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1-09-09金家辉
金家辉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学校教育对信息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工作革新日益加强。在初中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日益提升,此时经过教学思路的调整与革新等,实现对高效课堂的全面构建,对于当前教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具体教学中,尝试生活化教学、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带入、尝试翻转课堂等形式,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实践加以分析,构建高效课堂,以此推进当代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初中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加以思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问题分析
1.信息技术课程所占用时间相对较少
在当前各初中校园课程安排中,信息技术课程一般每周一至两节,也有一些经济水平极度不发达地区,半个月才能有一次信息技术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不仅会在潜意识中削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也会使学生的学习产生断层,即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到下次学习之间会间隔很久,期间学生会出现遗忘、生疏等诸多问题,这样的教学安排要求高效的课堂才能加以支撑,否则学习节奏会被打乱,也缺乏连贯性。
2.教学娱乐性强、目标性弱
在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还存在娱乐性强、目标性弱、效果不佳的问题。反思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会发现,课程设置在目标上或者说所表现出来的,更加倾向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缺乏更为立体的思维目标,如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等。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可以聊QQ、玩小游戏的课程,娱乐性相对较强,而忽视了学习本身。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或学习状态之下,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往往效果不理想。
二、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堂的巧妙设定,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也要求课堂教学中做出如下调整:首先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寻素材,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对课堂教学形式等做出调整,在实现教学突破中尝试打破以往的模式,尝试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及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恰当地“留白”等,指导学生加以自主探究、独立思考。
2.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
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发现信息时代特色,参与到“互联网+”的生活中。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感受科技、信息进步带来的生活的转变。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提示学生关注身边的信息化的存在,找到信息时代的到来,发现信息化学习的乐趣所在。另一方面,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过程中,也要积极为学生扩展视野,除了生活中的、身边的信息化,也可以引导学生向更远一点去看,如先进的信息化机器人、智能电器等,其背后所蕴藏的都是信息化的时代,在组织课堂教学中,积极构建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身处其中就能感受到信息化的存在,进而更为积极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
3.强化教学实践应用
强化教学实践应用,真正立足实践组织信息技术的教学,在实践中找寻信息技术学习的意义,发现信息技术学习的灵感,找寻生活中的实践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数学教学的实践环节,能够从不同角度展开教学工作,真正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度理解知识。如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带来丰富的体验。例如,在教学生PPT操作时,以往教师更倾向于在讲解了相关知识,即如何插入图片、文字、艺术字、音乐等,就放任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此时教师不妨为学生设置一个主题,如“我们的校园生活”,再组织学生以小組为单位,经过讨论等做一整套PPT,在课堂中加以展现,最终还可以评价出做得比较好的小组等。拉近信息技术与生活、与日常学习的距离。
4.创建动态生成课堂
创建动态生成课堂,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成长较快的阶段,接受能力强,加之教师日积月累的教学,学生很快会有所成长。加之信息技术背后本身就是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每一分钟,或者操作稍一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此时教学的进度就不应当再按照教师既定的内容走,而应当及时关注课堂的变化,适应这些变化生成并调整课堂。动态生成性课堂,应当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结合课堂实践加以不断调整,设定丰富的课堂教学体验。在对学生的评价与观察中,关注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及时转变对学生的评价与认知等。
三、结语
在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加以分析,进而组织教学革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带动课堂教学的深刻发展,为新时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带来全新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此推动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曹刚.巧借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学周刊,2017,21(9):150-151.
[2]殷怀军.农村中学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才智,2014,20(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