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的温州大罗山景区村落空间特征研究
2021-09-09王凯亮陶一舟
程 晨 王凯亮 李 胜 陶一舟 项 杰
近年来,景区内部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愈渐突显。许多学者从空间句法的角度探讨了城市内部空间的形态和功能,但对景区村落空间分析的研究却关注较少。基于空间句法对温州市大罗山景区瓯海片区村落进行轴线模型分析,分别从整体区域布局、村落间对比和村落内部空间结构三个方面,研究大罗山景区内7个行政村在规划前后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路网调整会导致整合度改变;村落整合度与村落面积大小无关;整合度高低与村落内部空间组合相关。得出结论:空间句法可用于景区村落空间特征分析,并为景区村落规划提供重要参考。最后提出村落更新建议为温州市其他景区内部村落规划提供借鉴与引导。
空间句法;大罗山景区;村落空间;整合度
由于城市快速发展等一系列外部因素的影响,大量人口从乡村涌入城市,越来越多的村落成为“空心村”,景区内部的村落亦受其影响不再是单纯的聚落。景区村落在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产业组成结构、空间格局和形态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并在物质变化中表现出来。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之间矛盾日益突出,许多保护及发展规划并不如设计者所预想的能够成功引导传统村落合理发展。空间句法作为研究城市空间变迁、探索城市空间形式和深层次规律的一种有效理论和实践工具,近年来在城市特征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大量应用。国内学者运用轴线、凸空间和可视域等空间句法对历史文化街区[1]、商业步行街[2]、城中村[3]等城市空间[4]与乡村传统古村落[5-8]空间特征研究,由此可以看出空间句法视角下的空间认知研究是可以被运用于景区村落相关问题的探讨的。然而,关注景区内部村落的研究很少,在景区村落保护与开发面临一系列问题,亟需合理空间规划指导的今天,该类研究应该得到重视。
大罗山景区地处温州市区的东南,毗邻东海、瓯江,最高峰海拔707.4 m,总面积达117 km²。大罗山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景点数量已达500余处,对于温州市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以及温州城市发展和大罗山景区建设与旅游宣传工作的稳步推进,大罗山景区在知名度、区域发展定位和市场规模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20年,大罗山景区的游客量达到了315.18万人次,景区的保护与建设平衡、统筹规划的要求日益明显。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大罗山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工作势在必行。大罗山景区与内部村落规划之于温州市其他景区与内部村落规划有着重要的普适意义。文章通过空间句法模型,用更加便捷、科学的方法对温州大罗山景区村落进行研究,了解村落的空间特征,为温州大罗山景区村落空间规划提供思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与大罗山景区优质的自然景观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并不相宜的是其落后的村落风貌。因瓯海片区与龙湾片区、瑞安片区两大片区相比,人口、村庄数量密集,村落空间问题最为显著,具有较大研究价值。大罗山瓯海片区(典型片区)各行政村范围界定如图1所示。本次研究主要涉及茶山街道6个行政村及仙岩街道1个行政村,包括茶山街道罗胜村、罗丰村、京山村、罗山村、银山村、新民村,仙岩街道罗中村(盘垟片、派岩片、秀垟片、罗垟片),总面积约24.2 km²。
1.大罗山瓯海片区各行政村分布范围图
1.2 研究方法
选择空间句法中最为常见的分析手段——轴线模型分析法。轴代表用户最长的视线,最长的移动路线与最远的感知距离。用最少的一条直线把这个空间进行了划分,通过计算出两条直线之间的相互联系来概括出这个空间,最后通过分析图可以直观地反映空间之间的通达性和关联性。
1.3 数据来源
以大罗山瓯海片区1∶500的CAD地形图为底图,结合高德地图和实地调查,绘制大罗山路网轴线图。根据“轴段数和转弯次数最少”和“轴线相交需要出头”的建模原则,绘制线段,然后导入Depthmap软件生成并计算线段模型,得到景区区域整体及7个行政村规划前后轴线模型。
2 温州大罗山典型片区村落空间特征分析
2.1 整体区域分析
整合度指的是某个节点空间和其他中心节点空间之间相互作用关联的程度,是一个关于Total Depth倒数的函数。Total Depth指的是一个全局空间深度,即穷尽了所有可能以后,其他任意空间到这个中心空间所花费步数的总和[9]。全局整合度是在考虑车行外出的情况下,空间系统中某一空间到其他所有空间的可能性[10]。
绘制大罗山瓯海片区路网CAD图,通过Depthmap计算得到道路全局整合度。一般来说,城区内部高差较小村落的全局整合度值(Integration [HH])范围在1~2左右,但因大罗山处于山地地形,高差较大,主要道路数量较少且未连通,故全局整合度值较低。在空间句法中默认轴线颜色越偏暖色,全局整合度值越大,表示空间整合度越高,区域可达性高,证明该空间吸引交通的潜力越大。
根据规划前全局整合度及其值(图2)分析结果显示,可达性较高村落主要集中在罗胜村、罗中村派岩片区域,其全局整合度最大值为0.031;可达性较低村落主要集中在新民村、罗中村盘垟片区域,其全局整合度最大值为0.012。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罗中村盘垟片与秀垟片之间的公路(盘秀公路)未连通,大罗山瓯海片区南、北两块的村落的联系较为松散,游客与村民经常要走“回头路”,导致罗胜村、罗中村派岩片两个中心地区可达性相对较高,产业结构较为合理,配套设施较为完善;而盘垟片与秀垟片之间隔断,整合度相对两块中心区域较低。
2.大罗山瓯海片区规划前全局整合度及其值
根据规划后全局整合度及其值(图3)分析结果显示,可达性较高村落由原来的罗胜村、罗中村派岩片转移到了罗中村盘垟片、秀垟片区域,其全局整合度最大值为0.105;可达性较低村落亦发生变化,主要集中在新民村、罗山村区域,其全局整合度最大值为0.013。盘秀公路的连通将原大罗山瓯海片区南、北两块分散的村落紧密联系起来,罗中村盘垟片、秀垟片成为大罗山瓯海片区中心地区,可达性相对较高,故在未来的规划中需要多考虑增加中心区域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
3.大罗山瓯海片区规划后全局整合度及其值
结合规划前后大罗山瓯海片区全局整合度及其值分析结果比较可以得出:在盘秀公路连通后,大罗山瓯海片区全局整合度得到提升,最小值由原来0.012提高到0.013,提升了8.3%,最大值由原来0.031提高到0.105,提升了339%。此外,大罗山瓯海片区整合度中心区域也随之改变。结论不仅对大罗山瓯海片区的规划提供了量化指标,也对之后的村落规划提供指导。
2.2 村落整合度分析
分别绘制大罗山瓯海片区7个行政村规划前后路网CAD图,通过Depthmap计算得到各村落全局整合度,并分别统计了7个行政村规划前后轴线数量、面积、面积占比、轴线密度、平均全局整合度、整合度最大值与最小值等信息。
根据图4—图9与表1的分析得出,轴线数量最多的为罗中村(10 055条),数量最少的为罗山村(581条);村域面积最大的为罗中村(1 138.6 hm²),面积最小的为银山村(86 hm²);轴线密度最大的为银山村(16.28条/hm²),密度最小的为罗山村(规划前2.67条/hm²,规划后2.68条/hm²)。
表1 大罗山瓯海片区七个行政村规划前后属性统计表
4.京山村全局整合度
6.罗丰村全局整合度
7.罗山村全局整合度
8.罗胜村全局整合度
9.罗中村全局整合度
通过路网的调整与轴线数量的增加,规划后的7个行政村的整合度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银山村因“空心化”现象最为严重,在上位规划中为缩小型村庄,故未新增银山村轴线数量。观察分析各个村落的平均全局整合度可知,7个行政村平均全局整合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罗山村>京山村>罗丰村>罗胜村>新民村>银山村>罗中村。其中平均全局整合度最大的为罗山村,这说明在区域活动范围内,罗山村车行可达性最高;平均全局整合度最小的为罗中村,这说明在区域活动范围内,罗中村车行可达性最低。
结合各村面积与全局整合度的分析可以得出:村域面积最大的罗中村平均全局整合度却是最小的;村域面积最小的京山村平均全局整合度排名居中。由此可见,村落整合度与村落面积大小无关。
2.3 村落内部空间分析
通过绘制7个行政村整合度图,再导出各村的高德地图卫星图,将两张图相叠加可以清晰地识别每个村落整合度高与低区域。其次通过实地考察,拍摄实景照片,圈选各村落可达性与人流量较大场地,分析村落整合度高低与村落内部空间组合的关系。根据大罗山瓯海片区村落内部空间整合度分析表(表2)可以得出,各村落整合度高的区域大多集中在文化礼堂、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建筑或者具有集散、游憩等功能的公共区域内。这些区域都为各村规划的重点考虑对象,通过调整周边路网,提升该类区域的整合度。
表2 大罗山瓯海片区村落内部空间整合度分析表
然而在调研时发现,尽管人流量巨大,但通过整合度分析得出各村落周边具有一定游览价值的节点与停车空间节点的可达性都较低。该类区域应作为各村规划重点关注对象,通过增加该类区域周围轴线数量,提升该类区域的整合度。例如京山村的红枫古道、东山书院,新民村的杨溪古寺,罗丰村的龙王庙水库,罗胜村的龙潭、洪岩停车场,罗中村盘垟片的南部停车场,罗中村派岩片的金河水库。
通过卫星图、实地照片与空间句法相结合分析得出村落整合度高低与村落内部空间组合相关:村落整合度高,内部交通便利,人流量较大;村落整合度低,内部交通不便,人流量较小。故在之后的村落规划中应合理调整村落内部空间,提高村落整体可达性,与此同时,需要着重考虑人流量较大但整合度较低的区域。
3 村落景观空间规划建议
空间句法分析结果表明:大罗山景区路网调整会导致整合度改变;村落整合度与村落面积大小无关;整合度高低与村落内部空间组合相关。结合研究结果对村落景观空间规划提出相应建议:通过参考空间句法模型数据,为完善村落空间规划提供量化指标;在整体了解村落特性之后,规划人流量较大但整合度较低的区域,改善村落内部停车问题;把整合核心区域作为村落规划重点考虑对象,增加村落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落实村落空间规划与更新。
3.1 完善村落空间规划
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增强村落活力。结合温州生态园规划条例及村落整合度分析,对大罗山瓯海片区内过于老旧的非重点保护建筑进行改造,在人流较多区域,在不影响原居住者生活及建筑维护的条件下,考虑增加户外活动空间或商业活动区。大罗山瓯海片区村落原是以居住为主的村落,其面积较大、跨度较长,从出行者心理来讲,必要的休憩空间是十分重要的,在改造过程中要把握村落定位,充分考虑到“人、建筑和空间”三者的关系。要做好村落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带动人群出行,增强村落活力,实现游客、村民双获益。
3.2 改善村落停车问题
调整景区停车位数量,合理安排停车场位置。根据村落整合度分析,罗胜村、罗中村派岩片整合度最高,结合实际调研,对可达性高但停车位数量较少的村落进行调整;合理安排停车场位置,罗胜村的龙潭、洪岩与罗中村盘垟片停车场可达性较低,在实地调研中也发现该停车场利用率不高的现象,在调整路网增强该类停车场的可达性的同时,对停车场位置的选择进行合理规划。
规范停车区域,增设观光车辆。一方面,严格管控行车高峰期村落内部乱停车现象(图10),在景区整合度较高的道路增加电子监控设备投入,对于违反规定的车主进行惩罚。另一方面,在原有公共交通的基础上增设观光游览车辆,在行车高峰期控制车流量,考虑在景区入口增加集中停车区域(图11),让游客改乘短驳公共交通,以缓解景区内部村落停车位紧张的局面。
10.规划前乱停车现象
11.规划停车场
3.3 增加村落公共服务设施投入
明确景区界限,增强景点导向。大罗山景区作为温州生态园重要组成部分,应增强其范围界线,对于一些政府重点保护、有参观价值的,尤其是位于整合度较高区域的景点,增加标识系统,形成主要景点旅游规划网络体系,使村落景点具有明确的指向性,避免游客无目的性选择游玩路线,对游客出行进行方向规划与指导。
完善村落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对于人流量较大的道路,应增加垃圾桶、坐凳、自动贩卖机、公共厕所等基础服务设施,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在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还应注意其后期管理,避免产生设施老旧和环境脏乱的现象,从而影响游客体验。
4 结语
研究印证了空间句法可用于景区内部村落空间特征分析,在进行村落规划时,可以参考空间句法模型数据,整体了解村落特性,整合核心区域为村落公共活动相对聚集的地方,将该区域视为村落规划重点考虑对象,通过路网调整提升村落核心区域的整合度,结合村落景观空间规划建议落实村落空间规划与更新。研究借鉴空间句法所得出的结论与成果,望能支持设计师对景区内部村落空间景观结构的修复、传统产业文化景观的重组及对其传统生活形态的复原等方面进行有理有据的实践,并以大罗山瓯海片区村落为例对温州市其他景区内部村落规划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