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性音乐艺术的特征研究
2021-09-09刘姗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艺术也有了更高的追求,相关学者在艺术领域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传统舞蹈性音乐是舞蹈编创中一种非常关键的元素,相对于传统的音乐形式来说,传统舞蹈性音乐需要满足舞蹈编创的各方面要求,这种音乐形式通常是与舞蹈相互依存的,独立性并不是很强,二者的有效结合才能完整地展现艺术的魅力。本文首先对传统舞蹈性音乐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概述,进而探究传统舞蹈性音乐艺术所具备的几种特征。
关键词:传统舞蹈性音乐 旋律 节奏 雅俗共赏
研究传统舞蹈性音乐艺术的特征对舞蹈编创以及音乐舞蹈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传统舞蹈性音乐各种特征进行详细探究能够在舞蹈编创中对二者进行有效结合,进而更好地凸显舞蹈性音乐的特征,有效提升舞蹈的艺术性,从整体上强化音乐舞蹈的魅力。无论是表演人员还是观赏人员都能够在艺术的熏陶下产生美的享受。因此,深入探究传统舞蹈性音乐艺术的特征对于艺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传统舞蹈性音乐相关概述
传统舞蹈性音乐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有了将舞蹈与音乐相结合的先例,那个时期多是采用击打伴乐的方式来为舞蹈奏乐,这些有关于传统舞蹈性音乐的发展历史在《尚书·益稷》以及《吕氏春秋·古乐篇》中均有相应的记载。随后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舞蹈性音乐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从唐尧时代,到周武王时代,一些作品中均有关于传统舞蹈性音乐发展过程中如何进行音乐舞蹈编排以及表演等的记载,并作为教学的典范用于教习贵族子弟。时至今日,我国传统舞蹈性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种类以及特色也越来越丰富,有秧歌、花灯以及各个民族的音乐舞蹈,如少数民族的打歌等,各个种类各有千秋,汇集在一起形成了我国传统舞蹈性音乐现如今的发展盛况。传统舞蹈性音乐是舞剧表演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到传统舞蹈性音乐不难理解是舞蹈与音乐的结合,这种音乐主要是为舞蹈服务,提升舞蹈的艺术性。事实上,从目前舞蹈领域的发展情况来看,每一种舞蹈几乎都是建立在音乐的基础上的,脱离音乐的舞蹈几乎没有。哪怕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奏也会让舞蹈更具观赏性。另外,舞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对音乐的诠释,是通过肢体语言、流畅的线条等来表达音乐所蕴含的情感与故事,给人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冲击。可见,音乐与舞蹈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说到舞蹈性音乐的独立性,大部分的舞蹈性音乐本身并不具备较强的独立性,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部分舞蹈性音乐其自身的艺术气息非常浓郁,单是从音乐欣赏的角度就能带给人很好的享受。因此,这类舞蹈性音乐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独立性,比如被大家所熟知的《天鹅湖》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舞蹈性音乐本身并不是为了舞蹈编创而创作的,而是被舞蹈编创者所选中,根据音乐的特点来进行舞蹈的编创,这部分舞蹈性音乐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传统舞蹈性音乐对于舞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实现我国舞蹈艺术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加强对传统舞蹈性音乐艺术特征的研究至关重要。
二、传统舞蹈性音乐艺术的特征
(一)传统舞蹈性音乐在旋律上具有流畅性的特征
通过对传统舞蹈性音乐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舞蹈性音乐在旋律上都具有旋律流畅的特征。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的舞蹈性音乐往往都具有优美动人的旋律,舞蹈性音乐的这一特征也并不是无所依据的,因为大部分的传统舞蹈表演也是通过抒情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以及舞蹈的内涵,因此,舞蹈性音乐在旋律上往往优美动人、旋律流畅,以此来配合舞蹈表演的抒情,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让舞蹈与音乐更好地融合。优美而流畅的旋律往往更容易将观众带入到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再配上与之协调的舞蹈,就会使意境更加生动,更具画面感,使观众更能感受与体会到音乐舞蹈中所蕴含的艺术气息和丰富的内涵。另外,流畅的旋律对于舞蹈的编排也更有利,传统舞蹈通常具有动作连贯、线条优美的特点,这一点与流畅的旋律更加匹配,流畅的旋律配上线条优美的舞蹈浑然天成,这也是舞蹈性音乐通常具有旋律流畅特点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例如,在《天鹅湖》中有一个天鹅主题的音乐旋律就是在多种乐器的配合下表现出轻盈、流畅以及哀婉的主题,这个音乐的旋律本身就对观众有极强的吸引力,能够迅速地将观众带入到所刻画的意境中,再加上舞蹈表演者配合着音乐翩翩起舞,画面绝美,让人久久不能忘记。
(二)传统舞蹈性音乐在节奏上具有鲜明性的特征
传统舞蹈性音乐主要是为了给舞蹈表演进行配乐,舞蹈表演的动作具有很强的节奏性,而且在整体的舞蹈节奏以及时间控制等方面都需要音乐来配合,因此,大部分的传统舞蹈性音乐都具有节奏鲜明的特点,也正是因为传统舞蹈性音乐的节奏鲜明,才能更好地促进舞蹈的编创。舞蹈性音乐的节奏鲜明是其非常显著的特点,但同时也是舞蹈对音乐的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音乐在节奏上不具备鲜明的特点,也就算不上是舞蹈性音乐,也就无法与舞蹈进行紧密结合。比如以自由拍子为主的音乐,通常情况下也是音乐创作者根据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进行的自由创作,这种音乐形式并没有相对固定且鲜明的节奏,表演比较具有随机性,而且每一次的演奏都会在节奏上有一定的差异,这无疑给舞蹈表演者的表演带来了很大的难处,因其摸不准音乐的节奏,就无法准确地对音乐进行表达。可见,在舞蹈编创过程中舞蹈性音乐是首要的,要在舞蹈性音乐的基础上来进行舞蹈动作的编创。因此,舞蹈性音乐节奏的鲜明是必备的条件,这样才能确保舞蹈表演者在反复的排练过程中越来越熟练地掌握音乐的节奏,最终做到舞蹈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例如,《瑶族舞曲》就是在高胡、笛子以及笙等乐器的配合下共同演奏,其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流畅,这种鲜明的节奏即便是非专业的观众在观看时都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摆动,可见其节奏的鲜明程度。
(三)传统舞蹈性音乐具有音乐的情节性特征
传统舞蹈性音乐所具备的情节性特征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特征,在传统的歌舞表演中,无论是规模较大的舞蹈剧,规模较小的双人舞,还是独舞,哪种形式的歌舞表演都具有一定的情节性,也就是说,通过观看歌舞表演能够从表演中看到一定的故事情节,并借助于这些情节的表达来进行情感的抒发,以实现对舞剧有更深入的理解,使观众能夠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传统舞蹈性音乐在舞剧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是给舞蹈表演进行伴奏,还在音乐上起到了一定的暗示情节的作用。另外,音乐对于情节中角色的刻画以及情感的衬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能使音乐与舞蹈表演更紧密结合,使整体的表演浑然天成,情节的表述也能引人入胜。例如,在大家比较熟悉的《红色娘子军》的大型舞剧表演中,它的情节主要是讲述一个女奴经历了艰苦的过程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情节起伏、内容丰富,根据不同阶段的情节需要而采用了不同的舞蹈性音乐。这个大型的舞剧表演总共使用了49首舞蹈性音乐,从类型上可以分为三大种,其中一种主要是用来渲染人物性格以及刻画艺术形象的,比如用于渲染洪常青的舞蹈性音乐,通过其曲风、节奏以及旋律等让人感受到洪常青奔放以及豪迈的性格特征。一种是用于抒发人物情感的,比如在抒发人物激动的心情以及对未来充满向往与渴望的心情时,选用的是以小提琴为主要乐器奏出的酣畅淋漓的乐曲。还有一种是进行场景烘托的音乐,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音乐旋律,比如有欢快活泼的旋律,有紧张低沉的旋律等。无论是哪种类型,其在舞剧表演中都有舞蹈性音乐具有的情节性特征。
(四)传统舞蹈性音乐具有雅俗共赏的特征
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以及追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在当代艺术发展中,追求雅俗共赏可以说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所谓的雅俗共赏简单来讲就是既要优雅又要通俗,在传统的艺术表演中由于专业性过强导致对观众的素质要求也较高,只有具备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基础以及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才能对艺术表演进行欣赏。但是在现今时代,为了能够让普通群众对艺术表演进行賞析,满足普通群众观赏艺术表演时的各种需求,传统舞蹈性音乐的创作也在向着雅俗共赏的方向发展,从目前我国大部分传统舞蹈性音乐的实际情况来看,音乐的雅俗共赏已经成为它们的主要特征之一,它的通俗性可以满足普通群体的观赏需求,而它的艺术性也可以满足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群体的观赏需求。这样就扩大了舞剧表演的受众范围,对于传承与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舞蹈性音乐的雅俗共赏最基础的要求就是音乐的通俗易懂,这样在进行舞剧表演时,观众在观看表演者的表演过程中借助于音乐也能加深对舞剧表演的理解。但是,如果是一首艰涩难懂的音乐作为舞蹈性音乐配合舞蹈表演完成的舞剧,可以想象其效果如何。比如《春之祭》这部舞剧,一方面在音乐上没有做到雅俗共赏,另一方面在舞蹈表演上也没有做到雅俗共赏,音乐难懂再配上几乎原始性的生硬的舞蹈动作,让观众一时间很难欣赏上去,这也是这部舞剧在首次演出时就以失败告终的关键原因。现如今,这部舞剧基本已经在舞台上消失。可见,传统舞蹈性音乐的雅俗共赏这一特征对于音乐本身以及舞剧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了解到传统舞蹈性音乐的发展历程以及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传统舞蹈性音乐几方面特征的分析为今后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作为音乐舞蹈方面的研究学者,要加强对传统舞蹈性音乐的进一步研究,使其能够更好地协助舞蹈表演,提升舞蹈表演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李静.满族民间舞蹈音乐艺术特征研究[J].艺术评鉴,2019(15):56-57.
[2]晁世奇.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传承的现状探析[J].明日风尚,2019(08):52-53.
[3]娄杨.论传统舞蹈性音乐艺术的特征[J].大连大学学报,2019(01):122-125.
(作者简介:刘姗,女,硕士研究生,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舞蹈、职业教育)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