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1-09-10陈敏

商展经济·下半月 2021年6期
关键词: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工商管理

陈敏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企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应用创新型人才紧缺的现象,尤其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虽然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但是在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重知识轻实践、缺乏针对性、教学创新力度不足等,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是高职院校目前阶段的首要任务。对此本文展开了一系列的论述,旨在为同行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素质培养;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2.30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在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针对如何让管理型人才更加适应社会进行简单的探索和分析。

1 现阶段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培养综合型、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全国各大高职院校,都设有专门的课程,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重视理论知识,却忽略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工商管理专业虽然是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在实际的学生培养过程中,过多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部分,也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因为师资、场所、资金等原因忽略了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导致了学生无法学以致用,课堂学到的知识不能付诸实践,时间一长则容易忘记,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该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并要及时地根据课程实际进度调整课程安排,向实践课倾斜。

1.2 在学生的培养上缺乏针对性,在和社会的对接上存在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需要学的知识和内容很多很广,学校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广的知识面,设置了多种多样的课程,但没有确切的目标和针对性。整个课堂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知识面虽然开拓了,门门都懂,却是门门不精,学生进入社会,不能够完全地适应企业的要求,与企业相脱节。这增加了我国企业发展的成本和负担,也给学生留下学校什么都没教到的错觉,最后也拖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后腿。

1.3 学校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创新创造能力不强

在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这个大背景下,不少学校都开始了自己的改革探索之路。工商管理专业也在探索自己的发展之路,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该课程改革的实施力度还是不够。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创新意识是有的,只是在实践方面不能按照创新的计划进行,会受到学校教学条件、教学场所、教学设备的影响。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仍旧沿用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固化,导致了培养的学生虽然有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一到实践部分就不知所措。学生在创新实践经验方面严重缺乏,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严重不足。學生在步入社会后就会发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相关证书就可以,而实践能力才是其用人的重要标准。面对这样的形势,传统的墨守成规的教学理念必须要摒弃,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2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要具有的基础素养

2.1 创新意识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意识决定了创新行为的发生,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第一要素。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和求知欲,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提出问题,并加以深入分析和判断,从而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其自身的综合技能水平,同时对于企业而言,能够保障企业的创新活力,在经济市场发展的大潮中,能够使企业在立足发展实际的基础上,为企业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提供宝贵意见。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即能够使其对新技术、新方向等有创新的意识。

2.2 创新精神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以构建创新型国家为根本出发点,使企业的发展能够与社会的发展相同步,积极掌握先进的技术,创新并完善自身品牌,由此实现产业结构化的升级。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同样要加强创新动力的培养,使其从精神和动力两方面共同进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另外相关技能、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等方面也要不断地进行强化。

2.3 创新技巧

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技巧非常关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能利用所学知识内容进行独立的思考,并坚定信念,不应受某些因素的干扰,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意志,在探索和分析中实现创新的目的。在此创新的过程中,同样要讲究方式方法,盲目效仿和蛮干都不可取,因此创新技巧很关键。针对不同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创新技巧和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领会创新的真正含义,从而提升创新型人才的综合业务能力,实现创新型发展。

2.4 创新能力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升级,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应该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并结合创新的思维和方式,以使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加高效,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能够对企业产品的创新和服务有更好的把握,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2.5 良好的个性特征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对创新型人才进行培养,使其具有清晰的创新思路和创新目标,确保创新的有效性,而在这个过程中人才的个性和品德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使其具备良好的个性特点以及思想品德,无论是从其自信心、自控力、应变力等方面,还是从其道德思想品质方面都要进行培养,只有具有良好的个性以及品质,才能实现创新的目标,同时这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决条件。

3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现阶段,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都制定了相应的培养计划,而对于专业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则是高职院校的立足点。由于各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在学生与社会需求的衔接上,就需要要找准学校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应定位,由此来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情况去制定培养方案。从工商管理的职能角度可以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等级划分,即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需要其能够把控全局,对其经验要求较高;对中层管理者而言,不需要进行全局的掌握,而是仅对单一的职能部分进行管理,但是对其能力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对基层管理者而言,其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要求其要有较高的专业职能。从三个等级的划分来看,高级管理者不仅要具有全局的意识,也要有策划方案,以及统筹的能力,而基层管理者就较为倾向于具备专业技能水平,有一技之长足矣。目前,随着高等院校的逐年扩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而且其毕业后从事的大多是基层的工作,因此要不断创新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将其培养为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让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对经济市场的发展动态有所了解,提高其市场的学习管理能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4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4.1 构建新型的适应市场的教学课程体系

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而其中学校作为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完善的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模式对于教育的实施效果意义重大。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结合全新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革,高职院校的专业划分不是十分清晰,只是按照大的类别进行了区分,事实上专业方向的不同,其学习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要针对后续就业问题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高职院校在构建教学体系的同时,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提高其学习的热情,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另外,要开展校企联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完成课堂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外,能够到企业中去实践应用,以此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2 从硬性管理向软性管理进行充分的转化

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体现人才的潜力以及相应价值,不断提升其创新的能力,为就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与此同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施行硬性管理与软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将人文管理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人性化的角度,全面提升创新型人才的整体水平。

4.3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侧重任何一项都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过于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學习,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制定完善的措施,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设置校内实践基地,学生在学习期间大多都是在校内学习和生活的,而设置校内实践基地,在方便学生实践的同时,也便于在发现实践问题后,能够及时地进行完善。实践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聘请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也可以邀请企业中有经验的管理人才,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整体水平。第二,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学生迟早是要到企业中工作的,而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在企业中建立实践场所, 学生利用在课堂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在企业中进行实践,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学习和管理的真正内容,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日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

4.4 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

在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和实践并不是唯一的目的,自我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同等重要。高职院校在对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时,尤其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以培养其进取心、责任心、自信心等。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对人才的任用也较为看重其职业素质,工商管理人员即便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不具备职业素质,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那么这样的人也不会被企业所接受,因此职业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注重知识和实践的培养是一方面,另外也要加强对其专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为企业输送高品质的

人才。

5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专业型、创新型人才成为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人力资源,而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更是企业所急需的,在国家倡导的创新创业中,在企业的升级转型中工商管理的创新型人才同样紧缺。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缺乏创新性的培养力度,在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探析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素质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与市场相联系,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才能最终为企业输送符合企业发展、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周妍博,陈红梅.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究——基于OBE理念[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8):240-241.

李佳虹.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C].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出版有限公司.劳动保障研究会议论文集(四).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出版有限公司: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出版有限公司,2020:54-55.

王鉴雪,孙双霞.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1):99-103.

汤晓兰.信息化背景下成人教育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1):116-117.

彭文武,陈晓亮,刘小凤,等.地方高職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改造升级与“双创”教育联动路径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75-78.

金雷法.“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制建设[J].中外企业家,2018(26):201-202.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ll walks of life are facing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 is a shortage of applied innovative talents, especially busines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Although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continues to deepen,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uch as emphasizing knowledge over practice, lack of pertinence, lack of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so on. How to put forward effectiv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is the primary tas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t the present stage. This paper has launched a series of discussions, aiming to provide valuabl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olleagues.

Keyword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 quality trai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猜你喜欢

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工商管理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素质培养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研究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浅谈小学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