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尊师孔圣人
2021-09-09刘志强
刘志强
我的老家在山东,我在那里度过了快乐而幸福的童年。山东有着著名的“天下第一山”的泰山和“天下第一家”的孔府、孔林和孔庙的人文自然景观,每年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到这里参观、学习、拜访。前不久,我和妻子一起登上了泰山的玉皇顶,观看了日出,欣赏了日落。然后,专程打车来到孔子的故乡—历史名城曲阜,拜訪了孔林、孔庙和孔府。
司机师傅一路上与我们有说有笑,不断介绍着山东的名胜古迹,不知不觉把我们拉到了曲阜的孔林。下车后,我们在附近的农家乐饭庄简单吃了点儿饭,就踏上了参拜孔林的行程。
我们进入孔林的神道,这神道长达1000米,苍桧翠柏,夹道侍立,左边有72棵树象征着孔子有72个弟子,右边有73棵树象征着73岁孔子去世。
在通往孔林的神道上有一座“万古长春坊”,石质结构,六柱五间五楼,庑殿顶坊中的“万古长春”四字,据说是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初建时所刻,清雍正年间却又在坊上刻了“清雍正十年七月奉敕重修”的字样。石坊长22.71米,宽7.96米,雕有盘龙、舞凤、麒麟、骏马、斑鹿、团花、祥云等,中间有二龙戏珠,旁陪丹凤朝阳纹饰,整个石坊气势雄伟,造型优美。这就是孔林的正门—圣林门。
我们一路游览,坊东西两侧各有绿瓦方亭一座,亭内各立一大石碑。东为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明代官僚郑汝璧及连标等所立,上刻“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十个大字;西为次年二人立的“阙里重修林庙碑”。两碑均甚高大,碑头有精雕的花纹,碑下有形态生动的龟肤。
进入孔林大门,我们请了一位六十来岁的孔大姐做导游。孔大姐领我们从圣林门西行约200米,二林门在挺拔的桧柏夹峙的红墙间有一条狭长的通道到二林门城楼。二林门上刻着“至圣林”字样,通过二林门,古柏森森,据说有一株桧柏是孔子亲手所栽。
再往前走,便有一条东西横贯孔林的小河映入眼帘,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洙水河。在洙水河上有一座单孔石拱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洙水桥。桥宽6.6米,长25.64米,桥面呈拱形,遮住了人们北望的视线,以示孔子墓深藏于内。此桥大约建于金代以前或者金代。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六十一代孙、衍圣公孔弘泰增设桥石栏杆,并于左右两侧添建两座小桥,均有石栏杆,因桥为平型,习惯称之为“东平桥”“西平桥”。
过了“洙水桥”,就进入了墓陵的世界,各色树木高大林立,林中坟冢累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置有殿亭、门、坊数十间,碑碣四千余块,是一个碑林的世界。
导游孔大姐领我们来到孔林的享殿,此殿是祭祀孔子时排摆香坛、宣读祭文的地方,平时摆放祭祀礼器。随后,我们来到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家孔子的墓前,只见高高的墓陵屹立在郁郁葱葱的树木林中!前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有学生、青年、老人……我们怀着崇敬的心买了一个花篮摆放在孔子墓前,伴随着哀思的音乐,主持参拜仪式的工作人员像背台词一样说道:“心香传薪火,鲜花奉先师!这里长睡着一位老人,他是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构筑者,他是东方特有思维方式的引路人!这里寂静沉默而又超凡脱俗,面对一个已沉睡千年的思想者,就让鲜花香草寄托追思吧,奉上你我对圣贤的敬慕、崇仰以及缅怀之情!”我和妻子一起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之后,我们坐电动车来到孔庙。据导游介绍,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为表达对孔子的尊崇和对儒学的推崇,历史上曾有12位皇帝亲临曲阜致祭,并将孔门弟子和历代儒学大师172人配祀孔庙。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建庙,历经两千多年历朝历代近百次增修扩建,至明清时形成现在的规模。它占地327亩,三路布局,九进院落,贯穿于一条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并列。庙内存有汉以来历代石刻1000余块,有殿堂、坛阁等466间,门坊54座,碑亭17座,有古树1700余株。四周围有红墙,四角配以角楼,是仿北京故宫样式修建的。它建筑时间最久远、建筑群最宏大、保存最完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在孔子故居建庙堂三间,陈列孔子的衣、车、书等。它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与南京夫子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当走进孔庙大门,“金声玉振”四个大字首先映入我们的眼帘,此石坊建于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导游是这么解释的:“孟子对孔子有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这就是金声;以击磐告终,这就是玉振。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
我们缓步前行,来到“棂星门”,棂星门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原为木质结构,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衍圣公孔昭焕重修孔庙时,换成石柱铁梁。“棂星门”三字为清乾隆皇帝手书。四根石柱顶端为四大天将,中间平梁上是火焰宝珠,以象征此门由天将守卫而成为参天立地的天门。
继续前行,便来到“太和元气坊”。“太和元气”也就是说孔子思想体现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最高贵的一面,如同天地生育万物一般,能使人类思想到达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
太和元气坊后为“至圣庙坊”,接着参拜了圣时门、壁水桥、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十三碑亭……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匆匆结束了对孔庙的拜访,来到孔府。孔府,俗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是我国现在唯一较完整的明代公爵府。现在的孔府占地面积240亩,有楼堂、厅、阁463间,分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孔府的三路布局分为:东路,建有一贯堂、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建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中路,孔府的主体部分,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后为住宅,有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等,最后为孔府花园。前为官署,后为住宅,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官衙与住宅合为一体的建筑格局。
孔府的第一道门,是明代中叶时所建。门前有一对雌雄石狮,前后有上马石、下马石。大门上方是挂着蓝底金字的竖匾,上书“圣府”二字。
孔府的第二道大门与第一道门隔庭相对,俗称二门。此门建于明代,“圣人之门”四字由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所书。
跟随导游继续前行,便来到孔府的大堂,它是当年“衍圣公”接诏书和审理案件的地方,室内布置森严,文房四宝、印章令箭、更鼓、云牌、龙旗、官衔木等。大堂东西两侧为大厅,东厢知印厅、典籍厅、管勾厅,西厢掌书厅、司乐厅、百户厅,是衍圣公属下的主要办事机构,类似于朝廷六部,各厅职官秩视四至七品不等。
二堂,又称退厅,是衍圣公大堂礼毕奉茶小憩之处。东间为启事厅,负责收发公文,内禀外传;西间为伴官厅,负责衍圣公进京朝觐事宜。
三堂,是衍圣公私设的公堂,即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场所,东间为接待室,西间为书写官撰写奏章之处。从大门至三堂,布局层层递进,显示了天下第一家的“圣威”。
在三堂之后,我们来到了孔府的内宅院。内宅门是官衙和内宅的界线,也是进入孔府住宅院落的唯一门户。此门从来戒备森严,任何外人严禁入内。
孔府内宅第一进院落的正厅就叫前上房,它是一座明末清初的建筑,是衍圣公接待亲友和近支族人的客厅。
再往前便来到孔府的后花园,这是孔府的最后一道院子。它建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为孔府私家园林,由当时的“大学士”李东阳监工设计,后经多次扩建达到现在规模。园内的假山、曲桥、水池的鱼、牡丹园、葡萄架、五柏抱槐、古树、名木花卉等等,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带着无限的眷恋,我们告别了孔林、孔庙和孔府,告别了名胜古城曲阜!这里的每一棵古树、每一个坟茔、每一座建筑、每一块石碑、每一条小河……无一不在见证着历史的艰辛与荣耀!
此时此刻的我们,感受着一代尊师孔圣人的谦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感受着一代尊师孔圣人的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感受着一代尊师的博学—“世界十大文化名人”;感受着儒家文化的精髓—“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
向一代尊师孔圣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