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动开展劳动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1-09-09张锋
张锋
摘 要:当前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不被重视,大多数家长也不让孩子参与劳动,怕影响孩子的学习,这些情况都阻碍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就家校联动开展劳动教育提出一些意见。
关键词:家校联动;劳动教育;策略;探究
劳动教育是“五育”的其中之一,也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不仅能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塑造,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但是,劳动教育容易被人们忽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缺乏重视,另一方面是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的欠缺,通过家校联动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
一、家校联动,奠定劳动教育的基础
学校要结合家长进行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那么双方需要进行一定的沟通,就相关的劳动目标、劳动内容、如何进行劳动的实施、评价等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教师可以借助全员家长会的召开,使家长的积极性得到调动,能主动参与“亲子课堂”的建设中,对自己今后的职责更加明确,真正为孩子保驾护航,教师可以借助钉钉、QQ、微信等形式构建班级群,对劳动的成效及时分享,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改变,为家校联动开展劳动教育奠定理论基础。
二、依托劳动活动的开展,促进实践价值的提高
劳动教育主要包含了教学性劳动、学生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校内外公益劳动等各种形式,教师通过构建与家长之间的桥梁,积极进行新颖活动的开展,促进劳动教育的深入,引导学生体验劳动,学会如何劳动,体验在劳动中付出,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不再流于表面,培养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使学生勇于担当。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劳动意识,而且增加了学生、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家庭氛围更好,具体策略如下:组织学生每月参加一次“亲子义工”活动。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一起参与志愿者服务,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作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孩子、家长共同接受训练,并进行活动的策划,负责相关的运作工作,孩子和家长一起到图书馆做管理员、一起参与义卖活动等,不仅促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交流,还使孩子的自觉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孩子的劳动意识也得到培养。
三、借助亲子作业,实现劳动育“能”
培养孩子的劳动品质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所以,教师可以借助设置亲子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家长共同进行劳动主题的设计,并进行相关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小组一起体验劳动活动,也可以个人完成劳动。
教师在进行劳动主题活动的开展时,需要进行劳动教育主题的设定,教师可以和家长一起根据学生现在的情况进行主题的设定。刚开学时,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书包里面放满了各种东西,有的与学习有关,有的却没有一点关系,针对这种情况,家长、教师经过商量一致认为可以开展“小书包在哭泣”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书包的收拾、整理,教师首先给学生普及整理书包的重要性,接着给学生讲解如何整理书包,最后可以进行整理小书包的比赛,借助劳动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快速地整理书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坚持,所以,教师可以进行劳动实践打卡,每天坚持打卡,让孩子们都变成整理小能手,避免丢三落四。通过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劳动能力的提高。
四、借助创新评价,为亲子劳动教育提供保障
亲子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改变方式评价,采用多角度的评价方式,进行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等,最终实现对亲子劳动教育的综合、客观评价,有助于亲子劳动教育未来更好的发展。
创新评价方式,可以进行多主体、多元化评价,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准备亲子劳动教育成长日志,通过家长、其他同学、教师多方进行评价,综合打分。同时要把孩子们参与的劳动活动进行量化,换算成相应的积分,每月按照评分评选出“劳动之星”,教师要对学生的劳动付出给予肯定。同时在班级群里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引导家长对孩子的劳动成果进行多渠道的展示,家长、孩子都能从中体会到成就感,劳动的积极性更高。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注重过程评价,对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付出给予足够的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如何,对劳动的态度怎样等都要进行相关的记录,形成学生独特的劳动成长记录档案,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由此,借助评价方式的创新,通过多元化、多角度评价能促进学生热爱劳动,帮助学生体验到由劳动带来的成就感、自信心。
总而言之,借助家校联动进行劳动教育的开展,不但能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亲子关系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非常有益。
参考文献:
马久郁.“家校联手”实施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究[J].辽宁教育,2019(14):62-64.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劳动教育专项课题“家校联动开展中学生劳动教育的實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X22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