人物的情感外化,为自己发声,为自己所代表的群体发声。舞者运用高超的技术与扎实的基本功表现了舞者想要飞翔向上的动作态势,却由于某些原因又“动弹不得”的挣扎、无奈、痛苦。使观众在内心形成“内模仿”,感同身受着内心一切的心理变化。《也许是要飞翔》暗含、内藏或明示的来自内心深处渴求自由的诉求,也已经远远超过作品本身所表达出的观念,是编导及我们所看之人内心潜意识的一种牵引与迸发。当看到舞者即使在站立的时候,还处于一种压迫时,当看到舞者挣扎之余触碰着垂下的肩膀,并为此暗自神伤之时,便深感这种透过肢体语汇所显现的,不只是抽象性意味的传递,还有人性共通层面上的潜意识表达。潜意识的显现,正是得益于作品本身投射出对人们现代生存之境的反思:是面对还是逃避现实。
通过从舞台空间、主题动作的重复和情感结构的编织等等方面来分析该舞蹈的主题思想的突出性。这支舞蹈它深重、它深邃、它低沉。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在面对生活挫折时的内心挣扎,仿佛看到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仿佛看到了自己内心巨大的潜力。所以,这支舞蹈它不仅带给我们一场视觉的审美感受,同时还有的是精神上的力量、勇气、鼓励。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著.《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2]张素琴、刘建著.《舞蹈身体语言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
[3]刘青弋著.《西方现代舞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刘玥(1995.9——),女,汉族,籍贯:河南省洛阳市,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19級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舞蹈学研究方向:新疆舞蹈史研究。
(新疆艺术学院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