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以及相关活动的发展
2021-09-09田瑶
摘要: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群众文化在精神文明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时期如何使群众文化能够适应人们新的精神文化需求,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是当前群文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群众文化 活动 创新
一、当前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面对这种形势,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重推进的过程中,群众文化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群众文化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从过去的内容形式单一、组织结构松散、受众群体不足,逐渐向内容多元化、组织系统化、受众群体多样化发展。
当前,在政府主导建设、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前提下,群众文化在硬件方面发展达标。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少年宫等群众文化场馆,以及相应的文化活动设施已经实现了广泛普及;在相对落后的乡镇地区,也都普遍建设了文化小广场、农村书屋等。这些群众文化活动场馆在建设之初,就以满足各阶层、各职业、各年龄段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并不断向数字化、标准化建设迈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相对于场馆和设施的建设,群众文化在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等方面,发展则有所滞后。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受众群体的年齡普遍偏大,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在活动内容上,多是以广场舞、绘画、书法、摄影、文学为主,且形式单一,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其他年龄段,尤其是年轻人参加。
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展群众文化,在坚持双百方针的前提下,创新群众文化活动,使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进一步得到提升,使群众文化活动真正融入群众,引导群众,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是当前群文工作者应当思考的。
二、当前群众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松散,人才缺失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快,相关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健全,群众文化机构的规章制度也越来越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在当前,以文化馆为主的群文机构,在具体的规章制度落实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沿阵地,对于引导群众文化方向、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对文化馆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当前,文化馆在管理上还较为松散,规章制度得不到严谨有效的落实。很多文化馆在人才结构上存在严重的老龄化,缺乏新进人才的加入,亟须拓宽人才渠道,专业人才的缺失,不仅导致文化馆在业务方面难以开展,也妨碍了文化馆系统效率的提高;而在乡镇文化中心、文化大院,这种情况就更为严重。很多乡镇文化中心、文化大院不仅缺乏有效管理,甚至自身工作都难以进行,基本的人才队伍都不足以建立。这些问题使得基层群文机构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中难以发挥导向作用,无法有效履行自身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没有完全承担起公益性、共享性的群众文化责任。
(二)数字化建设水平亟须提高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群众文化在传播媒介、传播形式上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其受众在文化需求上,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且个性化。以往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都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面临这一形势要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提出了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在当前,各种群文机构都已经如火如荼地投入到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中,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纷纷建立,各种数字平台以及资源共享库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数字化建设正向着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开放、越来越便捷的方向发展。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在现阶段,各地群众文化发展水平仍然不均衡,数字化建设水平也参差不齐,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仍待完善。一方面,在一些群文机构中,尽管配备了相关的数字化设施,也建立了数字化平台,但在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以及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仍然缺少数字化的运用。相关的工作人员往往缺乏技术水平和应用意识,在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中无法有效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平台和资源共享库,也就难以落实数字化的建设成果;另一方面,数字化建设在当前还不均衡,在一些落后地区和乡镇地区,数字化的相关设施还未得到普及,数字化建设的人才队伍都还没有建立。这些问题都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
(三)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亟须丰富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向前推进,公共文化进入空前活跃的阶段。尽管群众文化更加强调共享性,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以社会效益为侧重点,但在运行机制以及活动开展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地经济条件的影响。现如今,各种娱乐性消费场所占据了人们业余生活的大量精力。一方面,这些娱乐消费场所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这些娱乐消费场所以经济效益为主,所传播的文化内容良莠不齐,缺乏导向性。而相对于这些娱乐消费场所,各类群文机构,尤其是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方面,内容和形式显得单调,都缺乏创新,对群众缺乏吸引力。文化馆作为组织实施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导力量,应当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创新,为群众文化探索新的发展途径,以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文化占领文化发展的高地,真正深入群众,惠及群众。
三、群众文化的优化发展策略
(一)落实制度,培养人才
各地的群文机构要真正将群众文化工作落到实处,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实现制度化管理。规章制度不能流于条文,要切实在群众机构的管理和日常工作的开展中以规章制度进行监管,这是文化馆迈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台阶的基础。另一方面,形成人才培养体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一支业务能力精、工作意识强的专业人才队伍,是新形势下群文机构推动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引导群文活动创新求变的重要前提。作为群文工作开展的实践主体,新形势下的群文工作,对文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文化馆等群文机构设施设备优良,但人才匮乏、人员老龄化的现状,必须认识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要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制度性地建立起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对群文机构内的工作人员,也要持续进行定期培训,既要提高其艺术素养,也要使其具备一定的数字化技术水平。要加大对基层群文部门文艺团队的培养力度,尤其是文艺骨干,不仅要着重培养其业务素质,也要倡导这类专业人才多参加文化培训、文化论坛,并鼓励其进行专业方面的学习和深造,出成果。面对群众文化发展新形势,作为文化工作者,必须把握机遇,迎面挑战,要建立起业务精良、素质全面的人才队伍,并且具有一定的人才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群文机构在群众文化工作和相关活动中的作用,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推进数字化建设
数字化技术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之一,其极大地增强了群文机构的活力,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推进数字化建设,是当前群文机构推动群众文化发展的一大重点。2020年,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超过9.8亿人,且以手机网民占比为主。以移动端为主的数字终端实现了全面普及,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端设备的普及,促使群文机构必须大力开展数字化服务,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这既是现实需求,也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将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群众文化服务、文化惠民、艺术辅导、在线服务等方方面面,能够彻底改变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无论是对群文机构的工作人员,还是作为对象的群众,都会带来极大的便捷。数字化技术拓展了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空间,借由数字资源共享库和数字化平台,能够打破场地的局限和时间的限制,同时能够充分整合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将其提供给更多的受众,这种优势是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无法比拟的。数字化建设的切实推进和应用,其不仅为文化活动、文化服务、文化工作方面带来全方位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群文机构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文化交流。因此,我们必须着力提升自身数字化水平,投入到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中。
(三)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
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是传播群众文化、展现优秀群众文化创作成果的主要形式之一。现阶段,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仍然以传统的文艺演出、艺术展览、业务培训、理论调研等形式为主,内容上也普遍趋同。一些发达城市在文化品牌塑造、文创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汉服展会、动漫展会等内容新颖的文化活动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加入,但多數地区目前还是以老年人活动为主,无论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还是在受众群体、结构组成上都较为单一。面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群文工作者,尤其是各地群文机构的文化骨干,应当求新求变,拓展文艺表演和文化创作的题材,使创作在内容上更加贴近当代人的生活,在情感上更加能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在形式上更加具有吸引力。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端的普及,短视频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受到人们的喜爱,群文工作者应当适应人们的需求,在作品创作中结合短视频形式,并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传播。要有效利用各种移动终端和即时通信软件,以微信群、公众号,包括时下流行的各种短视频平台,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相关的信息发布、活动宣传、线上交流等,这能有效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受众层面,优化活动的组织形式,提升活动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志萍.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J].中国文艺家,2020(04):294-295.
[2]刘丹.以群众文化活动为核心浅析群众文化的重要性[J].赤子(上中旬),2016(17):38.
[3]董涌.新时代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J].戏剧之家,2019(13):245.
(作者简介:田瑶,女,硕士研究生,吉林省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肖英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