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成都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模式研究

2021-09-09刘佳逄健由宁波周毅

商业文化 2021年22期
关键词:文旅深度公园

刘佳 逄健 由宁波 周毅

公园城市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发展提出的殷切期望和目标。面对新形势、新局面、新发展要求,公园城市建设为传统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新模式。在现有文旅融合的条件和基础上,公园城市建设可以有效拓展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边界,丰富融合内容,为深度融合创造消费新场景、注入商业新动能、创造商业新模式。本文立足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和经验,重点对公园城市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商业实现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公园城市建设举措和进程以及与文旅融合互动协同发展提决策依据。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协同融合发展已成为各国一致公认的关键机遇,成为提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必然选择。顺应全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 “文旅融合”)的趋势,按习总书记提出“突出公园城市特点,践行新城市发展理念”的要求,成都市以“生态文明建设”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为根本前提,从2018年开始,以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商业化为核心,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建设目标,制定《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2018-2035)》,明确“三步走”战略,努力建设山水生态、天府绿道、乡村郊野、城市街区、人文成都、产业社区等公园场景,构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探索公园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公园城市建设为文旅深度融合创造消费新场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以环境破坏、资源浪费为代价。自然风光是旅游的核心,旅游发展推动当地基础设施、社会环境等的持续优化,但也存在只重眼前、不顾长远的情况,给当地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传统走马观花、看景拍照式旅游,不能满足旅游者浸入式、参与式的体验要求,导致满意度低、附加值不高。

在乡村振兴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要求下,针对快节奏、高压力城市现代人对绿水青山、乡村郊野的恬淡诗意、放松自如的慢生活的向往,成都市将绿意盎然的山水生态公园场景和美田弥望的乡村郊野公园场景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利用成都市周边山体、峡谷、森林、雪地和溪流等特色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山水自然风景景点为依托,充分发挥景点周边乡村文化的原真性和独特性,实现乡村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完美融合。在融合过程中,一方面旅游景点周边的乡村生活、服务设施可以为山水风光旅游者提供配套餐饮和住宿服务,提升观光旅游本身的便利性和满意度。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元素、节事活动与山水风光完美结合,旅游者可以体验淳朴的乡村文化传统,提升对山水风光的理解和认识,收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谋发展的精神体验。在文旅深度融合中,旅游者、当地居民、社区、政府、旅游企业等各方实现了多方共赢、发展。旅游者放松了身心,扩展了知识,舒缓了紧张的情绪,享受了高品质、高层次的体验,当地社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普遍提升,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旅游企业探索了更好的运营模式,政府构建了环境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公园城市建设为文旅深度融合注入商业新动能

我国公园城市发展,经历了从古代城市建设“有园林、缺公园”,到现代城市早期“有公园、无系统”,再到计划经济时期“有系统、非引领”,市场经济初期 “有引领、非融合”,到现在 “公园即城市、城市即公园”深度融合的发展历程。城市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人、财、物的集中,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增加、环境恶化等问题的解决方式陷入恶性循环,城市发展难题亟待从本质上破解。公园城市建设以人的需求为目标,打破传统以功能建设与完善为核心的理念和模式,努力构建以人的工作、生活需求和便利为中心,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环境,努力打造清新宜人的城市街区和时尚优雅的人文环境。城市是文旅发展的重要载体,文旅融合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在公园城市建设中,传统脏乱差的街区,在政府、社区、公众的共同努力下,结合街区传统特色和文化元素,以街区居民生产生活需求为中心,营造多种生活化街区场景,重点打造高效便利的人居环境、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和舒适健康的工作场所,对城市街区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不断改造升级,引入新的消费场景和经营模式,为广大街区居民提供高品质生产、生活服务,提升街区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特色街区发展基础上,街区的文化氛围日趋浓厚,更多特色文创产品、服务层出不穷,进一步推进特色街区发展,实现了城市街区与人文街区的相互促进,特色、人文街区构成城市特有的形象和品牌,进一步推进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公园城市建设为文旅深度融合创造商业新模式

城市要发展,必须依靠产业创新,同时也离不开绿色优美的生态环境,二者缺一不可,只有产业创新发展与生态绿色发展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不仅为城市发展和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和新内容,也为城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创造新模式。

随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生产和生活无法完全割裂开来。在公园城市中,产业园区不再是孤立区域,而是借助公园、绿道等敞开空间实现与居住区的有机串联,同时结合公共交通、生态景观、文化会展等多种内容形式,实现文创、商业、公共服务、应急避难等功能,达到人、城、境、业的和谐统一。成都市依托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打造的“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绿道骨架,实现对城市主要产业区、功能区、生活区及核心节点的整合,恰到好处地体现了绿道区隔与链接的属性,使得城市各区域的过渡与联系更加自然,提升了城市建设规划能力和水平。产业核心区与居住区域的联结,不断探索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途径和模式,拓展了融合的边界。依托科技创新、研发的雄厚基础实力,产业核心与居住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依托绿道实现融合,有利于企业研发、设计、渠道、销售等活动开展,各方可以实现更为直接沟通交流,客户参与研发设计、表达差异化需求,企业可以对产品、服务进行持续优化改进,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并迭代成熟为行业主导模式,引领产业、行业的未来发展,成为城市发展新特色,为城市注入新活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

总 结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公园城市建设理念、目标、措施等都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高度契合,并成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重要实现途径。成都市依托文旅融合发展基础,重点打造山水生态、天府绿道、乡村郊野、城市街区、人文成都、产业社区等公园场景,为文旅深度融合创造消费新场景、注入商业新动能、创造商业新模式,努力实现公园城市与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协同创新发展。面对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作为人类发展的重要节点和载体,城市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突出以人的需求和发展的核心地位,提升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努力实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发展,推动全国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基金项目:2020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成都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商业实现模式研究(YY2320200544);2020年度四川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科研项目——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与公园社区融合机制研究(JGYQ2020001)的研究成果]

(四川成都大学商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企业联合会咨询与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18-0418].

[2] 中央城市工作會议: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EB/OL].(2015-12-22)[2018-04-18].

[3] 李发戈. 成都谱写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新篇章[N]. 学习时报. 2021.5.12.第004版.

[4] 姚茜、景玥. 习近平擎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划定生态红线 推动绿色发展[EB/OL]. (2017-06-05)[2021-06-27].

[5] 吴岩、王忠杰、束晨阳、刘冬梅、郝钰“公园城市”的理念内涵和实践路径研究[J]. 中国园林, 2018, 34(10):36-39.

猜你喜欢

文旅深度公园
深度拓宽文旅融合边界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
文旅地产 破局模式
文旅地产或将逆风飞扬
在公园里玩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开车去公园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