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茶馆》分析戏剧编导的艺术情怀

2021-09-09张星宇

参花(上) 2021年9期
关键词:茶馆

摘要: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在创作及舞台呈现的过程中,除了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演员表演的到位,还离不开戏剧编导的情怀融入。本文主要以《茶馆》这一作品为例,探索戏剧编导的艺术情怀。

关键词:戏剧编导 艺术情怀 《茶馆》

一、引言

戏剧的诞生意味着人们能够以另一种形式欣赏生活当中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人的故事。通过故事的情节以及演员的表演来再现生活实际情景,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得以与演员实现心灵互通。正如莎翁所言:“自有戏剧以来,它始终致力于反映人生,揭下善恶的假面,将自身的演变发展模型呈现给它的时代。”戏剧的诞生,使人类文明进入了艺术化时代。在当下我国的戏剧作品中,产生了非常多的艺术精品,戏剧编导以自身的专业能力对其进行具体而深刻的呈现。编导与其他人一样,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悟都有自己的理解。然而,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们的情怀和感悟,可以通过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加以表现和释放。

二、戏剧编导的艺术情怀

在文学领域,人们对情怀有不同的理解。但目前引起最广泛共识的是,情怀拥有高尚的心境。在戏剧创作领域,所谓戏剧编导的艺术情怀,便可看作是编导将自身的情绪、思想传达给观众,让观众感到美的同时,引发自身情感上的共鸣。

作为一门艺术,戏剧在编导的过程中需要将音乐、舞蹈、文学进行结合,随后再在其中加入动作、表情、语言等,使其成为辅助的方式与手段,这种方式很多时候主要的目的就是展示出自己的情感。而在表演人员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自身的情感也会带入其中,进而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让观众与自己的情感状态达成同步。可以说,编导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作品来展示出自己的情怀,在实际编导工作当中,戏剧编导需要了解戏剧的实际特征,随后根据特征来进行创作。

首先,戏剧的综合性特征较为明显。一般来说,戏剧表演仅仅会涉及一些道具因素,同时还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搭配音乐与舞蹈,但是主体依旧是表演者本身。如果编导想要让戏剧作品更好地呈现在观众的眼前,那么,就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穿插其中,同时还需要注意这一过程中的协调性,穿插不能够过于盲目,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作品的指导。

其次,戏剧具有冲突性,在实际表演的过程中,这也是考验编导能力的主要因素。想要解决戏剧当中的冲突性,就需要编导能够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水平。戏剧当中的冲突很多时候都是在不同的角色上。在一部作品当中一般来说会有很多的人物,每个人物的身份不一样,在各方面也就有了自己的冲突,如果不能够将这种沖突解决,那么将会影响整个戏剧的演出效果与演出状态。因此,当编导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将戏剧冲突作为一大突破点,解决好冲突,才能够更好地展示出剧中人物的整体性格。同时,艺术情怀还需要与戏剧的情节、人物之间产生直接的联系,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就能够直接了解到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

最后,戏剧还具有多样性。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也会不一样,在戏剧中这些不同都会展现出来,突出了多样性的特点。如果把这些戏剧艺术进行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成两个种类,一种是注重表现,另一种是注重再现,前者主要是在戏曲或者歌剧当中体现出来,这类戏剧大多比较关注情感的传递,后者则重点在于对故事进行阐述。

三、从《茶馆》看戏剧编导的艺术情怀

戏剧编导要在挖掘生活素材的同时,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理念,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在创作中融入自身的艺术情怀。艺术本身的词义很广,它是才艺和技术的统称,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艺术慢慢演变为一种对美、对人生境界概括的术语。在当前的戏剧编导行业,很多编导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情怀,并将这些艺术情怀表现在自身作品当中,使得自身作品转变为艺术作品,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下面将以话剧《茶馆》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老舍先生是一名非常受大众喜爱的作家,《茶馆》是他精心创作的作品,其戏剧结构独特。虽然剧中集结了各式各样的人物,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冲突,作品中的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个细小的冲突,都在直接暗示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通过这种特殊的戏剧冲突向我们展现了清末社会的真实现状。《茶馆》这一作品实质上具有一定的悲剧性质,是少见的以悲剧展示乐观主义精神的作品。《茶馆》可以说是当代我国话剧舞台上最成功的一门剧目,在国外展演时,这一话剧也被称之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老舍先生是一位现实主义大师,他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以及话剧。而《茶馆》当中,老舍先生除了使用现实主义手法之外,还使用了非常多的古典手法。比如说,在描写人物的过程中将戏曲与曲艺的技巧应用于话剧。之所以选择这样复杂的创作手法,主要来自老舍先生独特的艺术情怀,是老舍先生想让我国文字拥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伟大愿望。比如说,老舍先生使用史诗表现手法来描写话剧,具体的呈现就是老舍先生通过三幕话剧展示了五十年的故事。《茶馆》当中,五十年出现了多少的变动与变化,都通过三幕戏当中人物的变化得以展现。可以说,正是老舍先生追求的史诗性,让老舍先生的《茶馆》拥有了叙事戏剧的特点,将理性思考与审美感受进行了结合,从而更好地达成共鸣。叙事戏剧的特点就是通过描写人物来呈现出社会的变化特征,《茶馆》当中有着非常多的小人物,这些人物的出现并不是为了丰富人物自身形象,而是为了展示出时代的变化。小人物的生死浮沉,在很多时候都能够折射出历史及时代的变迁,具有一定的史诗性。

比如说《茶馆》当中的马五爷,这一人物就是呈现出那些侍奉列强的人物。这一人物甚至只出现了一幕戏,并且只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话就是:“二德子,你威风啊!”这一句话就制服了二德子,展示了五爷的地位。第二句则是:“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地就讲打?”这句话说得非常文明,说明五爷经常接触高层人士,并且这句话说得非常中肯,甚至引起了常四爷的好感。但是当常四爷觉得能够主持公道的人来了,凑过去的时候,五爷转身就走,说出了第三句话:“对不起,我还有事。”这一句话非常精辟,北京本地人的口音说对不起的时候都会说对不住,只有经常接触洋人的人才会说对不起。再联想常四爷骂洋人的举动以及他的冷淡态度,五爷的人物形象直接扭转,表明五爷是投靠洋人的卖国贼。而对于这一个小人物的形象塑造,主要的目的就是反映出社会的实际特征。因此,戏剧编导在全面把握《茶馆》的故事脉络时,一定要结合原作背景,将人物角色细微的动作、表情及对白背后暗含的深意体现出来。

除了人物塑造之外,《茶馆》还是一篇通过喜剧形式展现悲剧内容的作品。作品当中,老舍先生将那些人世间丑恶的东西写出来给人们看,让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发出愤怒、嫌弃的笑声,这种方式成功地串联起了喜剧与悲剧。同时,这种笑声也是人们与旧时代告别的笑声。可以说,《茶馆》的艺术讽刺水平非常高,但是这种效果很多时候也并不是喜剧那种开怀大笑,而是一种带着眼泪的笑声,幽默诙谐的外表下揭示了时代与人物的悲剧性。除了这些内容之外,《茶馆》当中还具有非常鲜明的民俗文化特征,展示出了在不同历史阶段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文化形态,将风俗喜剧与史诗剧进行结合。此外,《茶館》还具有一定的现代化意义。不像传统戏剧,《茶馆》没有紧张的冲突场面,甚至没有来回贯穿的情节,很多时候主要是以人物的心理活动来贯穿全剧。在《茶馆》的背景当中,民族矛盾、社会冲突、阶级冲突共同构成了一个大背景,而在这一背景下,人物的活动和各种语言,无时无刻不透露出一种幽默感,那就是大厦将倾之际的无力回天。简单来说,《茶馆》当中并不是将一个人、一件事作为主要线索,而是使用横断面连缀式结构,通过人物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刻画人物来将众多人物的生活片段巧妙地用于作品的主题当中,这共同组成了若干时代的剪影。

《茶馆》这一作品虽然是一个悲剧故事,但是在其中却又明确地展示出了对生活的向往以及期待,就像一个破旧的屋子,但是始终有明媚的阳光照射进来,让人心生欢喜,忍不住落泪。老舍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而未来的编剧和艺术家都需要向老舍先生学习,只有真正领悟到这一点,才能够创作出让大众喜爱的作品。

四、结语

从《茶馆》这部作品当中,能够清晰地得出一个结论,戏剧编导要能够站在时代的角度分析问题,其创作内容要通过反映出现实存在的问题,来引起观众与戏剧之间的共鸣。无论是笑声还是泪水,都说明戏剧编导的艺术情怀与当下的时代发展痛点相同,从而促成了全新艺术的诞生。

参考文献:

[1]梁冰青.戏剧、影视编导的艺术情怀[J].戏剧之家,2020,(13):4-6.

[2]崔安姬.戏剧、影视编导的艺术情怀[J].戏剧之家,2017,(21):50.

[3]薛程.从《茶馆》分析戏剧编导的艺术情怀[J].戏剧之家,2017,(08):28.

[4]李越.从《茶馆》分析戏剧编导的艺术情怀[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2):291.

[5]于洋.论戏剧、影视编导的艺术情怀[J]. 艺术教育,2008,(07):28-29.

(作者简介:张星宇,男,本科,西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方向: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茶馆
《茶馆》
茶馆室内装饰设计创新研究
我给动物开茶馆
《成都老茶馆》
《茶馆》:方寸茶馆,演绎悲喜人生
茶馆
红楼茶馆·脂砚斋
元、明时期杭州的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