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传统建筑向智慧建筑转型升级
2021-09-09高凡
文|高凡
新基建的浪潮下,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逐渐成熟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行业纷纷转型并向智能化、智慧化靠拢。技术的不断迭代,也将建筑业、房地产业带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智慧建筑的时代轰然而至。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智慧建筑专委会发布的《智慧建筑评价标准》定义:以建筑为载体,以智慧应用为目标,依托建筑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建筑数据的全面感知、推理、判断和自我决策,通过对设施及环境空间的自进化和自适应管控,构建人、设施、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从而提供具有安全、高效、节能、舒适人性化功能环境的建筑。
一、智慧建筑未来发展的三个重要优势
首先,智慧建筑是“高要求、高标准、绿色化、智慧化”的建筑,满足多元化需求。当前,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并不仅仅是可入住、可使用、可办公如此简单。立足国家与社会层面,要求建筑“绿色发展可持续”,立足行业与企业层面,要求建筑“安全可靠科学化”,立足用户与个人,要求“健康高效又便捷”,满足国家、企业、个人等多层次、多元化的要求,需要建设“智慧建筑”,将科学的管理、智慧的手段融入到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的全生命周期,从而实现建筑的绿色、智慧、安全、高效、健康等属性。
其次,智慧建筑的应用场景极其广泛,具有多样性。建筑按使用功能分类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但是智慧建筑并不是单一功能的建筑,它可以是社区住宅、教育场所、产业园区,也可以是商业大厦、仓储库房、空港机场,智慧建筑的覆盖领域十分广泛。
最后,智慧建筑是一个综合体、产业链,可以实现多产业协同、融合、共建、共赢。智慧建筑的建设不是孤立的,是规划设计院、建筑建材企业、房地产企业、智能化设备提供商、信息化平台服务商、物业服务管理企业等产业链的集合,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智慧建筑的发展是建筑业、房地产业、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合力推动。
二、智慧建筑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着眼智慧建筑全球市场,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日前发布的报告,全球智能建筑(智慧建筑)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663 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1089 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0.5%。智能建筑(智慧建筑)的主要增长动力包括越来越多地采用支持物联网的建筑管理系统,对空间利用的意识提高,行业标准和法规的提高以及对节能系统的需求增加。
回顾我国的智慧建筑行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2020年7月3日,为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快建筑工业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信息化水平、培育产业体系、积极推行绿色建造、开放拓展应用场景、创新行业监管与服务模式等重点任务,以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意见》指出,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产业基础、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建筑安全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大幅下降,环境保护效应显著。
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国建筑智能化工程市场竞争战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4537.51 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9215.98 亿元。未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在政策的推动下,国内智慧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将不断上升,加上已有建筑智能化改造,我国建筑智能化工程市场规模将会持续提升。预计到2026年中国建筑智能化工程市场规模将达到15450.13 亿元。“十四五”时期,建筑业、房地产业走向智慧建筑的发展已经是一个必然趋势,智慧建筑也将在未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